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应该在几年级开始学习辩论?

時間:12/26/2023 瀏覽: 3091

来源:搜狐

辩论在美国几乎是一项全民运动。这两年在中国的校园里也日渐兴盛,各类社团、课程兴起,聚集一批铁杆粉丝。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辩论演讲?对于学校教学而言,说话又应该怎么教?今天,我们将就这一话题和大家进行探讨。

辩论不是炫技

它指向学生这些素养

在教育界人士看来,辩论演讲其实是一种教育过程,引导学生如何破题,如何做学术研究,形成自己的观点,最终形成最有力的呈现。

有教育专家对于辩论活动大为推崇,认为辩论活动对于人才的培养与21世纪对于人才的“4C”要求无缝对接:

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维)

Creativity(创造力)

Communication(交流能力)

Collaboration(合作能力)

现居美国芝加哥的《上海教育-环球教育时讯》专栏作者Diana的儿子Alex曾在六年级时参加过一门“说服与辩论”课程。

为什么要学这门课程?Diana和Alex之间曾有这样的探讨:

在Diana看来,首先,说服和辩论是一种“头脑体操”,如果没有很好的阅读、分析、收集和提炼信息的能力,就无从形成观点和论据。

其次,更重要的一点是,说服和辩论需要有批判性的思维能力,要多角度地想问题,不人云亦云。

再次,说服和辩论需要很强的自信心,这样的自信不是躲在文字背后的,而是要在对手甚至公众面前有条不紊、不卑不亢地表达。在学校里,课堂上虽然也有机会向全班作报告和演示,但很少像在辩论中那样,大家的观点都截然不同,甚至针锋相对。

在我们曾经采访过的“牛娃”中,有辩论达人也表示,辩论塑造了他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式。

曾进入斯坦福辩论邀请赛16强的上海中学国际部的刘杰登表示,辩论比赛帮助他养成了这些学习习惯:

1.主动提问

在一场辩论赛中,往往需要正反方辩手抓住对方论点中的漏洞,向对方发难。因此,善于发问、主动发问,是一名优秀辩手长期积累的习惯。这一习惯其实也可以延伸到日常学习之中。积极提问能够使学习上的难点、疑点及时得到解答。

2.合作学习

多年的辩论赛经历,也让他养成了和搭档深入探讨问题、合作完成比赛的习惯。因此,在学习上,刘杰登也同样擅长和各种文化背景的同学交流,讨论问题,提出多样的解决方案,从而多角度地考虑问题。

3.严谨的思维模式

辩论选手在赛前,往往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准备,建立自己的论点,收集论据,最后形成一套攻守相辅的严密体系。在辩论赛潜移默化的影响下,刘杰登看待问题的思维更加严谨、全面。

在申请大学的时候,严谨的思维也帮助他赢得了名校的青睐。刘杰登说:“首先,在申请文书方面,我的文章更具条理性。辩论有助于我理清思路,文书也更说服力。”在面对招生官的时候,严谨的思维习惯使得刘杰登的回答滴水不漏,细致周密,不慌不忙。

4.深度的知识储备

“辩论的经历,迫使我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和资料,知识储备的增加是必然的结果。”刘杰登说。

大学面试的时候,招生官往往会问考生最近读过什么书。面对这样简单的问题,多数考生的回答无法深入。

但是,刘杰登表示:“因为参加辩论赛的需求,我经常进行深度阅读。阅读的时候,我会问自己几个问题,比如'作者的观点和立场是什么’、'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支持这些观点的论据有哪些’等。”因为经过深度的阅读和思考,回答面试官提出的类似的问题,刘杰登才能从容不迫。

从这些例子中,不难看出,辩论不仅仅是“炫技”、秀口才,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育手段。学生通过有系统的辩论训练,可以大大提高逻辑推理、批判性思考、团队合作、快速阅读、心理抗压等诸多能力和素养。

让曾入选斯坦福邀请赛三十二强的上海中学高三学生徐立瑄印象深刻的是,她曾参加NSDA美国总决赛时,赛场上对于辩论以及做其他所有学术的态度都是从始至终的严谨。U盘内需备份所有材料,随时可以拿给对手检查,每一个论据细问来源,每一个反驳的点要准备三到五个回答……

如何将辩论能力培养带入课堂?

