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黄翔
来源 | 小花生网(ID:xiaohuasheng99)
这位大咖就是黄翔,医学博士,现任上海华山医院主治医师、颅底外科副组长。黄博士一直致力于给大众科普脑科学知识。中信还出版了他的一本新书,叫《加油吧,大脑!》。
▲ 20年从医经验,做过大大小小近7000例脑科手术的脑外科医生,揭开大脑健康与疾病的秘密。作者黄翔,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主治医师,颅底外科研究组副组长。擅长用诙谐易懂的表达进行科普,被称为脑外科医生里的段子手,“最佳辩手”里最会开刀的人。
黄博士的背景也非常有趣,他还是一名特别有语言才华的人 --- 读书时,他还是著名的复旦辩论队成员。所以,他的阐述幽默亲切,浅显易懂,很好理解。
来,一起听听这位资深脑科学专家关于“怎么带孩子学好睡好运动好”的大白话……
01
从脑科学角度
哪些是父母应该要了解的基础知识
1
学习的本质不是增加神经元细胞
而是增加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
——突触。
这是人类进化过程中一个非常聪明的设计。因为如果学习本领会增加神经细胞,那么随着知识的积累,大脑就会越来越大,那中科院院士、大学教授就都会成为“大头娃娃”,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累赘。
大脑这种只增加“软件”、不增加“硬件”的做法非常巧妙,通过增加神经元,就是神经细胞之间的连接,让它们手牵手变成一个模式,这就是学到一项技能。
如果我们对一项技能或知识完全陌生,神经元可能就没有这方面的任何连接。当我们不断重复技能或者知识的训练,一个个神经元就开始手牵着手,慢慢地尝试进行新的连接。训练次数越多,重复得越频繁,神经元的连接就越稳定,我们所掌握的本领就越牢固。
▲ 神经元“手牵手”连接(图片来自射图网)
2
学习的目的
是形成稳定的长期记忆。
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忘性大,是因为从流程来看,当一条信息进入大脑的时候,首先形成的是短期记忆——在大脑中仅仅形成了神经电传导,却没有形成真正的神经连接。
这就好比电脑的内存,如果没有及时存入硬盘,关机以后,内存里的所有信息都会消失。只有在大脑皮质(相当于硬盘)里形成真正的神经连接,才算把这个知识点真正刻入大脑,形成了长期记忆。
所以说,神经元连接是有物质基础的。学到一个东西后,形成新的神经连接,这个并不会消失。新的神经连接在大脑皮质里一旦定型,我们就算牢固地掌握了这个知识点或者本领。
在2014年时,科学杂志Science发表了一篇论文:小老鼠是怎么记忆,它的大脑是怎么改变的。
科学家很聪明,他先教小老鼠学顶棍子的技能。在睡眠期间,动态观察老鼠的大脑,在学到一个本领后,大脑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结果发现:在显微镜微米级的观察下,他们发现小老鼠的突触(就是细胞和细胞的之间的连接)发出了芽,就像树木发出新芽。这叫什么东西,叫树突棘,芽和芽之间连接就变成神经连接。
所以神经连接不是精神性,而是物质性的。打个比方,学到一个东西或掌握一项本领,是真正的改造了大脑。就像我们造房子,是真的造起来一个房子,只不过房子微米级的。
所以,很多人苦恼说:我已经很努力了,可我的成绩为什么就上不去呢?隔壁的学霸一点都不努力,该睡觉时睡觉,该吃饭时吃饭,该玩耍时比我还玩的多,可是他的成绩就比我好,难道是天赋吗?
不尽然。实际上,我们都忽略了一个问题,学习这个动作不是目的,让大脑发出新芽,变成一个一个的神经连结,才是真正的学会东西,这才是学习的目的。
所以为什么很多人学不好?他们没有关注到大脑连接。就像健身房练肌肉一样,练习不是目的,把肌肉练出来,这才是我们的目的。对大脑来说,达成神经连接才是目的。
可是,肌肉我们是很容易看到的,但大脑的发达是没办法直接评估。只能微观或者用考试间接评估出来。所以,这也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我想跟大家表达的第一个观点就是:学习不是目的,让我们的大脑改造出来,长出新的连接才是目的。
所以,我们接下来讲的所有的学习方法,最终都是为了改造大脑,长出新的连接,才能更好地学习。
02
睡眠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这背后的道理是什么呢?
