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間充滿著五花八門、琳琅滿目的保險,常令人眼花瞭亂不知如何選擇。歸根結底,業者就是利用客戶懼怕災難臨門的心理,收點保費換個心安。如不過分的話,各取所需倒也不失為一個實用的的契約;但如果離譜太遠,消費者就有權利知道算盤的奧妙。本文就整理幾期消費者報導(Consumer Reports)做一個簡單的經濟分析,與讀者分享。
首先要提的是小型健保(mini-med policy或MMP):MMP在服務業、零售業極受歡迎,因為成本低之故。但是理賠範圍極為有限,並不符合政府所立的可付擔照顧法案(Affordable Care Act)的最低要求。主要購買者如麥當勞、CVS藥房、Home Depot、Stables都不願意為員工買昂貴的正規健保。聯邦政府為了顧全大局,豁免了MMP的「不符合最低標準」的規定。舉個例子,一個員工一星期的保費14元,一年728元=14x52。但是一年的最大支付額不能超過2000元。
這本帳可以用很簡單的方法來算:如果十個員工一年內有一個生病用了2000元,另外二人各用了500元共計3000元。保費共收了7280元=728x10,在除去開銷前毛利潤是4280元=7280-3000。這個毛利潤超過了總收入的一半,顯然有些偏高。況且麥當勞店裡的年輕小伙子生龍活虎病號不多,保險公司老闆哪個不眉開眼笑的。華人家庭成員中有參加MMP的,或可考慮另外購買一個自付額(deductible)高的健保,以備不時之需,因為2000元還不夠住院一天的費用。
信用保險(credit insurance)指的是客戶一旦死亡或傷殘不能工作時,保險公司會把客戶剩餘的未付款還凊。譬如說對一位40歲的人而言,一個5萬元的貸款一年保費要370元,而且(1)不包括保前即已存在的病況(pre-existing condition),(2)只賠剩餘未付款而不是全額5萬元。如果40歲壯年傷殘死亡的機率是0.5%(1/200),保險公司收入7萬4000元=370x200而理賠額小於5萬元。投保者不如買一個無現金值的死亡保險(term life insurance)只要92元,又可得全賠,何樂而不為乎?同理推之,你在坐飛機前買的飛行保險可能不如一個死亡保險,這個噱頭有時還挺管用的。
美國人對寵物照顧得極為周到,花個數百到千元也時有所聞。一隻貓嘔吐去看獸醫,在紐約巿動輒花150元,寵物保險也因此風生水起。但這種保險有不小的自付額及共付額(copayment),除非是名貴品種或有長期狀況,否則不划算。
一般的手機保險費每月5到7元,自付額25元( 手機)或199元(智慧手機)。一年保費大約72元=6x12,假設平均5個手機中丟了一個,保險公司共得保費360元=72x5,遠遠超過賠一個重新併裝(refurbished)手機的成本。其他如信用卡遺失保險(ID-theft)年費120元到300元更不合算,不如採用凍結信用卡條款,時常核對帳戶餘額才是上策。
還有一些喪葬費保險,說什麼一天只要三毛九(一年142.35元)而且不用體檢。問題是前兩年的理賠極為有限。最近兒童人壽保險也紛紛出籠,華人在投保之前可以計算一下得失,三思而後行。
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