先培养敢于表达的勇气

先让我们来看一下Alex的辩论课场景:

第一次课,学生分别做了自我介绍之后,老师介绍了一些辩论方法,然后大家开始做小辩论练习,练习的主题是“是否应该无条件帮助别人”。

在辩论练习中,绝大部分学生持“应该无条件帮助别人”的观点,而Alex 和老师持的观点是“应该帮助别人,但在有的情况下需提高警惕”,另有两名学生保持中立。

学生辩论的过程中,老师不能发言,所以就成了Alex一个人对辩十几个人的局面。可是辩着辩着,被说服而投向Alex这一方的学生越来越多,最终对方只剩下3人,Alex一方大获全胜。

这个过程听来有趣,我问Alex有什么感想,他说:“辩论方法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想法。”

课后老师给大家布置了回家作业:每人设计出两个有意义的辩题,辩题最好是有争议性的。自己先针对辩题做一些调研,分别写下支持和反对的理由、证据,下次课上要做发言,说服大家采纳你设计的辩题。

Alex设计的两个辩题是:

1. 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丢下了原子弹—— 是美国人还是日本人?

2. 纸质课本和电子课本,哪个更适用于当今的学生和课堂?

为了在下次课上向大家说明这两个辩题,并说服大家采纳这两个辩题进行辩论,他自己要看很多资料并提炼出正反观点。

下一周的“说服和辩论”课上,老师从大家设计的辩题中挑选出两个:“是否应该禁止堕胎”和“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然后将学生分成4组,每组4人,两组学生一个辩题,老师指定正反方,然后放手让小组成员合作准备资料,最后在课堂上进行辩论,辩论结束后学生和老师都发表评论,最后老师判输赢。

Alex所在小组的辩题是“是否应该废除死刑”,立场是正方:支持废除死刑。Alex充当二辨,他需要反驳对方一辩的立论,并提出己方观点。

就“是否应该废除死刑”这个辩题,作为正方, Alex所在小组提出的主要论点包括:死刑是以不人道的方式来惩戒罪犯;死刑的成本比其他判刑更高;死刑是不可逆转的,如果误判,无形中也成了一种谋杀;没有证据说明死刑能有效地阻止犯罪的发生。

最后正方胜出。老师对他们小组的评价是:“反驳到位,证据丰富,表达自然。”

接下来两周,Alex的“说服与辩论”课依然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只不过每次都会重新分组。

其中一次课,采用的辩题之一就是Alex设计的“纸质课本和电子课本,哪个更适用于当今的学生和课堂”, Alex所在的小组被指定为反方——反对纸质课本的一方。

辩论前一天的晚上,Alex进行了充分的辩论准备,我则提了两个问题:“你们小组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你们认为对方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Alex胸有成竹地谈了一两个重点,还把设计好的结语陈述了一遍,听起来很有力。

准备期间,Alex不断通过电子邮件和同小组的八年级学生们交换着意见,互相提醒、补充, 一同改善。突然Alex想起了什么,翻出我十几天前给他推荐过的一篇《10款国外大牌儿童科普应用》的文章。

他说为了预防对方提出使用电子课本会使学生易受游戏或无关App(应用程序)的诱惑,他准备反驳说现在有很多限制游戏的方法,同时有很多好的App 可以帮助推动学习。

当天晚上,Alex把所有资料整理好,打印了4份,准备第二天带给其他组员,才信心满满地去睡了。

第二天,Alex所在的反方果然以翔实的证据、有力的反驳、明确的观点,以及具有Alex 风格的适当的幽默,获得了辩论的最终胜利。

美国的辩论能力训练始于幼儿园。从这个阶段开始,老师就会给孩子很多表述的机会,让他们针对某个问题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谈谈自己的经历,或者跟别人辩论。

到了中学阶段,许多学校都开设了以培养口语交际能力为主的课程,如演讲与修辞课、辩论课等,有的学校还专门开设口语交际能力这门课。这些课程都围绕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进行,每个学期培养的重点不同。除了专门设置的课程外,在每门课上,教师通常以小组学习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更多表达的机会。

据悉,美国68%的小学、64%的中学均开设正式的公众演讲课,不同的学校有权将其作为选修课或必修课开设,但一定会将演讲课纳入学分系统。

实际上很多大学在审核学生的入学申请时,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都有一定要求,是否选修了相关课程就成为衡量标准之一。

在美国的演讲课堂上,培养模式通常分这样几步:

第一步是培养孩子敢于表达的勇气。先从最简单、最贴近日常生活的话题入手。在非正式场合下,同学之间都很乐意分享彼此的生活故事,因此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氛围至关重要。