在传统的认知中,学生爱睡觉往往和“偷懒”联系在一起,似乎睡眠和学习格格不入,至少毫不相干。然而,现代神经科学告诉我们,睡眠是提升学习效率的重要环节,睡觉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因为睡眠时停止信息输入,大脑(主要是海马回)利用睡眠时间将白天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将需要记忆的信息刻入大脑皮层之中,将其转化为长期记忆以便于日后随时调用。如果不好好睡觉或者睡眠时间不足,一旦重要信息被大脑删除,会非常可惜。
▲ 睡眠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举个例子,我刚才讲的那篇神经科学研究,科学家把小老鼠分成两组:
第一组:小老鼠学好了去睡觉;
第二组:小老鼠睡眠剥夺,学好了十个小时不准睡。
结果发现:睡觉的老鼠大脑长芽了,没有睡觉的老鼠没有发芽。所以第二批小老鼠只有短期记忆,没有长期记忆。
什么叫长期记忆?长期记忆是真正的长了芽,有发芽的物质记录,连结牢牢固固的。
什么是短期记忆?我今天背了一个电话号码,明天我忘了,这是短期记忆。短期记忆就是没有发芽的,没有物质基础。
在脑科学的角度,睡觉也是学习的一部分。要让孩子记得牢记得住,睡眠和白天的学习同样重要。
因为大脑的记忆中枢海马体:它是在晚上工作的,如果你不给它睡觉时间,它根本就没有时间去整理这些信息。
你白天背了很多很多,可是睡眠不够,本来要睡八个小时,只睡了四个小时。海马体只有四个小时整理,那白天学了很多东西,最后通通删掉,等于白天学习白费。
所以,以前很多同学真的是好努力,每天都是废寝忘食学习,压缩自己的睡眠时间,甚至是三天睡两觉。结果他们成绩并不好。
相反,很多学霸在睡觉。我以前读中学时,观察身边的同学成绩为什么这么好,结果发现这些学霸在睡觉。气死我了,他怎么在睡觉还学习这么好?
现在我自己学了脑科学才知道,学霸们学完之后睡觉刚好马上进行整理,这样的话就牢牢的长出了神经连接,变成了长期记忆的物质基础,把这些知识、解题的方法全部刻录到了大脑皮层,这样的话记忆就是非常牢靠。
所以学睡觉是学习的一部分,各位家长一定要记住,不要一直压缩孩子们的睡觉时间。
03
如何借助睡眠来提高学习效率
那怎样利用睡眠时间提升学习效率呢?我有几个建议。
第一,善用睡前黄金一小时学习
根据遗忘曲线的规律,人在学习新知识后1—2小时后将会忘记将近一半的内容,所以要及时复习。
▲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图片来自网络)
但如果学习新知识后1小时内进入睡眠,将这些未遗忘的知识直接通过海马回进入整理环节,变成大脑的长期记忆,这就是脑科学里面的黄金一小时。
睡觉前的一个小时,特别适合用于背诵和记忆,而不是用于休息,不适合高强度的解题或创造性的工作,更不适于刷手机。因为你在学的一个小时之内马上睡觉,还没来得及忘记,海马回就整理刻进去了。
▲ 图源:网络
所以是我提醒各位学生朋友和家长朋友,就是黄金一小时。学完之后去睡觉。
如果孩子计划在晚上6点—8点学习重要的内容,建议8点-10点左右上床睡觉,这样有利于睡前学习内容的记忆。但如果学完之后做一些跟学习内容无关的事情,拖到很晚才睡觉,那么6—8点学习的内容快忘记一半了,记忆效率肯定要打折扣。
刚刚看到一个蛮有意思的评论:既然学完之后睡觉对记忆非常有用,对孩子而言,是不是可以学一段睡一段。这样的话,他每一个学到的点,都能够通过睡觉刻进大脑里。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就是学一段睡一段。有一个学霸这样做过,他是谁呢,达芬奇。
