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高利率與高地產税」之外
為何屋主選擇惜售不賣?
「房價問題不只是在於需求端疲軟,而在於房源供應端疲軟。」
唐冠軍說:「一個人想要買房或賣房的原因有數十種,不是只有考慮利率、房價、地產税、月供款、學區、治安、工作、交通、天氣、地段、格局、新舊、年份等。」
高通膨和令人失望的經濟成長,讓人回想起1970年代,當時通膨高漲,導致聯準會升息。而抑制通膨的措施推高了房地產開發商的借貸成本,最終削弱了購屋者的購買力。
結果,1970年房市陷入停滯成為「滯脹的代名詞」;這是一種以「高通膨、成長疲軟和就業疲軟為特徵」的經濟周期,導致「經濟成長停滯」。
雖然這些趨勢聽來很熟悉,但2024年目前的房市仍具韌性,更別說強勁的就業成長了。如今的主要問題是「房源庫存」不足。
First American首席經濟學家佛萊明表示:「商品供鏈受到限制,從而導致通貨膨脹。但我不認為我們正處於滯脹之中。」,「問題不在於需求疲軟,而在於供應疲軟。」
前聯準會經濟學家、New Century
Advisors, LLC首席經濟學家薩姆(Claudia Sahm)同意這種觀點,「這不是滯脹。我們仍在與通貨膨脹持續鬥爭,人們認為所有商品都在漲價。」
在房市,由於十多年來的建設不足,庫存疲軟是疫情前就存在的問題。當利率跌至歷史低點時,湧入市場的買家卻遇到了庫存稀缺的情況。因而導致搶房競購戰,瘋狂的買家寧可放棄檢查房屋的要求,以更快完成交易,某些熱門市場的房價攀升至創紀錄水平。
疫情期間,隨著房主們靜下心來專注於以較低利率進行再融資,建商開始大量增加房屋供應。截至2024年3月,雖然有47.7萬套處於不同開發階段的新單戶住宅可供新買家購買,然而而現單戶住宅在需求量是為740萬套以上。
Realtor.com發現,與新屋年供應的數量90萬套相比,美國每年仍缺少650萬套單戶住宅。
根據全國住宅建築商協會(NAHB)提供的數據,總體而言,新建案大約占當月市場庫存的三分之一,遠高於12%的平均水平。
然而,即便如此,整體庫存仍然緊張。雖然建商負責目前的大部分庫存,但供應不足也是由現任屋主造成的,因他們不想放棄超低的貸款利率( 2% - 2.5%)。
當屋主不想放棄他們目前低利率的抵押貸款時,他們可能選擇留在現有房屋而不搬家,這種情況在房地產市場上並不罕見。房地產市場中,屋主選擇不出售自己的房子可能有多種原因,除了高利率和高地產稅之外,還包括:以下是56種具體例子來說明這種情況:
15. 歷史價值:有些房產可能具有歷史或文化價值,屋主可能因為房子的獨特性和保存歷史的重要性而選擇保留。
16. 等待市場恢復:在房地產市場經歷低迷期後,屋主可能會等待市場恢復,希望在市場狀況更有利時出售,從而獲得更好的銷售價格。
17. 避免搬遷麻煩:搬家是一個費時且經常引發壓力的過程。對於不願意面對整理、打包和遷移的困擾的屋主來說,留在現有房屋中可能是一個更吸引人的選擇。
18. 租賃市場強勁:在租金收益高的區域,即使屋主自己不住在那裡,他們也可能選擇保留房產以獲得穩定的租金收入。
19. 政策或規劃變更:地方政府的新政策或規劃,如地區重新開發計劃或交通設施改善,可能使屋主預見到未來房產價值的增長,因此選擇持有。
20. 替代投資機會不足:在當前經濟環境下,如果其他投資渠道的回報不佳,屋主可能認為持有房產是相對安全和有利的選擇。
21. 期待政策優惠:屋主可能期待未來會有減稅或其他政府激勵措施,例如翻新補助或能源效率改善補助,因此選擇等待更有利的條件來出售房屋。
22. 保險金額考量:有時屋主的房產已被保險公司評估為高風險區域(如洪水、地震區),可能因此遭受保險費上漲,屋主可能會選擇持有,直到找到合適的保險方案再考慮出售。
23. 避免短期資本利得稅:如果房產持有時間不夠長,出售可能會引發較高的短期資本利得稅。屋主可能會等待足夠的持有期以適用更低的長期資本利得稅率。
24. 個人健康或生活狀況:屋主的健康狀況或個人生活變化也可能影響出售決策。例如,如果屋主面臨健康問題,他們可能不願意在此時進行搬遷。
25. 地產市場局部波動:在某些地區,房地產市場可能經歷局部的波動。屋主如果認為目前市場波動不利於出售,可能選擇持有等待更好的時機。
26. 繼承問題:在有繼承或家族財產分配的情況下,決定是否出售房產可能需要更多家庭成員的共識,這種情況下屋主可能選擇暫時不出售,直到所有相關事宜得到妥善解決。
27. 社區發展與改進:屋主觀察到所在社區有正在進行或計劃中的發展項目,如新學校、醫院或商業設施的建設,這可能使他們預見到未來生活質量的提升和房產價值的增加,因此選擇持有房產。
28. 文化與歷史保存:對於位於具有重要文化或歷史意義的區域的房產,屋主可能因為個人對該地區的情感依戀或保存意願,選擇不出售。
29. 等待退休或其他生活里程碑:有些屋主可能計劃在達到某個生活里程碑,如退休後再出售房屋,使用出售房產所得來資助退休生活或其他大型支出。
30. 對未來市場不確定的擔憂:由於經濟或政治因素的不確定性,屋主可能擔心未來房地產市場的不穩定,選擇在更穩定或預測性更強的時期出售。
