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砍福利 養老早規畫

來源:華人工商編輯 時間:01/23/2013 瀏覽: 2503

白宮和眾院經過討價還價,暫時避免迫在眉睫的財政落下懸崖,並把聯邦醫療保險及削減政府開支放在以後討論。專家普遍認為,這種借錢消費的日子終究不能長久,因為政府欠債太多,增收節支是必然的選擇。現在已經向富人加稅,節支尚未進行。以後的減少政府支出就包括權利福利(entitlements),如社會安全金、聯邦醫療保險、食物券、政府樓、醫療救助等減少,因為「福利系統無法維持」。

 嘉信理財(Charles Schwab)紐約理財顧問梁曉濱說,許多美國華人享受美國的權利福利,如糧食券(food stamp)、政府樓(housing vouchers)、醫療補助(Medicaid)等。但由於目前造假的太多,政府將進行重新審核和批准。他說,共和黨計畫把享受聯邦醫療保險(Medicare)的資格年齡從65歲提高到67歲,以減少政府開支。實際上,這個資格年齡較早已經從62歲提高到65歲了。因此1945年至1964年20年間出生、面臨退休的嬰兒潮世代(baby boomers),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衝擊。
 
美國普天壽金融公司(prudential)紐約理財顧問劉陽認為,「美國人過去太享受了,今後被迫過苦日子」。她說,許多華人嬰兒潮人擔心老了沒有錢用,紛紛增加對公司退休帳戶(401(k))等的存款。過去,華人很少關注長期護理計畫,2012年卻不同,「通過我購買長期照顧計畫的人有十位」。
 
美國紅杉財富規畫有限公司資深合夥人麥慧琪說,整體財務規畫在美國主流社區「最近很熱」,而華人不管這些,都是有錢就買房子,依靠房地產增值,並設法傳給下一代。她認為,這樣做風險很大。不僅有錢人需要整體財務規畫,工薪階層也需要科學的資產配置,如多少資金購買退休計畫,多少比例投資教育基金,而不是購買單一保險。「華人急需整體的財務規畫服務」。
 
退休者迅速增 超工作人口

「華爾街日報」2012年3月5日發表一篇題目為「嬰兒潮世代的壞消息」的報導。被採訪者阿諾(Robert D. Arnott)是加州一家研究分支(Research Affiliates)的主席。曾經擔任大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基金經理的他強調,在2012年,美國歷史上首次出現老人人口的上升速度超過工作年齡人口的上升速度。
 
報導稱,在不到十年之前,嬰兒潮世代的子女進入勞動市場,而大蕭條時代出生的嬰兒的人開始退休。「當時是增加十個勞工的同時退休一個勞工」。但在未來十年內,這個十比一的比例將會反轉,「勞工市場新進一個勞工,就會有十個勞工退休」。他指出,這個狀況將改變美國的政治、經濟和資本市場的遊戲規則。
 
報導稱,如果你是嬰兒潮世代的一員,在退休後獲得投資回報上就有一個大的問題:大量的嬰兒潮世代準備退休,依靠他們的投資組合生活。在美國,退休者對工作者的比例越來越大。「當退休者出售他們的股票和債券時,很少有年輕人會購買這些證券」。同時,來自嬰兒潮世代的需求大大增加以及有限的供給,將會刺激產品和服務價格的增加。
 
劉陽說,現在美國人的壽命越來越長,面臨長壽風險。普天壽與安永會計公司(Ernst & Young)調查結果顯示,在一對65歲夫妻中,其中一人活到94歲的機率有50%,活到100歲的機率是25%,而活到104歲的機率有10%。長壽風險是,「活得很久,卻沒有錢支撐」。有項調查顯示,這個世代超過一半的人擔心自己的退休生活。
 
華人缺乏理財 愛投資房產

劉陽說,許多華人什麼財務計畫都沒有,所有的投資都在房地產上。「華人資產中房地產的比例最高」。華人喜歡購買房產,計畫將來出租房子收取租金,作為將來的收入。他們購買房子較多,但現金流不夠。「許多人報稅很低,房子卻很多」。
 