▲ 芬奇睡眠法(Da Vinci sleep)是一种将人类习惯的单次睡眠过程分散成多个睡眠周期进行,以达成减少睡眠时间的睡眠方式,又称多阶段睡眠(Polyphasic sleep)、Uberman睡眠或多相睡眠。
达芬奇不仅是一个艺术家,还是个科学家,第一个画出大脑解剖结构的不是神经科学家,是达芬奇。
达芬奇工作一段时间就睡15分钟,他不睡整觉的,这是他从小养成的习惯。小时候没有爸爸妈妈管,是叔叔养大的,所以从小养成了这样的自由习惯。
可是,我们大多数孩子是爸爸妈妈掌上明珠捧大的,早就有这样的生理规律,我们一定要睡整觉,而且一定要早睡早起,身体好,所以我们不可以破坏我们从小养成的规律。
第二,保证整周期睡眠
根据国际睡眠医学和睡眠脑电图的提示,正常人类的睡眠周期分两个时相: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期(REM)。
▲ 完整周期睡眠包含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期(REM)
快速眼动睡眠期(REM),就是你睡着的时候,眼珠在快速转动,这大概持续二三十分钟左右,这时候往往人在做梦。
另外一个阶段叫做非快速眼动周期(NREM),眼珠不转了,这时候是不做梦的。
NREM与REM交替出现,交替一次称为一个睡眠周期,两种循环往复。每个周期90分钟左右,每夜通常有 4-6个睡眠周期。
海马回的工作模式也是按照人的睡眠周期交替进行。特别是非快速眼动睡眠期是海马回工作效率最高的时间。为了不打扰海马回的工作,科学家提倡整周期睡眠。即从入睡开始算,睡足5-6个周期,大约7.5-9小时。这样有利于大脑整理记忆信息。
第三,午睡和晚上的睡眠一样重要
我鼓励大家多午休,而且在自己困倦的时候多休息。
早在1986年进行的“人类睡眠与觉醒的节律实验”就已证实,人完全清醒的状态只能持续4小时左右,然后就会犯困一次。
所以我们上班的人上班犯困,孩子们读了四个小时书想睡觉,千万不要自责。这是你的生理规律,应该正确的看待。如果真的困了,在不影响听课情况下,的确是可以采取休息的。
但是,不要睡太长时间,我一直建议大家午睡不要超过半个小时。这背后都是有脑科学知识。
大家会不会有一种感觉:我睡得很少,但是起来精神很好;有时睡了很多,睡了十个小时,起来时候精神也不好,浑浑噩噩,像被人打过了一样。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为什么?
因为人的睡眠,分成两个阶段: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期(REM)。每个周期90分钟左右,每90分钟一个睡眠周期循环。
▲ 完整周期睡眠包含非快速眼动睡眠期(NREM)和快速眼动睡眠期(REM)
如果你在快速眼动周期,就是做梦的时候被叫醒,你这一天就浑浑噩噩。如果在非快速眼动不做梦时被叫醒,你这一天神采奕奕,这就是睡眠的脑科学秘密。
所以,我们为什么不能够在午休的时候多睡,因为超过半个小时,你很可能进入了快速眼动睡眠周期,很可能进入做梦的阶段了,所以在没做梦之前把它掐断了,精神就会好。
第四,不要一边睡觉一边听耳机
有的孩子喜欢戴着耳机,一边听英语或者音乐一边睡觉,家长也认为这样可以培养语感或者放松情绪。
但是根据脑科学的原理,这样做其实会严重影响学习效率。因为只有在信息停止输入后,海马回才能高效整理信息。如果戴着耳机睡觉,大脑将一直接收新的信息,这样势必干扰到海马回的工作质量。
第五,利用好睡醒后的黄金三小时
刚刚讲了,黄金一小时就是睡眠前的60分钟,这一个小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进入大脑整理。
大脑黄金三小时,从自然苏醒开始算起的三小时。这三个小时不仅是记忆力强、专注力也特别强。适合不仅是背诵,还适合创造性的工作,叫深度学习。
为什么会这样呢?
