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可負擔健保法全方位實施的2014年,可供大學生選擇的保險計劃更多。專家說,選購保險,一定要貨比三家。不要先被每月要付的保費嚇倒,直接就選擇較便宜的,更應關注的是共付額、自付額、就醫選擇的不同限制,以及需要付費的項目及百分比。低保費的背後,有可能是個並不便宜的交易。
跟隨父母的健保,是目前大學生最常用的方式,從2014年開始,就算子女本人有工作保險,他們仍可跟隨父母的健保。不過如果在外州上學,或在網外醫生處就醫,保費可能變高。這裡舉個例子:
賓州史瓦斯摩學院(Swarthmore College)的學生如新(Scoop Ruxin)去年因腫瘤感染四處尋醫。由於很難找到能及時診斷的網外醫生,如新最後求助急診室,但「共付額」100元。後來他又自費支付流感疫苗的費用,但這在他的家鄉麻州萊辛頓,應屬於保險覆蓋的範疇。
如新的父親鮑勃表示,即便有網外就醫的煩惱,如新也仍可跟隨家庭保險,更何況如新不會造成家庭保費上漲。但保險專家對此指出,有些雇主會按員工家眷的人頭計算保費。而且學生可能面臨費用較高的自付額(deductible)。
所以查看學校的保險計劃總有益處。尤其在新健保法實施後,這些保險計劃都在不斷完善。舉例而言,在今年1月1日當天或之後生效的保險,對於保險中的必要福利必須免除每年的保費上限。如今大學提供的絕大多數保險都是價格合理的不錯選擇。
加州大學和哈佛大學等30所「自保」(self-insure)大學不受聯邦健保法的約束。不過他們的健保市場較為完善。雖然有些仍有福利上限,但專家表示,很少有遭遇大病或意外的學生因此發愁或吃虧。
如果對學校和家庭的保險都不滿意,可嘗試通過代理購買個人保險。明年開始,在聯邦健保市場或各州獨立健保市場買保險的學生還能獲得補助,醫療補助也會擴大。
來源:worldjournal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