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髮是現代人常用的整髮項目之一,但染髮劑被報告含有可能致癌的化學物,標榜植物染髮劑果真安全無虞?如何分辨和正確使用將是民眾拒絕染出傷害的關鍵。
隨著染髮已成為現代人經常使用的整髮項目,對想自行選購染髮劑的民眾而言,在坊間眾多染髮劑中,到底該如何選擇?確實令人困擾。提醒你,無論選購何種染髮劑,在使用前,務必先做皮膚測試,以免出現未知的過敏反應。
要領一:當心成分與濃度
可做為染髮的原料很多,但市售染髮劑多以化學物質組合為大宗,因為成分比例不同,作用和效果也不相同,民眾可依需求自行選用。需提醒民眾留意的是,有些化學成分(例如對苯二胺、過氧化氫以及酚類化合物等)若含量過高又
長期使用,將對健康造成傷害。
針對民眾憂心的對苯二胺( P a r a -Phenylenediamine, PPD)是否致癌?財團法人尹書田紀念醫院副院長暨醫學美容中心主任曾興隆表示,PPD在動物試驗中,若經口餵食後確實顯示可能導致癌症(例如泌尿道、腎臟、肝臟、皮
膚等);但經由皮膚的試驗仍未有明確的結果。
台灣大學醫學院皮膚部助理教授暨皮膚過敏及免疫科主任蔡呈芳也指出,國際公認的癌症研究機構認定的致癌物質很多,如鎳、鋁、醃製物、紫外線等, PPD至今仍未列為確定致癌物,主要是研究結果仍然分歧。
染髮劑引發過敏的事件國內外層出不窮,雖然德、法、瑞典等國家已立法禁止染髮劑使用PPD,但美、日及多數歐洲國家尚准許PPD為染髮劑原料。衛生署為顧及國人健康,將染髮劑歸類在含藥化品,受其規範。值得注意的是:衛生署明定染髮劑之PPD濃度不得超過4.0%。
要領二:注意植物染劑的陷阱
在PPD等化學染髮成分導致過敏的風險威脅下,標榜植物成分的染髮劑成為業者行銷及民眾選用的新寵。但日前消基會針對市售標榜植物染髮劑進行抽驗時,卻發現含有化學染髮成分。
蔡呈芳表示,有些植物本來就是很好的天然染料,只是用在染髮上,純植物染髮劑所染出的髮色會有較為枯黃的問題,就染髮效果來說會比較差,所以植物染髮劑通常會添加其他物質來幫助色彩艷麗,尤其單純植物染髮劑是沒辦法讓白
髮呈現自然的黑髮。
要領三:釐清品牌與價格的迷思
至於染髮劑的價格與品質是否有對等的關係,曾興隆與蔡呈芳不約而同表示,與其相信貴就是好,不如選購由國際大廠製造或有口碑的公司之染髮劑。
曾興隆說,合法登記的市售染髮劑含PPD量理應符合衛生署規定,但仍有民眾使用後產生過敏症狀,例如,皮膚紅腫、發癢,甚至產生濕疹,主要是因為大約1∼4%的人會對PPD過敏,所以萬一使用後有問題或爭議,大公司才有售後服務和完善理賠。
要領四:確認完整標示來把關
避免購買來路不明或標示不清的染髮劑也是拒絕染出問題的方法之一。民眾在選購時一定要看清產品是否有完整的外包裝跟瓶身,並進一步檢查產品標示的完整性,如成分(主要成分及含量)、製造廠或代理商的名稱及地址、出廠日期
或批號、保存期限、衛生署許可字號(此字號可於衛生署網站查證是否屬實),以及用途、用法等,最後還得依產品說明正確使用才有保障。
染劑顏色露端倪
事實上,染髮劑的顏色可能透露PPD含量的多寡。蔡呈芳解釋:「顏色越深,例如黑色、褐色等較深的顏色,越需要PPD來幫忙著色,所以銀髮族染黑或者喜歡染深色髮絲的民眾,很難買到不含PPD成分的染髮劑。」
另外,染髮劑大致上可分永久染劑和非永久染劑,PPD本身是一種持久性的染劑,理論上添加PPD的染髮劑皆屬永久染劑, 但頭髮顏色會隨著洗髮次數、保養方式與生活型態等因素干擾而褪色或變色。
健康染髮6訣竅
蔡呈芳提醒民眾還要留意染髮過程,他說:「染髮劑若誤觸頭皮,其成分會經由頭皮吸收進入人體內,所以染髮過程一定要小心只塗抹在頭髮上,並建議在染髮前後大量喝水及排尿。」
染髮之前的皮膚敏感測試,則是因為過敏的發生必須再次接觸才可得知,所以民眾切勿因麻煩而省略。總之,要想染出美麗髮絲又不傷害健康,蔡呈芳提醒民眾,染髮前務必記得以下叮嚀:
1.勿用來路不明或未經衛生署核可的染髮劑,並儘可能選購大廠製造的染髮用品。
2.依照染髮劑的標籤、仿單或包裝上加刊的使用注意事項,如染髮前先做皮膚試驗、染髮時戴手套等。
3.染髮前後大量喝水並於染髮後排尿,勿在空氣不流通的密閉空間進行染髮。
4.染髮時不要加熱以避免染劑過量吸收。
5.每次染髮至少間隔1∼3個月以上。
6.頭皮受傷或有傷口時應避免進行染髮。
撰文:王心妏 諮詢對象:財團法人尹書田紀念醫院副院長暨醫學美容中心主任曾興隆、台灣大學醫學院皮膚部助理教授暨皮膚過敏及免疫科主任蔡呈芳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