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08/13/2023 00:00
瀏覽: 7335
伊利諾州的范恩,原本是自由接案,幫家具廠商撰寫產品介紹的文案作家,今年4月丟了飯碗,因為10家跟他簽約的公司,都決定改用AI來寫產品說明,以節省成本。
失業文案作家范恩坦言,「他們說:『我在用ChatGPT,它的表現非常好,雖然品質沒有你的那麼好,但還是值得,因為一個月只要花20美元。』」
范恩幫網頁上的浴室地墊撰寫一個產品介紹,大約要花15分鐘,但ChatGPT不到1分鐘就完成。連范恩自己都不得不承認,內容真的很不賴。
為了一家三口的生活,范恩已經決定放棄文案寫作,轉行當冷氣空調技師,從頭學習這個自己從來不懂的行業。
范恩表示,「這是我唯一能想到不會立即被AI取代的工作,所有白領工作都有這種風險。」
在非營利組織工作的哈柏,主要幫助厭食症等飲食失調患者提供諮詢,今年6月也突然被一個AI自動化問答系統取代工作。不過她的前雇主很快發現行不通,因為AI給出了錯誤且危險的飲食建議,只能放棄這條路。
諮詢師哈柏認為,「AI缺乏同理心,問題在於它從來就不是真的,無法從有限的經驗了解問題。」
人工智慧發展快速,引發兩種擔憂,一是魔鬼終結者式的反撲毀滅,二是工作機會大滅絕。
美國今年5月大約8萬名失業者當中,將近4000人是因為工作機會被AI取代。
好萊塢編劇演員罷工,就是為了防止自己辛苦編寫的智慧財產,與演員的演技、肖像權,成為AI深度學習、廉價複製的對象。
麻省理工學院經濟與管理教授強森直言,「各大片廠的確想走這條路,我認為這將是個巨大的錯誤,會失去人類的創造力、原創與新意,但片廠還是可能這麼做。所以我認為AI,在終結者末日危機上不會發生,但在失業問題上的確會。」
經濟學家從人類史上重大變革的歷程分析,技術躍進終將能讓大多數的人受益,但初期難逃資源獲利分配不均。像是18世紀工業革命、20世紀電力問世,都花了長時間才完全普及。如今的人工智慧革命一樣,但發展速度三級跳。
強森指出,「幾天之內,ChatGPT剛上場,就影響了世界各地的就業,我認為5年內,它將在很多地方造成深入影響,人工智慧肯定可能加劇不平等,也可能使其他人受益,最終可能需要100年,甚至更長時間。」
房地產業者貝爾提到,「AI解決問題的速度更快,能以更高效、更快、更智慧的方式做事。」
會計師利亞波夫表示,「過去40年我都在聽這種威脅論,我是會計師。」
舊金山灣區這個豪宅山莊,匯集了最炙手可熱的AI新創與資源。創業者腦力激盪,活用高性能的人工通用智慧AGI,開創新商業模式。
熱門關鍵字智慧代理人有自主能力,能針對特定任務在所能範圍內,以最好的方式完成,可應用在過去不曾有的高階金融服務。
新創業者說:「只有一小群的人意識到,智慧型代理人是未來趨勢,這些人現在都在這裡。」
AI時代的職場將有巨變,專家點明,未來的工作型態是人與人工智慧共存,必須順應變革,找到自己不可替代的立足之地。
UCLA助教羅伯茲分析,「我們將會看到很多工作的重組與重新分類,AI這種工具的確需要人類的監管與介入,所以我預期,趨勢看起來會像是一種混合共生的關係,利用AI科技,但人類在旁監管。」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