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南加州華人會計師協會舉辦的稅務講座,有會計師詢問出席的中華民國銀行界高級主管,不少台僑為趨避向美國政府申報海外帳戶,刻意將在台灣各銀行開的帳戶轉至具地方色彩的農會或郵局金融部門,是否「保險」? 這名高級主管回應說,以他對台灣金融管理局的認識,台灣官方應會順從美國政府要求,責成監管的金融機構都遵守未來雙方簽訂的協議。
言下之意指即便是被台僑認為未在美國投資,不該受雙方未來簽訂協議束縛的地方金融機構,如台灣農會、郵局等,未來一樣有責任向有關方面申報美國人在該機構開設的「海外帳戶」。雖然這位人士不具台灣官方色彩,看法不代表官方,仍在會後引起會計師及民眾熱烈討論。
會計師施啟祥說,美國政府根據國會2010年通過的肥咖條款,即「外國財務資產帳戶稅務遵守法案」(Foreign Account Tax Compliance Act,簡稱肥咖條款),規定美國人在海外的財務資產帳戶須申報,並要求在美國有投資的海外金融機構在2014年前須與美國政府簽約,同意提供符合財務標準的美國人客戶帳戶資料給美國政府,否則銀行在美投資孳生利息或收入等,將被預扣30%。
而美國根據該法案已與多國簽署協議,從各種跡象看來,相關協議有兩種模式。一種是海外財務機構直接與美國國稅局簽約,並由當地政府立法配合。另一種是不直接與國稅局簽約,但會將美國人帳戶資料報給當地政府,由政府將資料轉給美國政府。
施啟祥說,目前看來,台灣與美國是採第二種模式。但地方色彩強烈的金融組織是否會包括在須遵守雙方未來簽訂的協議內,就看台灣政府如何談判。
會計師林清吉則認為,台灣金融機構即使在美未設分行,一樣會在美購買股票或債券等。即便是農會、郵政總局等地方金融組織也不例外。因此他認為,若有符合申報要求的海外帳戶,最明智之道還是照實申報。
資料來源 : Worldjournal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