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開中國】華爾街日報:避開中國成西方科技業當務之急

時間:02/19/2025 00:00 瀏覽: 745
華爾街日報報導,繼先前在中國以外尋找新製造基地的「中國+1」戰略以分散風險後,如今隨著美中緊張局勢加劇,越來越多的西方科技公司進一步將「避開中國」(Anything But China)列為當務之急,將生產線加速遷出中國。
根據報導,在各產業中,半導體相關產業的「避開中國」趨勢尤為明顯,而半導體產品正是美中科技摩擦的核心。
報導指出,近年來許多跨國公司意識到過於依賴中國供應商的風險,於是開始推動「中國+1」戰略,也就是在中國投資營運的同時,也在其他國家尋找新的製造基地做為補充。
如今,隨著美中緊張局勢再次加劇,許多外資科技企業正將生產線加速遷出中國,並在其他地方尋找供應商。這一趨勢,為亞洲和拉丁美洲國家帶來了提升本國價值鏈的機會。其中,東協國家2023年吸引的外國直接投資達2,300億美元,遠高於2018年的1,550億美元。
標普(S&P)近日發布報告指出,與先前外企只將產品組裝業務遷出中國不同的是,當前外資遷出的包含生產傳感器、印刷電路板和電力電子元件等零部件的工廠,這使得外企將供應鏈遷出中國的行動持久得多。
報導指出,根據報導,在各產業中,半導體相關產業的「避開中國」趨勢尤為明顯,而半導體產品正是美中科技摩擦的核心。過去2年,美國政府禁止中國獲取最尖端的晶片和設備,而中國則在大力推動開發國產晶片替代品。
馬來西亞半導體產業協會(MSIA)會長王壽苔表示,「大家都在嘗試尋找中國的替代者」,各企業正在重新設計業務,而許多科技企業在離開中國後,不少企業遷往了馬來西亞。
根據報導,製造半導體生產用電源系統和其他組件的美國Advanced Energy Industries公司1月間即表示,該公司將在7月前關閉在中國的第3座也是最後一座工廠。執行長凱利(Stephen Kelley)表示,該公司過去2年一直將生產線從中國轉移到菲律賓和墨西哥,主要是因為客戶「不希望我們在中國生產」。
除半導體相關產品外,報導提到,智慧型手機及筆記型電腦等消費性電子產品,也出現了將生產線遷出中國的情況。
報導指出,截至2023年,全球幾乎所有筆記型電腦都是在中國生產的。但市場研究業者估計,今年中國在全球筆記型電腦產量中的比重將降至80%,越南和泰國的筆記本電腦產量將持續增加。其中,泰國筆電的出口量4年來成長了近7倍,而越南除筆電外,更在尋求吸引半導體業的投資。
中國美國商會(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的年度調查指出,360多家受訪企業中,有30%表示正在考慮或已開始將製造業務轉移到他國;而約四分之一的受訪科技和研發企業表示,已開始將供應鏈遷出中國。
報導提到,外企遷出中國的同時,許多中國企業也在向海外轉移,應西方客戶的要求在中國以外地區設立子公司和工廠,以避免美中關係惡化帶來的負面影響。
但國際數據公司(IDC)分析師莫拉萊斯(Mario Morales)表示,長期來說,建立新生產線的成本更高、風險也更大。畢竟科技供應鏈的價值已經超過1兆美元,複雜性和精密程度只會越來越高,這將使企業轉移業務更具挑戰性。
科技新報
圖檔來源 / 123RF.COM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