31. 環保理由:對於致力於環保的屋主,他們可能更傾向於在房屋中實施可持續生活方式或環保改造,並選擇在這些改進達到預期效果後再考慮出售。
32. 等待適合的買家:屋主可能在尋找特定類型的買家,例如那些會繼續維護房產特有特性或願意繼續屋主的業務(如農場或其他家庭企業)的人。
33. 家族業務:對於家中有家族企業的屋主來說,保持房產可能與家族業務的操作密切相關,例如家族農場或家庭經營的商店。這類房產的地理位置和實用性對於業務的成功至關重要。
34. 法律或繼承糾紛:有時,房產可能涉及未解決的法律或繼承糾紛,這使得屋主在問題解決前無法出售。
35. 對當地市場的忠誠:部分屋主可能出於對當地市場的忠誠而選擇不賣,他們不希望房產落入僅看重投資回報的買家手中,而是更願意房子保持在社區內或賣給將其視為家的買家。
36. 心理價位未達:屋主可能有一個心理價位,如果市場價格達不到這個價位,他們寧願不賣。這種情況常見於對房產特別有感情或認為房產具有獨特價值的屋主。
37. 地理隔離或獨特性:位於偏遠或具有獨特自然景觀的房產,如海景或山景房產,可能因為其獨特位置而更難找到適合的買家,屋主因此選擇持有。
38. 教育資源:居住在優質教育資源附近,尤其是名校區,是許多家庭選擇不出售房產的重要原因。他們可能計劃讓孩子在這些學區完成整個學業過程。
39. 社區活動的參與:對於那些積極參與社區活動的屋主,他們的社區角色可能是他們不願意搬走的重要原因。他們可能擔任社區組織的領導者或活躍成員,與鄰里建立了深厚的連結。
40. 環境保護區域:屋主的房產若位於環境保護區或生態敏感區,可能面臨嚴格的出售和開發限制。因環保法規的限制,這些房產不易出售,屋主選擇持有。
41. 等待城市規劃實施:屋主可能知道未來的城市規劃會增加其房產的價值,例如新的公共交通系統或商業區的建設。因此,他們選擇等待這些計劃實施後再出售,以獲得更高的回報。
42. 文化遺產保護:在一些地區,房產可能被指定為文化遺產地,屋主對於保護和維護這些房產的文化和歷史價值感到自豪,選擇不出售以保留其文化身份。
43. 專業評估建議:屋主可能根據專業人士,如房地產評估師或經紀人的建議,認為現在不是賣出的最佳時機,因此選擇等待市場條件改善。
44. 醫療服務存取:對於需要特定醫療支持的屋主,他們的住所附近可能有提供必需醫療服務的設施。這種便利使得屋主選擇繼續居住在現有房產,而不考慮出售。
45. 節慶與傳統:對於一些家庭來說,房產不僅是住宿的地方,也是家族節慶和傳統活動的舉行地。這種情感和文化的連結使得屋主不願出售這些充滿回憶的房產。
46. 可再生能源投資:屋主可能在房產上進行了可再生能源的投資,例如安裝太陽能板或風力發電裝置。這種綠色投資不僅環保,還可能帶來長期節能的經濟效益,使得屋主選擇留住房產以持續受益。
47. 房屋特殊設計或定制:有些房產因為擁有特殊設計或定制改造,如無障礙設施或特殊藝術裝飾,對屋主具有特別的意義,這些特色可能難以在其他房產中找到對等的替代,因此屋主更願意保留這些房產。
48. 法律變更或規範期待:屋主可能正在等待法律或規範的變更,這些變更可能會對房產的價值或出售條件有正面的影響。例如,新的租賃法或建築規範可能會使房產更具吸引力。
49. 長期社區計劃:在某些情況下,屋主可能是社區發展計劃的一部分,這些計劃旨在改善整個區域的居住環境或增加公共設施。這種參與感和未來的期待可能使屋主選擇不出售。
50. 情感安全感:房子對許多人來說不僅是一個居住的空間,更是一個提供情感安全感的避風港。對於那些在家中有著深厚情感投入的屋主來說,出售房屋意味著失去一個情感依靠。
51. 未來基礎設施計劃:屋主可能知道未來將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如新的交通網絡(地鐵站、高速公路)或重要公共設施(如公園、醫院)的規劃,這些將顯著提升地區價值。
52. 教育資源的改善:居住在頂尖學校附近是許多家庭選擇保留房產的原因,尤其當當地教育資源有望進一步改善時,如名校擴建或新學校的建立。
53. 城市再生計劃:某些城市或區域可能進行再生或再發展計劃,屋主預見到這將提升居住品質和房產價值,因此選擇等待再發展成果實現後再考慮出售。
54. 個人生活規劃:屋主的個人生活規劃,如計劃在現有房產退休或變更生活方式,也會影響其出售房產的決策。
55. 遺留給下一代:許多屋主希望將房產遺留給子女或後代,作為家族資產的一部分,這種長遠的規劃使他們選擇不在市場上出售房產。
56. 房產獨特性:若房產具有特殊的歷史、建築或地理特徵,屋主可能因為這些獨特性而更傾向於保留房產,尤其當這些特性對其具有重要的情感價值時。
從以上這些因素展示了屋主在考慮是否出售房產時,會受到很多不同層面的影響,包括經濟利益、個人情感、家庭需求、社會變遷以及對未來的預期。每個原因都反映了房產持有人的深思熟慮和多元考量。
唐冠軍說:「一個人想要買房或賣房的原因有數十種,不是只有考慮利率、房價、地產税、月供款、學區、治安、工作、交通、天氣、地段、格局、新舊、年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