先讲记忆力,记忆力归海马回分管。海马回有一个特点,在适度饥饿,适度低温情况下,海马回特别强大。一天之中就是早餐这个时间。
所以老祖宗很聪明,发明了晨读。晨读是非常有效的,适度低温、适度饥饿深刻的激活海马回,让你的记忆力爆棚。先读书,再吃早饭,这样能让你学的知识和你的食物一起被消化。
为什么我们说是黄金三小时。不仅有一个小时用来、来读书,还有两个小时用来写作或者做创造性的工作呢。
这是因为大脑经过了一个晚上的睡眠整理,大脑的每一个角落、每个知识点都整理的整整齐齐,重新苏醒了,大脑的能量也恢复了,最适合集中精力来深度学习。
很多成功人士都是早起的,许多美国总统早上起来;库克、乔布斯还有马斯克全是“早起分子”,起得很早。
能把握好自己早晨的人,都是比较成功的人。这句话给大家共勉。
04
从脑科学的角度来看
怎样提升孩子的专注力
怎样建立神经连接,第一个标准就是要沉浸式的学习,要完全完全的专注,让大脑把所有能量都集中在一个点上,这时候大脑是形成神经连接最强的。
大家对专注有很多的误区:
第一,很多时候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够专注,实际上是孩子大脑还没有发育,不要着急。
一个人的专注时间是变化的。比如说,五岁以前的孩子专注时间是10-15分钟;七八岁孩子的专注力,能达到20-25分钟左右。
而且,大脑不是一开始工作就能马上专注的。一个孩子从开始学习到真正进入专注要20分钟左右。所以,20分钟进入专注,25分钟真正专注,加起来45分钟,刚好一节课。
13岁以后,孩子的专注力能达到30分钟以上;成年人的专注能到1-2.5个小时。
为什么13岁以后,脑科学家不讲一个人能专注多长时间了呢。
因为专注力是可以训练的。有专门训练的人,他的专注力确实可以更长时间。没有训练或者自己放纵了,天天刷短视频、看各种爽文麻痹自己,专注力就会下降。
第二,大脑本质上是追求专注的,并不是我们强迫的。在完全专注中我们能够得到快乐。
大家想一想什么时候最痛苦:无聊的时候。
在没事可做的情况下,你无法控制自己的意识,会胡思乱想,想想这个想想那个,觉得人生太无聊了,人生没有意义和价值。
所以很多人在无聊的时候,会选择看电视看电影。因为电视能暂时让你集中注意力。
大脑需要专注,这是进化赋予我们的礼物。只有专注了,我们才会分泌内啡肽,专注了我们才会分泌多巴胺,这种快乐就让我们感到很爽。
美国的米哈里,在《心流》这本书讲的是另外一个说法。他说,“心流”不仅是一种非常专注的状态,也是一种能够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幸福感”的方案。
这就是专注给我们的礼物。所以,即使你觉得孩子不够专注,但是每一个大脑,只要给适当的引导,它在本质上是追求专注的。
我记得之前在书中看到一个例子:采访一个学霸家长,有什么教育孩子的秘诀。
因为这个学霸特别认真,做什么事情都特别认真。
家长说:
没什么,我的秘诀就是孩子的每一次作业都当成考试来看待。不准玩手机,不准玩电脑,不准看任何的屏幕,不准去尿尿,你就当考试,通过这样办法去训练孩子的专注力。
有很多朋友问我,大脑是多任务还是单任务系统?