第二步是由老师提供具体标准,指导学生制订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目标。这意味着老师不会以统一标准衡量所有学生,而只以其为自己定下的目标作为判断,但是鼓励学生定下符合其“最近发展区”的标准,不能太低也不能过高。

比如让一个平时在班级活动中侃侃而谈的学生达到的目标是“演讲的逻辑性、要点分明且突出、姿势与眼神交流”,让一个性格比较内向、不善言辞的学生达到“清晰地传递信息、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克服紧张心理”的目标。

第三步演讲的评估由演讲者本人、教师和同学共同完成,为自己评估能够反思自身的问题,为他人评估能够不断锻炼记录关键词、短语和提纲的技巧,以提升逻辑思维的能力,同时将他人的演讲与自己对比,来反观自身。由教师评估能够提供客观科学的指导意见,必要的时候可以请学生不熟悉的教师来评估,或招募家长志愿者,作为听众参与到演讲课中。

值得一提的是,这两年,辩论演讲课程已经进入越来越多中国的中小学。比如,不少学校引入了“哈佛辩论与演讲课程”,通过一套全面培养学生语言、思维和表达能力的综合型学术课程,引导学生在辩论和演讲实践中锻炼思维、提升学术研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公开演讲能力。

目前在中国,辩论赛的热度有多高?就在2012年12月至2016年8月期间,全美演讲与辩论联盟中国办公室(NSDA China)举办了四届全国中学生学术辩论与演讲联赛,共吸引了全国百余所中学的一万余名中学生报名参加。就在今年暑假的一届大赛之中,参赛人数创往届新高,共有430多名学生参赛,从全国各地区域联赛中脱颖而出。

辩论与演讲这一活动正逐步走进中国学生的教育和生活日常,学校、家长对之的认识也渐渐超脱了帮助学生拿奖、升学等功利性层面。这一活动正改变着参与者的气质与思维模式。

如何培养孩子辩论演讲能力?

不妨试试这些方法

如何打好一场辩论?我们特意连线了“辩论达人”——现就读于芝加哥大学历史和东亚语言与文化双专业大二的学生郝培伦,他毕业于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因为参加模联活动而接触辩论。

在他看来:

辩论由两部分组成,即驳论和立论。

驳论就是指出对方的政策为何不好、为何不符合实际。

常用的方法有:

1. 指出对方阐述中的前后矛盾、逻辑矛盾,例如某政策并不能直接引出某一结果;

2. 指出对方阐述中的事实谬误,例如对方认为核能有污染,我方可以指出核能实际是最清洁的能源之一(核泄漏是事故,不是污染);

3. 举反例,引用历史证据证明对方论点不全面;

4. 质疑可行性。

立论则是阐述我方论点,着重突出为何我方的政策更有效、更合理。阐述既可针对对方的论述,也可着重强调我方的优势。总之,要点就是,符合事实、逻辑紧密。为了应对对方的驳论,可以事先考虑对方会如何反驳或质疑,提前准备多种反制手段。

对于家长而言,在日常生活中,不妨试试这些方法,帮助孩子培养辩论能力。

1.教孩子如何创立或支持一个论点

如果他们还很小,就让他们从一个他们同意的观点开始。选一个容易的对或错的观点,比如打架,问他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然后叙述一下为什么他们会这么想。

2.布置一个辩论主题

让辩手感到自信最好的办法是让辩手觉得自己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你必须让孩子罗列出所有的他们觉得能够支持他们的论据,然后从中选出最重要的。让他们把这些论据排序,然后挑出他们认为最强大的论据,并给出事实依据。

3.写下反方的观点,罗列出认为反方观点错误的原因,并且思考对方观点站得住脚的可能性

比如在辩论是否可以打架时,让孩子思考一下哪种情形下打架是可以接受的,这可以帮助他们来计划怎样在辩论中反击,甚至能够起到使他们的观点更有力的作用。

4.教孩子在辩论时用运用身体语言

在练习时,让孩子面对你,强调他们必须随时保持和对方辩手的眼神接触并保持良好的姿势。让孩子了解有时候要运用一些手势来加强效果,要避免两个手总是垂在身体两边。

5.教孩子如何让他们的嗓音的收放自如

如何把停顿结合到辩论中。让孩子避免用过长的句子和过快的语速。鼓励孩子大声自信的辩论。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