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是最受中國千萬以上財富人群青睞的移民目的地,相關數據顯示,在美國所有的投資移民項目中,來自中國的約佔75%,比世界上所有其他國家的投資者加起來還要多一倍。那麼,這些富裕的中國人來美國後如何管理他們的財產呢?
由於中美兩國在經濟與文化方面的差異,在理財方式上的區別也是相當明顯的。借鑒中美兩國不同的理財思路,可以更好地選擇理財的方式與產品,在美國安居樂業。
稅收
美國人比較重視稅收的作用,無論是投資股票和基金,還是買房和積累養老金,都會考慮到稅收的問題。
1 房產稅
如果你買房子是自己住,除了買房子當年的過戶費用一部分可以抵稅外,主要的抵稅項目是地產稅(Real Estate Tax)與貸款利息(Mortgage Interest)。
在美國購買房子後,你支付的貸款利息可以從個人所得稅中扣除。這是政府為了鼓勵民眾自購房屋的優惠政策。美國的稅賦比較重,如果你年薪五萬,購買價值四十萬左右的房屋,貸款三十萬,每月要支付貸款約一千八百元,其中利息平均一千五百塊,一年是一萬八千塊,在年終報稅時,扣除一萬八千塊的利息,你的報稅基數就降低為三萬二千,節省了很多。因此,租房不如買房,買房必定會使用按揭就是這個道理。
2 股票稅
美國個人所得稅中其中重要的一項申報就是股票稅(CAPITAL GAIN OR LOSE),它還包括黃金白銀的買賣、原材料期貨的買賣、股票和共同基金的分紅等等。
交納股票稅有一個嚴格的定義,股票的盈利以你賣出的價格高於你買進的價格為標準。如果你在當年12月31號之前,沒有賣出自己的股票,你的股票價格在股市上即便高於你買進時的價格,你的股票也不算盈利。更準確地說,你無需交納股票稅。
如果你的股票在當年12月31號或之前賣出時低於你買進時,你的股票便是虧損。虧損不但不用交納股票稅,而且可以從你的年薪中減去股票虧損的那一部分。舉簡單一例,如果你年薪六萬,股票虧損五千,你便以五萬五千年薪收入向聯邦政府報稅。因此,在拋售股票或基金時,美國人會首選虧損的股票先拋,充分享受稅收上的好處。
而在中國,想獲得稅收上的減免基本沒有可能,尤其是大量的工薪階層,工薪收入的所得稅是代扣代繳的,即便你股票虧得再多,也不會減你一分錢稅。當然,這也讓中國人可以放心大膽地做短線交易,因為股票交易不收資本利得稅,賺到的都是自己的。而在美國,資本利得是要納稅的,持有不超過1年的資產,資本利得稅的稅率要高於持有1年以上的資產,這也是為什麼做短線交易的美國人相對較少的原因。
消費
全球銀行卡普及率最高的當數美國。截至2011年,有超過六成的美國人擁有信用卡,平均每個持卡者擁有的信用卡數量更是高達7.3張。美國人早就把信用卡當成最主要的支付工具了,甚至越來越多的中、低收入家庭要依賴信用卡來維持生活。
而近幾年信用卡在中國的發展速度也相當迅猛,一些大城市居民的平均持卡數量已經達到了美國的平均水平。僑報網資料庫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第二季度末,中國累計發行銀行卡45.40億張。
與美國不同的是,大部分中國持卡人更傾向於一次性還清欠款,只享受免息期帶來的好處,而不支付高額的循環利息。而美國人中因為過度刷卡成為卡奴的比例要遠高於中國人。
在美國負債是一種本事,僑報網資料庫數據顯示,2013年第四季度,美國消費者負債規模增加2410億美元,創2007年第三季度以來最大季度增幅。美國人平均個人負債5萬3850元。
子女教育
中國人更願意在子女身上花錢,唸書要上最好的學校,還要參加各種各樣的補習班。子女教育支出已經成為中國城市家庭的主要經濟支出之一。調查顯示,中國城市家庭平均每年在子女教育方面的支出,佔家庭子女總支出的76.1%,佔家庭總支出的35.1%,佔家庭總收入的30.1%。
不僅如此,很多家長不僅會提供子女讀大學的費用,還會提供子女出國留學的費用。據美國《國際商業時報》報導,中國90%資產超過1億元的富人計劃將孩子送到國外,而擁有100萬美元以上的父母中,有85%願意送孩子出國接受教育。2013年底,在世界各地留學的中國學生人數為45萬。到2014年,送孩子出國留學的中國家庭達到50萬個。
《金融時報》稱,過去10年裡,中國留學生數量增加了3倍多,而且還在繼續增加,中下層家庭的增長尤為明顯。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的一份報告,2009年底,出身自中下層家庭的留學生僅佔總數的2%,但到2010年底,這一比例已上升至34%。
而美國的孩子大多在免費的公立學校接受12年義務教育,到了大學階段,學費和生活費的來源也不完全是家長,獎學金和教育貸款成為了支持大學學習的重要資金來源。
美國的文化比較崇尚孩子18歲以後自己在社會闖蕩,盡量減少家庭的資助。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大學生習慣貸款付學費的原因。美國助學貸款目前已超過1萬億美元,有71%的美國大學畢業生是依靠貸款完成學業的,人均借貸2 .94萬美元。
購房
雖然買房並不難,但35歲以下的美國人,房屋擁有者僅佔了36.3%!美國年輕人經濟獨立,沒有來自父母的資助。同時也不怎麼存錢,因為觀念不同,而且要還各種貸款,加上近幾年經濟發展緩慢,很多年輕人根本就沒有什麼結餘。而那些能存下錢的人,也不一定就這麼早想買房安家。再加上投資種類繁多,買房容易養房難,還是租房各種省事,種種原因造成了美國年輕人買房的比率較低。
而在中國,父母為子女購房似乎變得越來越普遍。數據顯示,在對中國30歲以下年輕購房群體的調查中,84%表示父母一起出資買房,僅16%的人表示是靠自己買房,父母沒有提供資金。而在出資的人群中,有75%的人父母是提供首付,另有25%的人表示,父母給其全額付款。
在父母提供首付款的人群中,有62%的人表示父母提供全部首付,而其餘38%的人父母會提供一定的首付,但另一部分讓孩子自己出。首付出資在20萬~50萬元和50萬~100萬元的父母比例最多,各占到27%。
保險
美國人更願意把保險當成一種保障,因此他們在財產險、汽車險方面的投入較大,在人壽保險方面,他們更傾向於購買價格相對較便宜的定期壽險。而中國人則更多地把保險當成是一種生財的工具,能不能收回本金是最先要考慮的問題,因此,返本產品最受中國人的青睞。
從未來的趨勢看,中國人在藉鑑美國的現代金 融意識的同時,仍然保持著自己的文化傳統,如講究安居樂業、量入為出、重視子女教育等。如果我們能夠將兩種文化加以融合,一定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來源:僑報網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