大脑是多任务系统,它可以同时处理很多事。但是大脑呢,有一点不足叫带宽不足。它不能同时做好每一件事情,它每一次只能重点处理一件事情,所以有学习这件事,你要想做好的话,一定是百分百的沉浸。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感到非常的快乐。
下面来说说,如何培养孩子的专注力。
1
短期专注的源泉——去甲肾上腺素
适用于做作业等短期任务
请好好想一想,你在什么时候最专注。应该多半是在危急情况来临的时候。
比如100米短跑比赛冲刺即将开始,你手心开始出汗,眼睛盯着前方的终点,竖起耳朵注意听发令枪。随着一声枪响,你飞奔向前,冲向终点。终于胜利了,好累呀!跑步的几十秒仿佛只是一瞬间。
再举个例子。你有没有看过斗鸡?公鸡们血脉偾张,羽毛竖起,眼睛紧紧盯着对手,这时候的公鸡最专注。
为什么人或者动物在危急时刻非常专注?这是因为危急时刻机体会分泌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它们作用于大脑,让大脑保持紧张警惕、注意力集中,以应对“战斗”状态,躲避危险。
要想在短期内提升自己的注意力,就要想办法提高去甲肾上腺素水平,让自己置身于“危急情况”之中。
1)任何学习任务一定要设置deadline(最后期限),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
如果一项任务没有设定最后期限,就没有动力去完成它,人就会变得松松散散,甚至无限期拖延。
而一旦设置了完成时间,就相当于把大脑置于“危险”的状态。会刺激大脑分泌大量去甲肾上腺素,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
2)设置有损失的任务
就是说,如果任务完不成,会有一定的损失。
比如说,先给孩子一个礼物。如果在期限内完成不了学习任务,那这个礼物可能就会没有。那孩子就会觉得,有动力去做这件事,激素就起来了。
3)肾上腺激素是一种物质,会被消耗完,不能在休息时消耗光了。
如果在休息的时候把它消耗光了,学习的时候就没有了。
所以,很多人休息的时候,刷短视频、玩游戏,这都会让肾上腺素大量的分泌。休息时分泌掉了,休息完了肾上腺素也没有了。那在学习时,它分泌不出来,就没办法专心。所以很多人越休息越累。
真正的休息,就是要让肾上腺素不分泌。比如说,睡觉,放空自己听白噪音,冥想等等。
真正的休息就是放松,让这些激素存起来。到它该分泌的时候再分泌,这是节流。
还有开源,就是多吃一点这些激素的前提物质。多吃大豆、坚果和肉类,因为它们都含有丰富的苯丙氨酸——去甲肾上腺素合成的必备原料。
这就是补充激素的前提物质,那到了身体需要的时候,前提物质就可以转化出来,那这是一个饮食上的补充。
这是短期的注意力,就是一两个小时,这类是去甲肾上腺素管。那长期专注,让一个孩子对语文、数学、科创,有一年两年甚至十年更长的时间有兴趣,要靠什么?就是多巴胺。
2
持续专注的动力
多巴胺,代表“快乐”的激素
如果说去甲肾上腺素在危急时刻分泌,是恐惧和害怕所分泌的“害怕”激素,那么多巴胺就是代表奖励和欣赏的“快乐”激素。这两种激素是形成专注力的不同动力。
有的孩子好好学习是为了免受父母打骂,那么他们的学习就是“去甲肾上腺素”动力型学习。如果孩子好好学习是因为成绩好就可以得到老师和父母的表扬,或者自己找到了学习的乐趣,他们的学习就是“多巴胺”动力型学习。
大量实践表明,“多巴胺”型的孩子比“去甲肾上腺素”型的孩子成绩更好,专注力更持久,也更快乐。
要想长期保持对学习的专注,就要想办法促进多巴胺的分泌。
可以把学习当成游戏去看待,什么意思呢。
为什么孩子会痴迷于游戏?因为游戏都是设计好的奖赏系统。
打打打,给你一个装备;继续打,升级了;再打怪,突然间又给你一个礼物...多巴胺就运起来了。
任务一开始还不是特别难,慢慢把你引导,越打越难,越打越难,但是越难你越努力,你的礼物就越大,一直奖励。
一个小小的行为可能不起眼,突然之间给你一个更大的奖励,让人非常兴奋,就会分泌多巴胺,孩子就会特别迷恋。
怎么把学习当成游戏去看待?就是家长要把一个学习大任务,分成许多许多的小任务,一定要看到孩子的进步,只要他要取得一个学习上小小的进步,你就奖励他一个东西。
一个小小的东西再奖励,就像升级打怪一样。那大脑呢,就会定向的对这类任务形成分泌多巴胺的习惯,慢慢就养成长期喜欢、长期专注的动力。所以叫不是迷恋游戏,我们叫迷恋学习。
3
放在平时的日常训练
身心合一
什么叫身心合一?就是你在做这件事情时,就要完完全全的投入。
我们经常在做一件事情时,想到另外的事,这其实对专注力是一个很大的伤害。
以前,我们说一个年轻人去采访一个得道的老和尚:
年轻人:你得道之前、得道之后,都在干嘛?
老和尚:得道前,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砍柴、挑水、吃饭。
年轻人:那你得道之后,在干什么呢?