她認識一名紐約的華裔專業人士,掙了錢就買房子,計畫退休以後,把房產一棟一棟賣掉,滿足自己的退休生活。但是,珊迪超級風暴(Sandy Superstorm)襲擊紐約後,影響到他的多處房產,他「想賣房但是賣不掉」。她認為,華人應該先把各類計畫做好,有了餘錢再投資房地產。
 
她說,聯邦移民法講明,拿到綠卡五年內不能享受政府的醫療補助(即低收入醫療保險),但是許多新移民拿到綠卡後就申請到醫療補助。過去,美國政府有錢,不管這些事,現在沒錢開始嚴查。由於政府正在嚴查享受低收入醫療保險者的資格,許多華人從政府醫保中退出,並寄希望於歐巴馬總統力推的全民健康保險。「許多華人現在沒有醫療保險,認為自己不會生病」。
 
麥慧琪也認為,很多資產都在房地產上,面對的最大衝擊是遺產稅。2012年的遺產稅豁免額是512萬元,馬上要恢復到過去的500萬元,超過的部分納稅率從35%調高到40%。許多華人對這些沒有考慮。
 
紐約富基金融集團亞洲市場部主管林先生表示,購買房產自住可以,但是作為投資則不是好的選擇,有許多投機成分在裡邊。「2004年和2005年虛漲的房價還在,沒有跌回原處」。而且,房屋新建的多了,政府對貸款監管得嚴了,房地產很難像過去那樣瘋漲。他強調,在美國買房子有成本,如交地稅等。各地房地產市場不同,像紐約市這樣的移民城市會上升,其他大城市也有上升的空間,但是上升速度沒有過去那麼厲害了。
 
中國富人移民 需跨國規畫

麥慧琪曾經在紐約人壽公司工作,後來被派往中國大陸負責產品的銷售。她表示,在中美兩國工作多年後,感到中國大陸基本沒有整體財務規畫,而美國華人是以產品為導向,只是銷售單一產品,存在很大的缺陷。
 
她說,許多中國富人移民美國,來到美國也是購買房產。但是,他們不知道怎麼處理這麼多資產以及如何向美國政府納稅。「他們不僅要整體規畫,而且需要跨國規畫」。她的一個朋友有個四歲女兒,朋友不知道如何準備女兒的大學學費,聽別人說購買一個保險就行了。朋友向她諮詢,她算了一下,覺得這個數額不夠。
 
劉陽說,華人喜歡存錢,「不存錢心裡不踏實」,因此存款較多。華人普遍對保險不夠重視。他們知道,買車要有汽車保險,買房要有房屋保險。但有的保險沒有購買,颶風來後,損失無法彌補。「他們需要購買雨傘保險」。
 
最近,意外事故頻繁發生。康州發生20名小學生和6名老師被殺案,紐約接連發生兩起將人推入地鐵致死案。「如果他們購買人壽保險,他們的家人就可獲得經濟補償」。

聯邦醫療保險擬提高年齡

美國國債持續增加,問題核心在於聯邦醫療保險,因為聯邦醫療保險的開支已經占到國民生產總值的18%。 「華爾街日報」9月18日刊登一篇題為「聯邦醫療保險的資格年齡應該提高嗎?」的報導,專門討論這個題目。
 
報導說,聯邦醫療保險項目花費增長如此之快,已經威脅到美國經濟的健康。隨著幾千萬「嬰兒潮世代」的退休及進入老年人的行列,未來十年情況會變得越來越嚴重。於是,有人提出將聯邦醫療保險資格年齡逐步從65歲提高到67歲。他們認為,人們現在比1965年設立時要長壽,而且歐巴馬總統的醫療改革已讓年長的美國人能夠獲得付得起的保險(affordable insurance)。
 
聯邦預算委員會(Committee for a Responsible Federal Budget)總裁麥奎尼斯(Maya MacGuineas)支持提高資格年齡。她表示,人們能夠和應該採取步驟制止它的增長,要保證這個服務提供要盡可能有效率。因為7800萬嬰兒潮一代的加入及壽命繼續延長,需要認真考慮提高聯邦醫療保險的資格年齡。在1966年,65歲的人可以再存活15年,而現在存活的年限是20年。「提高資格年齡是對現實的反應」。
 
