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成年子女 留意稅務規劃

來源:華人工商編輯 時間:11/05/2013 瀏覽: 3086

對在景氣不佳時期畢業的大學生而言,找到一份理想工作,有能力自己支付租金與償還學生貸款,可能並非一件容易的事。許多千禧世代(或稱回力鏢世代)的年輕人,皆因無力自給而選擇搬回家跟父母同住。

不少年輕人雖在外租屋而住,但或因找不到理想工作、就讀研究所或從事無薪實習工作,依然接受雙親的資金援助。

由全美財務教育基金贊助的一份Harris Interactive民調顯示,2011年全美有近六成父母,仍為已從大學畢業的成年子女提供財務援助。

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指出,部分父母可能視協助成年子女為一項義務,但他們每年支援金額若超過1萬4000元,可能得從稅務角度預作規劃。

德拉瓦州財富管理公司Lau Associates資深顧問彼得森說,「很多父母認為,子女有難,自己理應資助他們。但父母資助的金額若達一定規模,可能會被國稅局視為贈與類別」。

伊利諾州Piershale金融集團總裁皮爾蕭也說,「你的孩子是否搬回家住或在家裡吃飯,不致引發國稅局關注。但假使你給了他們一大筆錢,國稅局會感興趣」。

依法令規定,個人每年可贈款給任何人,但每人受贈金額不能超過1萬4000元,否則就會面臨贈與稅金。舉例而言,已婚夫婦可同時贈款給一名子女,兩人合計可給2萬8000元,但單親或單身者想贈款給特定人士,每年最多只能給1萬4000元。

另外,國稅局也提供525萬元的終生贈與免稅額度,個人在一生當中可分批贈與,抑或以遺產形式一次轉贈。對多數人而言,即使對特定人士每年贈與超過1萬4000元,必須提交國稅局709表格,但也會因為未滿終生贈與免稅額度,而不致被課聯邦贈與稅金。

不過,假使你不幸被國稅局查稅,且被查到給出超額贈款而沒有申報,可能引來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

舉例來說,當你的家族事業被國稅局查稅,跟該事業有關的個人可能都會受到牽連。賓州薩斯奇哈那大學會計學教授戴維斯說,「國稅局若發現兒子收到老爸給的2萬5000元支票,可能會想知道細節」。

他指出,父母若跟子女有雇傭關係,可以按子女工作時數給予合理薪資,父母當然也可以為年幼孩子安排家務,並給予適當金額作為獎勵。不過,只要牽涉的金額超過一定水平,可能就會觸發國稅局警鈴。

除了直接給予金錢,父母也可以透過其他方式給予協助。譬如,父母可直接為子女支付醫療費用或醫療保險的保費,且不必申報贈與稅。

學費也是免課聯邦贈與稅金的項目,因此父母也可以為子女支付進修學費,但必須留意的是,該筆金額需由父母直接付給學校,而不能把錢給子女再由他們支付。

有些富裕的祖父母也透過這種方式贈款給孫兒,從而避免超過525萬元上限的遺產被課稅金。

在某些情況之下,父母也可以藉由為成年子女支付學費,將子女繼續申報為被撫養人,以享受美國機會減稅優惠(American Opportunity Tax Credit)等教育稅務優惠。

不過,並非所有在學的成年人都可被父母申報為被撫養人。譬如,一名已婚且跟配偶共同報稅的半職學生,2013年年收入超過3900元,就不能再被申報為被撫養人。

另外,父母贈款給子女的時候,也應留意贈與跟遺產稅的規定因州而異。彼得森建議,個人在預作這方面規劃的時候,可向州內專業人士尋求諮詢。「現在仍有部分州的州遺產稅上限僅60萬元,做規劃時得同時考慮聯邦與州的規定。」


資料來源:worldjournal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