老和尚:砍柴、挑水、吃饭。
年轻人:得道之前,得道之后有什么区别么?
老和尚:我得道之前,砍柴的时候老想着挑水,挑水的时候老想着吃饭,吃饭的时候呢,我又想着砍柴。而我得道之后呢,砍柴的时候我专心砍柴,吃饭的时候我只是吃饭,挑水的时候仔细挑水。
所以要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就是享受当下,吃饭的时候认真吃饭,享受饭菜的香甜,睡觉的时候努力睡觉。
如果一个人一直完完全全地投入、专注于他眼前的事情,他在任何事情上都可能变得非常的专注。所以专注的培养,不在于每一次考试或者每一次作业,而在于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
05
运动对学习、对大脑都非常有帮助
运动是肯定有利于大脑健康和学习的。
但是,里面有很多个道道要提醒大家:大脑到底需要怎么样的运动?
有氧运动是基础
大脑是人体极度需要氧气的器官。它虽然只占人体重量的2%—3%,却消耗着人体20%—25%的能量,有氧运动能够为大脑提升最多的氧气。
跑步、游泳、骑自行车都是很好的有氧运动。
心率是关键
但是呢,并不是随便动动就行了。什么样的有氧运动能够真正的健脑呢?有氧运动要达到最大心率的80%,才能真正的健脑呢。
最大心率计算法=(220-我的实际年龄)*80%。
美国内珀维尔中央高中做了一个体育教学实验,将学生分成两组。
实验组的学生: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跑步。每个人用自己最快的速度跑1600米,同时保证心率要达到最大,运动完再进行上午的学习。
而对照组的学生只需要进行普通的体育锻炼。
结果显示,半年后,实验组的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提升了17%,而对照组的学生只提升了10%。实验组的数理逻辑也很棒,这是大规模实验的一个结果。
这也提醒我们,如果要运动健脑,不是随便散散步就好,而是要关注自己的运动心率。
有氧运动与复杂运动相结合
只进行有氧运动对于健脑来说还不够。要把有氧运动和复杂运动相结合,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什么叫复杂运动?你看有氧运动跑步,虽然我一直在动,但都是同一个动作。而复杂运动像打乒乓球、羽毛球,有各种各样的动作。它讲究的是眼睛、手、身体互相的配合,还有各种各样的变化,这就叫复杂运动。
复杂运动时,大脑可以分泌神经生长因子(BDNF),这是促进大脑神经细胞和神经连结的重要物质。
当有氧运动和复杂运动相结合的时候,BDNF的分泌量比单纯进行有氧运动或者复杂运动时都高。
这是有明确的动物学实验证明的:老鼠迷宫实验。
先让老鼠钻迷宫做复杂运动,解剖老鼠后发现,做复杂运动的老鼠大脑里面,产生了大量的BNDF,但是没有做复杂运动的老鼠含量就很少,
所以,大家在陪着孩子跑步以后,一定要跟他再打打乒乓球或羽毛球类的复杂运动,这才是最健脑的的运动。
运动与学习相结合
运动与学习相结合既然运动可以健脑,那为什么有些人运动多了会“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呢?
这是因为运动虽然能产生大量新的神经细胞,但如果这些新的细胞不加以使用的话,就会慢慢被大脑修剪掉,等于白白浪费了资源。而持续学习才能充分使用这些神经细胞,并建立神经细胞之间的复杂连接,让它们物尽其用。
这也说明,学习和运动需要充分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健脑效果。
所以,我们主张运动完之后洗个澡,休息半个小时,读书写字和练习。
这也是有神经科学的依据,还是美国内珀维尔中央高中做了这样一个实验:
第一组学生就是运动完自我学习;第二组学生运动完之后不学习。做了几百人的半年实验跟踪后,去分析他们的学习成绩。发现运动完之后学习学生,成绩是更好的。
不知大家感受如何,黄翔博士的分享,对我真的有醍醐灌顶的作用,以至于在日常带娃过程中,也会有意无意地践行其中的理论和方法。
下周二早上8:30,我和小半爸也特别希望能用“费曼学习法”,和大家继续探讨脑科学的知识,以及我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的专注力。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先预约上!
来源:东西儿童教育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