過去,已經有人提出把資格年齡逐漸增加到67歲,就像社會保險的年齡逐漸增加到67歲一樣。如果這個選擇被採納,在2014年至2027年間,到2022年政府開支將節省1500億元。把聯邦醫療保險的資格年齡與壽命用指數聯繫在一起,即當壽命延長時,資格年齡也會超過67歲,使得聯邦政府省得更多。
 
紐約福壽老人中心主任王能說,聯邦醫療保險的年齡門欄提高兩歲,在主流社區已經引起很多震動,但紐約華人社區反應較慢。他認為,華人老人中心的會員多是新移民,感到這是「八桿子打不到自己」,因此對此發表意見的不多。如果身體健康,又有工作,提高到67歲無妨。但是,有的人做到62歲,身體有病做不動了。如果62歲不能工作,自己有點資產,他們就要自己解決5年醫療保險。現在,一般個人保險是每個月要700元,一年就是8400元。如果是一個家庭購買保險,一個月就要1000元,一年就要1萬2000元。「這樣,他們的醫療保險負擔很重」。
 
社會安全系統 恐難以為繼

梁曉濱說,美國的權利福利的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由幾個部分組成。在1930年代,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擔任總統時,發現許多老人無人照顧,過著悲慘的生活,於是建立「」(Social Security)。
 
在1960年代,時任美國總統的詹森(Lyndon Johnson)決定建立「偉大社會」(great society),設立聯邦醫療保險。同時,他還號召向貧窮開戰,對低收入者提供救濟。救濟的項目有三個部分:食物券、政府樓和醫療救助。
 
他說,美國這兩種政府醫療保險性質不同。聯邦醫療保險是按勞分配,稅繳的多待遇就較好;後者為醫療補助,是按需分配,也被稱為窮人醫療保險。但現在發現,這種醫保無法維持。這就像美國的養老基金(pension)。過去,許多美國公司設立養老基金,但是現在都維持不下去,最主要的原因是人越來越長壽。過去人大多活60多歲,現在活到八、九十歲的很常見。過去幾十年,生孩子的越來越少,進入勞工隊伍的也越來越少。
 
他表示,誰都知道目前的聯邦福利制度無法維持,但是誰都不願意自己解決。「當年柯林頓總統離任時,國家還有盈餘,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好機會」。但是,繼任總統布希不搞,卻實行制定十年減稅的法律,並打了兩場戰爭,結果把錢打完了。
 
畢格斯(John H. Biggs)博士是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的金融和精算科學的兼職教授。他曾經擔任過教師保險、年金協會及大學股票退休基金的主席(TIAA-CREF)。該退休基金由1500多個機構組成,共管理4870億元退休基金。他在接受本刊記者採訪時表示,社會保險和聯邦健保系統本身沒有問題,主要是現在人們長壽,政府花費太多。
 
退休者財產 依靠三個來源

今年76歲的畢格斯表示,他於2002年退休,但現在仍然在工作。現在,很少公司提供退休金,只能靠自己的退休計畫。「新移民更要如此」。 新移民來美國的時間不長,收入較低,存款較少,享受不到多少社會福利。「但是,他們的子女將來可以享受」。
 
他說,美國的社會保障系統分成三個部分:一是政府設立的社會保險;二為失業保險;三是個人儲蓄帳戶。社會保險和失業保險的資金來源是政府的相關稅收。他認為,政府應該提高稅率,多收錢把社會保險和聯邦健保的漏洞補上,用稅收來支持社會保險。「否則,沒有其他辦法可以解決」。
 
個人儲蓄則是政府鼓勵的稅前投資,如401(k)、個人退休帳戶(IRA)等。對中產階級來說,他們應該多存款,把多餘的錢投資到退休帳戶中。「他們只能多存錢,為自己退休做準備」。
 
劉陽指出,未來退休者的財源分成三個部分:第一個來源是社會安全金。這是一個永續的資金來源,只要人活著,就會有收入。但是,這部分收入只能占到總收入的三分之一。第二個來源為享受稅收優惠的退休帳戶,如公司退休帳戶(401(k))。第三個來源就是個人儲蓄,如銀行存款,但這是稅後的錢,增長的部分要交稅。
 
