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換簡體 商家登錄

【地产】2025年 川普的諸多政策 會造成全球經濟衰嗎? | 唐冠軍地產投資專家

04/07/2025     唐冠軍房地產投資理財專家

川普在2025年實施的主要政策中,最可能導致全球經濟衰退的關鍵政策,依據其直接或間接造成的經濟連鎖效應,逐一分析:

 

 會造成全球經濟衰退的核心政策分析

1️. 面性關稅政策(10% 基準 + 額外懲罰性關稅

為何是高風險政策?

  • 對所有進口商品加徵 10% 關稅,對中、歐、台、日等加徵 20–34% 額外關稅。
  • 導致貿易戰升級、供應鏈斷裂、全球物價上漲。

可能造成的後果:

  • 全球製造成本上升,通膨擴散消費萎縮。
  • 報復性關稅貿易量大減,全球經濟同步放緩。
  • 金融市場動盪(股市、外匯、資本流動受衝擊)。

 歷史對照:類似於1930年代美國「史穆特-霍利關稅法案」,被認為加速了大蕭條。

2️. 大規模驅逐無證移民與邊境政策

為何是風險政策?

  • 擬投入1750億美元強化邊境與驅逐非法移民。
  • 建築、農業、物流等產業高度依賴移民勞動力。

可能造成的後果:

  • 美國內部勞動力短缺 + 成本上升,推高通膨。
  • 供應鏈效率降低、建案延誤,房價與生活成本受影響。
  • 若移民政策影響跨境貿易與人才交流,對全球企業營運與人才市場構成威脅。

加乘效應:與關稅政策同時進行通膨與成本壓力雙升。

 

3️. 能源政策:放寬環保限制、擴大化石燃料

為何是風險政策?

  • 取消綠能補助與環保管制,全面支持化石燃料(油、煤、天然氣)。
  • 減少對可再生能源與氣候轉型的投資與合作。

可能造成的後果:

  • 全球氣候目標受挫,引發歐洲、亞洲國家反制措施。
  • 綠能產業(如電動車、太陽能)受政策壓力,打擊新興產業投資信心。
  • 恐提高能源價格波動與區域能源依賴。

全球影響:牴觸歐盟與多國碳邊境調整機制,導致新一波關稅衝突。

 

4️. 對國際組織與條約的退出

為何具有潛在衰退風險?

  • 退出《巴黎協定》、WHO、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等多邊架構。
  • 減弱全球合作力,尤其是在健康危機、環境災難或金融風暴時的協調應對。

可能造成的後果:

  • 加劇地緣政治不安,全球投資信心下降。
  • 出口依存高的開發中國家(如東南亞、非洲)失去穩定市場與援助機制。
  • 全球資金轉向風險資產避險,導致發展中國家資本外逃。

 

5️. 北約與軍事支出立場動搖盟友信任

為何會波及經濟?

  • 川普威脅停止對未達軍費標準的北約成員國提供軍事支援。
  • 若地緣安全局勢惡化(如歐洲、亞洲),將擾亂能源、貿易航運等。

可能造成的後果:

  • 引發全球資金避險潮,造成股匯債市波動。
  • 國防開支增加壓縮各國財政空間,拖累社福與基礎建設支出。
  • 區域動盪導致跨國企業投資撤離。

 

二、結論:哪些川普政策對全球經濟衰退影響最大?

政策名稱

全球影響力

對全球衰退的風險

全面關稅戰

★★★★★

極高(貿易鏈斷裂、消費衰退)

大規模驅逐移民

★★★★☆

  (勞力與通膨壓力)

能源政策倒退

★★★★☆

  (破壞氣候轉型與產業信心)

多邊合作退出

★★★☆☆

中高(減弱全球應對能力)

北約立場鬆動

★★★☆☆

  (地緣風險傳導經濟)

 


以上這些政策對台灣、中國、美國房市股市各自會有何影響?

