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分盜竊花樣百出警惕!

時間:09/14/2016 瀏覽: 3111

近年來身分盜竊案時有發生,類型也多種多樣,包括盜竊未成年人的社安號丶盜用醫療福利丶冒充他人身分申報退稅福利丶申請銀行或信用卡帳戶丶以及開設手機服務等,專門機構和網站提醒消費者要定期查看個人的帳單明細,有主動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意識,發現可疑帳目時,要及時跟銀行等機構聯絡和舉報。

根據商業內幕(Business Insider)網站,波士頓大學的報告顯示,身分盜竊案件一直呈上升趨勢,僅2015年就有1300萬人成為受害者,自2009年身分盜竊所損失的金額達到1120億元。目前身分被盜主要分六種:用未成年人的社安號來開銀行帳戶,申請信用卡和貸款;通過盜取的社安號來申請退稅福利;冒用受害者照片丶名字和其他個人信息在社交媒體上創建假帳戶;專門針對老年人下手來盜取個人和財物信息;還有詐騙者將受害者信息和其他虛假信息相融合,偽造出新的假身分;還有則是盜取受害者醫療信息,以享受受害者醫療福利來看病丶買藥等。

其中醫療福利被盜用案件近年來有暴增趨勢,全國廣播公司新聞網(NBC News)指出,2014年該類型案件就增加了22%。醫療身分被盜用案件通常案發後三個月才會被發現,還有30%的受害者根本就不知道身分是什麽時候被盜用的,而因為病人隱私法的保護,此類案件在調查時也比較複雜,受害者也要參與其中,有時對受害者來說,去證明自己沒有接受治療是件很麻煩的事情。

該報告提醒消費者要注意身分可能被盜用的信號,包括帳戶有不明轉帳丶最近都沒有收到銀行帳單丶用支票或信用卡支付時被拒收丶莫名收到追債公司電話丶收到自己從未使用過的醫療帳單丶收到有經濟往來或帳戶公司報告客戶數據被入侵丶盜用的通知。

該報告還建議消費者要有意識保護個人信息,只有在必要時才提供個人社安號;在自動櫃員機取錢或是電腦上輸入密碼時要懂得遮蓋和保護;每年查看一下信用報告看是否有可疑問題;電腦和手機的防毒軟體和裝置要經常更新;個人密碼設置上要花一些心思,最好還可以加額外的確認登陸步驟;廢棄的收據丶帳單丶個人信息要經常粉碎清理掉;不要隨意點開陌生的網路鏈接;在外使用無線網路時,盡量減少個人帳戶的交易活動;要求提供個人信息的網路促銷要格外小心丶定期備份個人信息。

專業網站也提醒消費者在發現銀行卡或信用卡被盜用之後,要馬上跟銀行聯絡,早做處理​​,這樣可以避免損失。根據富比世雜誌(Forbes)雜誌網站,許多身分盜竊案屬於帳戶暫時被盜用,用戶可以在帳戶上設置安全提示,這樣帳戶每次有交易活動時就會收到簡訊或電郵通知;每月檢查一遍銀行月結單,看是否有可疑扣款,特別是不常使用的信用卡;如果發現問題,應馬上向銀行舉報,一般等待和發現的時間越長,客戶可能自己要承擔的責任也就會增加。

近年來利用社安號等信息來冒領退稅福利案件也時有發生,根據國稅局(IRS)網站,如果消費者發現自己是身分盜竊的受害者,根據聯邦貿易委員會(FTC),受害者首先在identitytheft.gov向FTC提出申訴,通知三家主要信用記錄公司Equifax丶Experian和TransUnion在自己的信用紀錄上設定詐騙提醒;並聯絡自己的金融機構,關閉在未經本人同意下由身分盜用者開立或竄改的金融或信用帳戶。如果受害者確定自己的社安號遭到洩漏丶確定或懷疑自己成為稅務相關身分盜竊受害者時,應立即回覆國稅局通知,撥打提供的電話號碼,如果接獲指示,登陸IDVerify.irg.gov;如果因為社安號被重複報稅而電子報稅被拒,則填寫國稅局14039表,即身分盜竊宣誓書,印出後附在稅表上,按照指示寄出;繼續繳稅及報稅,即使必須使用紙版表格。

聯邦貿易委員會網站還指出,有一些不法分子盜用受害者信息到電話公司開設新帳戶或是獲取新手機,導致受害者負債累累而被迫停機;此類型案件從2013年至2016年,從1038件增加至2658件,建議消費者最好給手機帳戶設置密碼,平時也要注意保護好個人信息,防範釣魚電郵,不要隨意點開陌生鏈接;如果手機突然收不到訊號或顯示只能撥打緊急電話丶顯示沒有網路,要馬上聯絡電話公司,了解自己帳戶是否有被盜用現象。

來源:The House Club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特別推薦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