工薪階層養老 應有備無患

劉陽說,許多美國人原以為夠像他們的前輩那樣退休,但2008年金融危機打碎了他們的夢想。「他們的投資在金融危機中損失慘重」。許多華人還在想像將來美國政府會照顧他們。她認為,除了特別貧窮的人,普通的工薪階層還要自己準備養老,做到有備無患。
 
按照現有的法律,嬰兒潮世代要工作到65歲至67歲退休,然後領取全額退休金。有位專家估計,理想的退休生活是現在生活水平的80%。而要想達到目前生活水平的80%,將來的收入要達到目前收入的80%。但是,錢從哪來?
 
對於年輕人來說,現在就應該存錢。如果到了40多歲,就應該計畫下個十年要掙多少錢。到了55歲,就要計畫在65歲退休前把所有的債務全部還清。「有的華人房貸太高,就應該盡量減少債務」。65歲退休時,如果房貸還清,日常花費主要是吃飯,經濟壓力就小多了。總之,越早計畫,發揮的槓桿作用越大。對嬰兒潮世代來說,應該在「保本的基礎上穩步前進」。
 
她強調,一定要靠計畫生活,有的計畫需要提前準備,甚至需要逐步完善。「華人一定不要迷信存款」。她有一個馬來西亞華人客戶,在美打拼多年,存了30萬元。結果,他患上癌症,花去20多萬,積蓄一下子沒有了。因此,她提醒華人要注意保護自己,不要僅僅依靠自己的存款。
 
投資三個步驟 安全最重要

紐約富基金融集團林先生認為,嬰兒潮世代的投資渠道很多,有房地產、股票、債券、外匯和期貨等。他表示,華人熱衷投資,但是不知道如何投資,怎麼去投資。「對退休者來說,資金安全最重要,根本要保本」。他認為,投資外匯比較安全。
 
投資分為以下三個步驟。一是進場時機;二為資產管理;三是怎麼收手。要知道何時買,還要知道何時賣,「獲利後收手最重要」。他認為,美國財政吃緊,國債到了大限,這些因素都會影響股市。因此,股票市場明年上半年不宜投資,下半年倒可以,但是回報率不會很高。他說,有人認為購買債券風險小,但這不一定。「老人購買債券不合適」。
 
做了20多年外匯交易的他表示,因為外匯市場規模較大,每天交易額達到3、4兆美元,因此參與匯市比較安全。他說,日本政府過去經常要影響匯市,但很難達到。「目前最佳的投資策略應該是買歐元、賣日元」。他認為,歐元最壞的時候已經過去,2013年上半年是磨合期,年中會復甦。「歐洲人適應性很強,改革的力度也很大」。
 
由於美國要重返亞洲,一定要利用日本這個棋子。日元貶值對日本經濟有好處。美國實行貨幣寬鬆的政策,日本也實行貨幣寬鬆的政策。即將上任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經表示,「要抑制日元升值」。日元貶值要經過美國認可才行,現在美國要重返亞洲,一定會讓日元貶值。「因此,賣日元比買股票收益要高」。
 
改變投資戰略 改資產管理

梁曉濱說,嘉信理財已經改變戰略,從投資轉為資產管理,對每個客人進行不同的資產規畫。這些資產規畫大致分為幾個方面,如退休前財務規畫、退休中財務規畫、子女教育規畫、長期護理規畫、債務管理規畫及遺產規畫等。
 
他說,過去嘉信理財都是為投資者投資股票、基金等服務,讓投資者能夠賺錢,但是實際上多數投資者都是虧錢。於是,公司現在著重進行理財規畫,以適應業界潮流。「設計財產規畫是免費的」。
 
財產規畫的第一步是財務檢查,先把個人資產了解情況,就像醫師進行體檢,找出問題所在。他說,財務檢查要了解許多方面,包括就業和收入、被撫養人、退休計畫、現金資產、投資情況、生意情況、個人資產等。然後,按照下面十多個方面進行分析,如資產分配、人壽保險、存款目標、債務管理、房屋保險、教育基金、退休供款、汽車保險、雨傘保險(umbrella insurance)、個人退休計畫、長期醫療照顧、退休金、遺產保護等。
 
