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心血管平安過冬

來源:華人工商編輯 時間:01/29/2013 瀏覽: 3222

心電圖、血管攝影、超音波

三種檢查 血管全都露

寒冬來一碗熱湯,替全身帶來溫暖,與冬天低溫形成強烈對比,也提醒冬天注意保暖,避免心血管疾病找上門。

預防檢測 掌握風險因子

以台灣為例,2012年共有1萬6513人死於心臟疾病,心臟疾病高居十大死因第二位。另外,過去也有統計顯示,冬天是心臟疾病的危險高峰期,死亡風險是夏天的三倍。

最近各大醫院的心血管門診病例明顯增加,台灣新光醫院心臟內科主任洪惠風就說,入冬以來心血管急診明顯增加,接受心導管手術的患者也增加二到三成。

然而,不少心肌梗塞病患發病前,根本沒有出現胸痛,甚至沒有任何徵兆;台灣心臟學會理事長陳志鴻就說,心肌梗塞來得快,不依靠事前預防或檢查,很難掌控風險。

三種檢查 揪出壞心人

陳志鴻口中的事前檢查,包含心電圖、心臟冠狀動脈血管攝影及超音波等。

洪惠風以汽車油管比喻心血管,當油管阻塞,車子就無法運作,血管也會因為油脂堆積,阻塞血流,發生在心臟,就是心肌梗塞。寒冷的氣候容易使血管收縮,造成血管阻力與血壓上升,如果血管壁中的脂肪過度堆積,最終會造成血管硬化。

包含心電圖、血管攝影,就是檢測血管內徑大小的方法。

1.心電圖 對狹心症最有效

常見的心電圖可針對心肌缺氧情況,評估心血管阻塞風險,特別對於狹心症患者最為有效。洪惠風說,患者在履帶跑步機慢跑,運動心電圖只需5到10分鐘就能測量心臟缺氧變化。

心電圖的缺點是篩檢率不如血管攝影準確度高,但心電圖對於過去有心肌梗塞病史的患者,仍不失為方便的檢查方法。

2.血管攝影 快速準確性高

電腦斷層冠狀動脈血管攝影是目前準確性高,且速度快的檢查方式。可以將血管攝影想像是一種心血管的X光檢查,只要經由靜脈注射顯影劑,電腦斷層掃描就能呈現立體的血管影像,幫助醫師評估血管內徑大小。

洪惠風表示,心血管硬化伴隨著血管鈣化,電腦斷層冠狀動脈攝影也可以準確預估血管鈣化分數,偵測冠狀動脈病變種類。

與心導管相較,動脈攝影不僅不需要住院,且也非侵入性治療,只需約20分鐘就可完成檢查流程。

3.心臟超音波 剖析心臟結構

相較於動脈攝影,心臟超音波則針對心臟結構進行檢查。洪惠風說,心臟超音波可以判斷心臟內部構造,提供心臟整體與局部收縮的訊息,但沒有辦法瞭解「油路」是否正常。

檢查再精密 預防還是靠自己

與過去相較,醫學診斷心血管疾病的方法愈來愈成熟,甚至不需進行侵入性的心導管檢查,就能掌握心血管疾病風險;儘管如此,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數,並未隨著檢查方法的進步,而有所降低。

唐朝藥王孫思邈在《備急千今要方》中寫道:「上醫醫未病之病,中醫醫欲病之病,下醫醫已病之病。」洪惠風表示,這些檢查都屬於「中醫醫欲病之病」的範圍,還未到上醫境界;他說,要醫未病之病,還是得靠自己從日常生活作起,否則再精密檢查,也無法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

保養趁早

心血管老化 青少年就開始了「保護心血管是一場跟時間的競賽。」洪惠風說,心血管從青少年階段就開始老化,能延緩血管老化速度,在時間賽跑中脫穎而出的人,就是平時保持心情愉悅、作息規律的人。他說,男性超過45歲,女性超過55歲,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若保健不佳,疾病可能提早發生。

雖然冬天是心血管疾病高峰期,但真正造成心肌梗塞的不是寒冬,反而是忽冷忽熱的氣溫。洪惠風說,只要保暖做得好,避免血管急速收縮,「也能享受冬天溫暖的太陽。」

資料來源:世界日報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特別推薦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