【自然】金魚在野外竟長到2公斤!美國明尼蘇達州呼籲飼主:勿隨意放生金魚

時間:07/13/2021 00:00 瀏覽: 3618
由於金魚放生嚴重影響生態,美國明尼蘇達州當局上周呼籲金魚飼主停止放生。金魚能夠適應溫度和含氧量極低的環境生長繁殖,若是飼主繼續任意放生,將會造成生態浩劫。
《衛報》(The Guardian)報導,明尼蘇達州(Minnesota)的伯恩斯維爾(Burnsville)一座湖裡發現幾隻體型巨大的金魚,判斷是飼主隨意放生,讓這些健壯的金魚成長到普通體型的數倍大小,同時繁殖迅速,很可能造成原生物種的浩劫。
「請勿在池塘和湖泊放生你的寵物金魚!」市政府9日在推特發出公告,警告這些金魚長勢超乎預期,還會破壞水底的沉積物和植物,讓水質變差。光是2020年11月,鄰近明尼亞波利斯的卡弗郡(Carver)就從當地水體中移除5萬隻金魚。卡弗郡的水務管理處長莫林(Paul Moline)表示,金魚是未經全面研究的物種,他們具有「很大可能為湖泊的水質帶來負面影響」。
放生水生寵物使生態環境惡化,這並不是最近才有的生態問題。舉例來說,獅子魚原產自印度洋-太平洋海域,但1982年颶風安德魯(Hurricane Andrew)襲擊佛羅里達州之後,一名飼主將他的獅子魚放生,此舉消滅數十種加勒比海物種,也讓海草佔據礁石。
和其他外來入侵種相比,比較少人關注放生金魚對環境的影響,不過維吉尼亞和華盛頓等州,以及澳洲、加拿大等國,都發布公告,提醒放生金魚的潛在危害。金魚和鯉魚相似,能夠在含氧量極低的水域中輕易存活,也能活過明尼蘇達州的冬天。該州自然資源部門指出,當地水體裡面的幾條金魚可能看似無害的附加物,但牠們不是。
2013年,科普雜誌《科學人》(Scientific American)刊載一篇關於加州水族產業的文章,當中描述學者在位於加州與內華達州(Nevada)邊界的太浩湖(Lake Tahoe)裡,撈出一條巨型金魚,約45公分長,重量接近2公斤。該文章作者指出「水族產業『貢獻』三分之一全世界最糟糕的水生物種和外來入侵物種」。
一旦水體被放生的金魚佔據,解決問題並讓環境休養的費用十分可觀。明尼蘇達的卡弗郡已經和顧問工資簽訂8.8萬美元(近250萬新台幣)的合約,諮詢如何移除這些不請自來的金魚。最近維吉尼亞州(Virginia)一名垂釣者在野外釣到一隻約40公分長的大金魚,該州的野生動物部門也警告,寵物飼主不該隨意放生他們的水生寵物。
《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2018年報導,華盛頓州(Washington)的醫學湖(West Medical Lake)金魚氾濫,州政府表示將斥資15萬(約424萬新台幣)幫助這座湖泊恢復生態,而加拿大一名入侵物種專家稱金魚在野外繁殖過剩是「嚇人的問題」,據估計,每年相關產業會培育出約2億隻金魚,其中大部分用於室內展示。
風傳媒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