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08/02/2021
瀏覽: 1331
最近,七门认识了一位很喜欢和欣赏的朋友,他就是武志红老师,也是拥有10多年经验的心理咨询师。
他有很多犀利的洞察,他说 “有时候低效地消耗时间,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休息方式。”
他还说,“想做好一件事,你得有点恋爱的感觉。”
很多读过他文字的人,都说自己变得越来越 “敢” ——敢于划清界限,敢于拒绝,敢于索取……
今天分享一篇他的同名公众号【武志红】的文章,相信你可以获得一点成长和进步!
以下是原文👇
苛刻地要求自己变优秀,
想以此获得爱和认同。
——现代人内心问题的原罪
文 | 五花鹿
在心理行业呆久了,看的书和听的故事越多,我就越发现——很多内心问题的原罪,都是一种近乎偏执的严苛的自我要求:为了达到这些要求,有的人偏执,有的人抑郁,有的人分裂。但确实只有更优秀,才能更适应生存,得到更多的爱和认同。一个人能得到多少爱、欣赏和认同,取决于ta有多优秀。优秀的程度,定义了我们的价值,也决定了我们互相对待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竞争的规则有效地激励了努力的人,维护了每个人付出与收获的公平。在社会环境的熏陶下,我们把优秀当做最重要的护身符,习惯性地用它来定义人的价值。却不知,一旦把社会竞争的规则,放入了我们的个人生活和情感,会带来多大的代价。很多父母们,为了让孩子们更适应社会,也为了让自己变成一个优秀的父母,在别人更有面子有地位,用尽各种方式去让孩子优秀。于是,在最能获得爱和安全感的家庭里,却用了最残忍的适者生存法则:真实的我不配爱,只有优秀才配爱。所以要不断逼着自己优秀,才可以不那么战战兢兢。有一名女性来访者在咨询中问他:如果给我打分,100分是满分,你会打多少分?因为这似乎意味着,要抹去这个人立体的各个方面,而把她放在一个扁平的优秀刻度表上,功利地评价她的好坏。但这种打分方式,在这名女性来访者看来,再正常不过。原来,她一直生活在一个比较苛刻的家庭里,有一对很功利的父母亲。他们给她灌输了这样一个观念:如果你因为一些原因,例如考低分、发生车祸,变成一个不如人意的人,那么我可能就会少爱你一些。她需要这个分数,来确认自己的价值,确认自己可以被爱的程度。加州大学的大卫·伯恩斯博士,曾对完美主义的父母做过研究。他发现,这些父母很难纯粹地奖励孩子的行为。并且,一旦孩子做错或做得不够好,他们就会很不满,甚至收回对孩子的关爱。即使孩子表现优秀,他们也会在赞扬之后,加上一个魔鬼般的“但是”:于是从小我们学会了,要获得足够的爱和关注,必须不断追逐优秀。
无论怎么追,都很难够到父母的优秀标准,所以只能疲于奔命。从精神分析学派上看,我们早年和父母的互动方式,会内化到我们日后的人格中。
那个总是提醒我们优秀的父母,会内化成我们的内在声音。在每次搞砸、放松、快乐的那一瞬间,这个声音就会出现。而是变成了一种对批评的防御,以及,习惯性的自我逼迫。在父母的长期“不够好”的引导下,即使做到很好,她也只能给自己90分。那么以后,她会继续带着对自己10%的缺点的厌恶活着,影响她享受自己的本该有欢愉:我这次做得很好,但我不是每次都能那么好......当我们用优秀自我要求时,也会用功利性去评价别人,习惯性地过滤非优秀的特质。挑剔爱人的无能,谴责孩子的错漏,私下嘲讽朋友的缺点。看不见他们的其他闪光点,看不见他们的爱和付出。这种暴露,原是他们信任我们的表现,却成了我们挑剔和冷落他们的源头。这时,抑郁、颓废会诞生。因为无论怎么做,都无法获得稳定的爱和温暖。这时,讨好、卑微会产生。因为别人很优秀,所以要去恭维。这时,情感控制会发生。因为除此之外,不知道怎么做才能留住爱。他们需要操纵舆论、要求孩子孝顺,一旦孩子不如人意就骂其不孝。他们怕自己老了,无能了,就会被抛弃,被冷漠对待。就像他们曾经对待考不好的孩子一样。一个比较现实的解决方案是,用一种更丰富的审美,来激励我们更健康地生活。来访者那一瞬间开心了一下,然后很快收住,说:如果90分的话我会更开心,因为那才是真实。“我给你打100分,也是真实的。因为我是把你当成一个完整的人来看。我没有把你分成好的一方面和坏的一方面,而是把你看成上天制造的一个完美无缺的产品。即使你是一个残疾人,我也不会因为你残疾而给你减分。因为那也是你完整的人的一部分,只不过那个部分从功利的角度来讲,被削弱了而已。”圆润的部分具有和谐的美,残缺的沟壑也有力量和悲伤的美。只有这样的审美,我们才能避免把自己和别人绑在“优秀”刻度尺上,变成一个点。并且,在这样的审美中,我们会更懂得欣赏和爱自己,自发地往更优秀、更好的方向去走。在被爱和被欣赏中,感受到自己的特别和珍贵,并发自内心地努力。作者简介:五花鹿。心理学科班出身,满腔的少女情愫,都用来追求真实和逃离秩序。本文原创首发公众号武志红 (ID:wzhxlx)。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