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校园枪击案,警察失职?全副武装却迟迟不进校园?家长想救孩子,被按倒在地

時間:05/27/2022 00:00 瀏覽: 2902
图片

图片



5月24日发生在德州的大规模校园枪击案,造成19名孩子和2名老师死亡。


随着细节的进一步披露,德州开始调查警察的失职行为。


根据网上曝光的视频显示,事发后多名警察站在校园外,迟迟不进入校园阻拦枪手的杀戮,甚至还发生引诱学生大声求救导致学生被杀的事。


最终还是边境巡逻队的特别作战部队冒死冲了进去,击毙了枪手才避免了更大的伤亡。


在枪击事件发生后,家长蜂拥而至冲到学校,但却发现警察仍然站在校园外而不敢进去。情绪激动的家长恨不得自己冲进去,然而却被警察强行制止,甚至摁倒在地。


其他家长愤怒地指责警察:你还在做什么?快进去啊!


图片
图片

现场的多位母亲嚎啕大哭,说“孩子们被困在里面了。”令人心碎!

哈维尔·卡萨雷斯 (Javier Cazares) 的四年级女儿杰克琳·卡萨雷斯 (Jacklyn Cazares) 在这次袭击中丧生。

哈维尔说,他听到枪击事件后立即赶往学校,当时警察仍在大楼外聚集。他对警察没有进学校感到愤怒,于是想要和其他家长一起冲进去解救孩子。

图片

他说:“让我们冲进去,因为警察没有做他们应该做的任何事情。他们本可以做得更多,但他们没有。至少有 40 名执法人员全副武装,但没有做任何事情,等他们进去的时候为时已晚。”

“如果他们有更好的战术训练,情况不至于如此,我们亲眼见证了这一点。” 卡萨雷斯说。

图片

枪击案的时间线——
  • 11点32分:枪手的奶奶拨打911报警,说被孙子开枪击中,但还活着。
  • 11点43分:事发的罗伯小学在Facebook上发帖称,由于该地区的枪击事件,校园已被封锁。家长闻讯后蜂拥而至。
  • 12点17分:罗伯小学在Facebook上发帖称,校园里有一名“活跃的射手”。
  • 下午1点06分: 乌瓦尔德警察局报告说,在警察闯入教室后,嫌疑人被“警方拘留”。此时离第一个报警电话已经超过一个半小时。

特写

警察引诱导致学生被杀

根据当地媒体KENS 5报道,一名幸存学生回忆到,警察在外面要求学生发声求助,结果一名女生喊“救命”的时候,被枪手杀害了。

图片

KENS 5采访到一名幸存的男生,他回忆道,当时他躲在桌子底下一动不敢动,“当警察来的时候,警察说‘如果你需要帮助就喊一声!’我班上的一个人就喊‘救命’,结果被那家伙(枪手)听到了,他进来向她开枪(把她杀死了)。后来,警察闯进了那个教室,那人朝警察开枪,警察也开始开枪了。”男孩说。 

疑问

中间为何隔了将近一小时



德州公共安全局局长史蒂夫·麦克劳(Steve McCraw)回应道,从枪手向学校保安开火到被击毙,中间约有40分钟到一个小时。不过,后来该部门发言人表示,无法给出枪手在学校里待了多长时间。

图片

据了解,边境巡逻队的特种部队后来赶到。这群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过来的准军事力量,面对枪手显然比警察勇猛。他们从学校工作人员那里拿到教室的钥匙后,冲进去击毙了枪手。

图片

在交火过程中,子弹擦着一名特工的头皮上飞过,缝了4针。

图片

根据事后公布的图片,该特工的鸭舌帽被打穿了,倘若子弹往下偏一厘米,那么该特工就被爆头了。

事发的小学有持枪的校警保护,但他为何没能阻止枪手进入教室?为什么大批全副武装的警察赶到后,不敢进校园?为什么整整一个半小时后,等边境巡逻的特种部队赶到后才击毙枪手?

对于这些针对警方的质疑声,德州公共安全部门执行官Victor Escalon在今天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上回应道:“枪手一共发射了25枚子弹,大部分的子弹都是在他刚进学校的时候所发射的。警方在11:44就已经赶到现场,但是枪手朝他们开枪,所以他们采取了防御措施,呼叫更多救援,并且撤离校内师生,同时试图与枪“协商”。

图片

“接近100个警察赶到了现场,他们将枪手困在其中一间教室里,不然枪手可能会去其他教室造成更多伤害,警方挽救了生命。我们的社区需要了解到,警方接到报警之后立即出发,一分钟都没有耽误。他们没有犹豫,并且想出了策略,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处理了现场的情况。”

现场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也只能从媒体的嘴里得知。但是不管究竟警方是否有失职行为,那21条鲜活的生命都已经永远回不来了。

枪支暴力何时才能结束?愿无辜的遇难者安息,希望不要再有这样的悲剧发生!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