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乃人生大事,無人能迴避。華爾街日報理財專家認為,身患絕症的人在做財務準備,以獲得對自己和家人最有利的結果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與家人討論財務問題。先鋒集團諮詢服務部門的主管凱琳.里斯說,突患重病時,注意力很難集中在家庭財務上,如她篩檢時查出乳癌,為控制癌症而切除了雙乳,但「我和其他病患一樣,與丈夫討論了上百個各種問題後,才談到財務問題。不是因為我有錢,而是擔心孩子」。
重症患者面臨的重要而實際的問題,就是需要多少生活費和醫療費。因受疾病影響,今後可能無法繼續工作,因此要準備好隨時可用的資金,在投資上考慮低風險的投資,以滿足六個月到兩年的需要,而不是普通人三到六個月的應急準備。理財專家說,準備六個月到兩年的資金,許多人需賣掉部分長期投資。
二,出售資產要有策略。支付費用若需賣掉證券,應考慮先賣哪些證券,應避免賣掉401(k)退休帳戶和傳統個人退休帳戶(IRA)的資金。若從稅前收入的退休帳戶提取資金,可能要以一般收入納稅,再加上減少提撥款,算起來稅率可能超過40%。提取退休帳戶時如不滿59 歲半,還將面臨10%的罰款。但在一般課稅帳戶,增值部份的稅率是按較低的資本利得稅率計算,而且沒有罰款。
提前支取稅後資金的羅斯(Roth)退休帳戶,在納稅上也比從稅前的401(k)帳戶和傳統退休帳戶支取划算。保持羅斯退休帳戶五年以上和年滿59歲半的人,提取時可免稅。但不到59歲半的人若只提取本金,而不提取利息,也不會遇到課稅和罰款。
三,近期財務安排宜保守。如果把長期投資轉為短期支出,這筆錢要放在較保守的投資上。理財顧問常把這部分錢分為現金和回報較好的投資,如短期債券指數基金等,或是放在收益率較高的貨幣市場儲蓄帳戶。專家建議,把長期投資轉為短期投資,應先賣掉股票,因為股票的風險大於債券。
投資顧問史特拉頓說,他的一位客戶罹患腦瘤,是家裡唯一的經濟支柱,就協助他重新安排了傳統退休帳戶,以便既保住本金,也有資金支付醫療費。帳戶中的股票原來占60%,現已沒有任何股票。
康州RDM金融集團公司執行長韋納說﹕「追求投資收益時定要三思。」他建議,在貨幣市場基金和銀行帳戶中,要保持可滿足兩年需要的現金。如是為了今後三到五年的需要,可考慮購買不受約束的債券基金,這種基金多投資於任何型態的證券,旨在利率升高時還能創造收益。
四,為家人的未來投資。身患絕症的人,可能會在安排了看護費和近期費用之後,還要考慮為家人的未來而投資。
摩根史坦利公司的投資管理分析師史特德利說﹕「家庭資產要照顧到兩方面的需要,即近期支出和長期需要。」在長期需要上,必須要有股票、債券和現金的組合。
新澤西州的宏觀顧問公司理財師科塔佐說,身患不治之症的人可考慮購買附有死亡給付的延後變動年金 (deferred variable annuity),買主身後,一般說來,受益人領取的金額,至少不低於最初的投資。
買主百年後受益的投資,是風險較大的長期投資,但倖存者的儲蓄不會受損。
五,身後財產的管理。Ayco公司帳戶經理米歇爾說,重症病患除了投資選擇外,還要考慮基本的財務管理。如在財務文件上,要保證各位受益人的姓名正確;退休帳戶和壽險的收入都安排了受益人,並不受遺囑約束;簽署授權委託書,以委託某人處理個人的帳戶等事宜。
專家建議,還要與遺產律師洽商,以保證遺產文件的安排妥當和有效,並跟會計師和理財師諮詢,以保證盡可能少地納稅。
資料來源:世界新聞網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