他說,資訊輸入電腦後,計算公式給出分析結果,並提出修改建議。例如,他把一名客人的資訊輸入系統後顯示,這名客人在下列五個方面需要改進:資產分配、人壽保險、存款目標、債務管理和房屋保險。
 
一個可行的計畫是達到目標的關鍵。「如果你不知道向哪裡去,你就很難達到目的地」。好的計畫並不一定是複雜的。實際上,簡單和直接的計畫,容易記住和執行,也許是成功的關鍵。「要理解計畫和執行計畫,如果環境發生變化,就要調整這個計畫。而且,計畫要一步步來,不要想一口吃個胖子」。他認為,對華人來說,主要是要做好財務規畫。現在人都長壽,男的活到90歲,女的活到92歲。因此,財務規畫的時間要長。
 
財務整體規畫 每年查一次

麥慧琪說,工薪階層也要對自己的財務進行整體計畫,並根據自己的年齡、家庭成員人數、收入狀況等,做過通盤考慮。她說,同樣是嬰兒潮人,前期的人和後期的人差別也很大,兩者考慮的問題也不一樣。「每個人應該根據不同年齡、風險偏好,進行整體規畫,並對自己的規畫每年做一次檢查」。
 
前幾年,股票市場波動很大,許多人遭受損失。作為註冊財務規畫師的她說,註冊財務規畫師協會曾經進行過討論,金融風暴發生後,客戶的規畫普遍不夠,都是投資單一產品,虧損很大。「現在,美國主流社會開始重視整體規畫,要為客戶進行全方位考慮」。
 
她說,過去,政府鼓勵人們自己儲蓄養老,對雇員退休計畫(401(k))和個人退休計畫(IRA)實行延稅政策。當時的口號是,「工作時收入高,稅率也高;退休後收入低,稅率也低」。但是,由於現在美國債務太高,將來一定會提高稅率。所以,嬰兒潮世代退休後的稅率也會很高。另外,美聯儲已經推出四期貨幣寬鬆政策,美元供應充足,很容易導致通貨膨脹。因此,在進行整體財務規畫時,要把通貨膨脹因素考慮在內。
 
劉陽說,有的華人人退休後,就請專業人員把自己的各種退休帳戶放在一起,做一個總體規畫。她建議,把退休帳戶、教育基金、長期照顧計畫、房地產投資和股票投資作一個綜合考慮。不過,有人的收入很低,現有的資金不夠,將來只能勤儉過日子。
 
她說,每個人的情況都不同。錢多有錢多的計畫,錢少有錢少的安排。年齡越大,將來的開支就會越多。除了計畫將來的一日三餐外,有人要計畫住所,有人還要計畫長期護理的問題。
 
健保費用上漲 須保持健康

王能認為,如果政府把聯邦保險的適用年齡提高兩年,就應該出台配套措施,讓那些不幸趕上的人有個過度階段。「政府應該補助這個空檔期,或者要價便宜一點,或者價格減半」。這需要設立一個項目,政府可自己做,也可包給民營公司來做。
 
方特來達(Les Funtleyder)是波立沃格投資顧問公司(Poliwogg Investment Advisors)的基金經理。該公司主要管理聯邦醫療保險基金。他說,聯邦醫療保險問題主要是費用,關鍵是政府付不起整個帳單。不管政府做什麼,健康保險費用上漲是個趨勢。現在,每天就有1萬名嬰兒潮退休,每天都要增加支出。而且,人們越來越長壽,費用也越來越大。「現在醫療花費的浪費太多,管理得也不好」。
 
同一個疾病,不同的醫師就有不同的治療方式,且不同的醫院價格也不一樣。現在,沒有一個網站或者機構提供醫師和醫院的收費標準,人們無法比較哪裡看病便宜,沒有資訊也無法轉院。「關鍵是資訊不通」。他表示,如果有這樣的比較網站,病人就可以選擇既便宜服務又好的醫院。
 
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人們自己要對自己的健康負責。他說,健康涉及到許多方面,與基因、生活方式有關。基因無法改變,但是生活方式可以改變。不要吸菸與喝酒,吃健康食品,多做運動。「保持健康最重要」。


資料來源:worldjournal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特別推薦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