當川普政府在2025年實施包括「全面關稅」、「驅逐移民」、「能源政策逆轉」等一系列政策時,不只對全球經濟產生深遠影響,也直接或間接衝擊到台灣、中國與美國三地的股市與房地產市場。

以下為各地區受影響的詳細分析:

 

 一、對美國:股市與房市的雙重壓力與轉機

【對美國股市影響】

負面因素:

1.     貿易戰升級科技、製造、消費股重挫

o    蘋果、特斯拉等依賴全球供應鏈的公司將面臨成本上升。

o    通膨壓力使消費類股獲利下降。

2.     股市劇烈波動與信心下滑

o    關稅消息公布後,S&P500、道瓊均大跌超過5%,兩日蒸發市值約6.6兆美元。

3.     金融、房地產股下滑

o    因市場預期經濟衰退,銀行獲利減弱,建商面臨原料與勞力雙重成本壓力。

潛在利多:

  • 國防、基建、能源類股受川普扶持,可能短期抗跌甚至逆勢上漲。
  • 若後續推出財政刺激,可能提供短線反彈契機。

 

【對美國房市影響】

負面因素:

1.     建築成本大增(原料+人工)

o    關稅提高鋼材、木材等價格。

o    驅逐移民導致建築工人短缺。

o    平均新建住宅成本增加約$9,200NAHB 估)。

2.     購屋能力下降

o    通膨升高利率升貸款壓力加大。

o    若經濟衰退,消費信心將下滑房市成交量萎縮。

3.     特定城市恐提前修正

o    如洛杉磯、紐約、邁阿密等外來移民多、生活成本高的地區將首當其衝。

 

二、對中國:出口、製造與消費三面受限

【對中國股市影響】

負面因素:

1.     出口壓力劇增

o    對美出口商品平均關稅高達34%,重創電子、機械、家電類股。

o    影響最劇:如比亞迪、海康威視、富士康供應鏈公司。

2.     人民幣貶值壓力 + 外資撤離風險

o    為維穩出口,中國可能容許人民幣貶值,導致資金流出。

3.     科技與跨境平台股重挫

o    阿里巴巴、拼多多、Shein等平台因「低價小包免稅」被取消而受衝擊。

潛在利多:

  • 若中國政府實施「大規模內需刺激政策」,有機會支撐內需型產業如新能源、醫療、國產半導體。

 

【對中國房市影響】

負面因素:

1.     出口與產業鏈下滑地方政府收入萎縮

o    土地出讓收入減少,房地產作為地方融資平台將更困難。

2.     一線城市投資需求減弱

o    外資與外貿企業縮手,抑制高房價區域的買盤。

3.     房企信用風險升高

o    龐大民企房地產企業(如碧桂園)在融資與債務壓力下風險加劇。

 

三、對台灣:出口受創、股市下修、房市轉冷

對台灣股市影響】

負面因素:

1.     電子業受波及最大

o    台灣出口依賴美中市場,尤其是半導體產業(如台積電、聯發科)。

o    關稅打擊全球終端需求,影響供應鏈信心。

2.     中小型股波動加劇

o    傳產出口股如工具機、汽車零組件因中美雙邊壓力而調整。

3.     外資減碼台股

o    若美國升息、避險資金撤離新興市場,台股易受影響。

潛在利多:

  • 若全球轉向「非中供應鏈」,台灣將成為「轉單受惠國」之一,長線看好伺服器、AI、先進封裝等供應鏈。

 

對台灣房市影響】

負面因素:

1.     出口減緩 + 台幣匯率波動

o    企業獲利下修房地產投資轉保守。

2.     高房價區域成交轉冷

o    尤其新竹、台中因科技業受波動,買氣下滑風險高。

3.     海外買盤暫緩

o    台灣吸引部分華人與東南亞資金,若全球風險升溫買盤觀望。

潛在利多:

  • 若央行維持利率穩定 + 國內民間資金過剩,仍可能支撐特定學區、蛋黃區房價抗跌。

 

總結 比較表

地區

股市影響

房市影響

最脆弱產業

🇺🇸 美國

通膨+關稅打擊,股市劇烈震盪

建材上漲+利率上升,房市轉冷

科技、消費、建築

🇨🇳 中國

出口縮水+平台股受創

地方財政惡化、信貸壓力大

出口製造、地產金融

🇹🇼 台灣

外資撤離+電子股波動

投資遲疑+出口降溫

半導體、機械出口股

 

總結:

「危機就是轉機,要先充實自己,事前做好萬全準備。面對危機或面對全球經濟衰時不要怕,這時你要掌握可貴商機、運用難得機會,只要你能信心十足、深度學習、高瞻遠矚、立定志向、奮發努力,膽大前進、正確理財,在精準投資之下,最後的勝利一定屬於你。」

把此文章分享到:

關於 唐冠軍房地產投資理財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