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stay,又叫家庭寄宿,指留學生(專題)住在當地人家,如果是小留學生,住家的家長一般就是留學生的監護人。這種住宿方式可以讓留學生很好地融入當地生活,練習英語、結交朋友。然而 ,很多中介找的當地人家卻讓小留學生苦不堪言。
中國學生爆料:煉獄般Homestay 我想逃!
“我的那個住家不許我晚上用燈,我天天用手機上的手電筒做作業,他們每天只讓我吃最差的方便麵。我放學還必須要洗碗掃地拖地刷馬桶撿他們家內衣,他們家很髒,餐桌下全部是他們的內褲和襪子,整個地板堆滿了垃圾,而且還是穿過的內褲。我做家務還有時間限制,我要晚上8點以後才可以掃地,因為他家孩子睡了,他們飯也吃得差不多了。我每個星期只可以洗一次衣服。而且過了那個時間不洗就沒得洗了。我必須用洗衣機洗內衣,他們說我手洗浪費他們家的水。“
房東臥室 每天如此
我一天晚上出去跑步,因為告訴的是住爸不是住媽,回來的時候被住媽罵的狗血噴頭。還不許我做作業,包括放學和雙休日,說是要融入家庭。每週三週日逼我去教堂待起碼5個小時,不許睡覺發呆必須聽神父講話還要參加youth group。不允許講一個中文,不可以和國內的朋友家人聯繫,不可以發脾氣,不可以和這裡的中國人講話。
我的中介主管每個月會安排旅遊,她會逼她所有的留學生去參加旅遊,他們收費很離譜啊,就是開車20分鐘到去看一個免費的博物館,問我們收80美金。 。
。 ”中國留學生小凱說,真沒想到會碰到這樣的美國家長。
同住泰國妹子的日記:我很害怕和住媽說話
中國留學生小凱在美國讀高中,住在由中介安排的Homestay,和她一起住的是個同校的泰國妹子,兩人一個屋,一進門就是上下舖,連書桌和櫃子都沒有,衣服全塞箱子裡,她倆睡上下舖,說是兩張床但就一條薄薄的被子,晚上睡覺只能靠多穿點睡衣。
小凱說,泰國妹子媽媽得了癌症,每週想和家里人多打幾次電話都被禁止,美國家長規定每兩個月只能和國內家長通一次電話,後來泰國妹子手機還被沒收了,她經常躲在房間哭,但敢怒不敢言。
後來沒住多久,這倆女孩向學校反映了自己的遭遇,學校老師和校長大為震驚,她們的一個副校長,打電話給美國這家中介破口大罵,說你們是怎麼審查的,真給我們美國人丟臉,後來查出來這家人以前因為虐待兒童被鄰居舉報過,最後政府給這戶人家發了警告。
學校副校長人倒很好,先把這兩孩子安排好,中國女孩小凱被安排在副校長自己家裡先住過度下,泰國女孩被安排在了學校一個美術老師家裡,後來學校幫兩人都找到了不錯的美國人家。
小留學生的Homestay 遭遇相似
上述案例屬於極端現象,我們這次採訪了10個在海外有過寄宿經驗,就是有過homestay,住在當地人家經驗的小伙伴,其中4個人說自己住的家庭都很不錯很有愛心,住媽和住爸經常帶自己去參加聚餐、活動,家庭氣氛和諧,鈕扣壞了美國家長還幫著補,總之相處很愉快。但這四個人要么在讀大學本科,要么是短期交流。剩餘六個同學,包括小凱,都是在國外讀高中,每個人前後都換了好幾戶人家,最多的換了5戶人家。
很有意思的是,這6個小伙伴雖然在不同國家、不同人家住,但吐槽的點都差不多:所有人的住家,都不是美國本土人,有菲律賓裔、西班牙裔、非洲裔還有墨西哥裔,家庭條件都相當一般,甚至非常摳門,為了省電要么規定洗澡時間,要么晚上不讓用電器,暖氣空調都會給你關掉。
他們平時都吃不飽吃不好,還有經常吃到過期食品的,美國家長經常不接送他們上下學。一般在國外讀高中,住當地人家,在和中介籤的協議裡,都會要求這戶人家負責你的安全,接送你上下學,和提供日常飲食的,房東家庭就是你的監護人,協議裡還會對寄宿的學生有要求,比如要積極和美國家長交流,打掃家裡衛生,參加社區活動等等,但當地人家大多不會對你有太多苛刻的要求,但像有些住家,比如剛才那個極端案例裡的,住家就會把家裡所有家務活都交給你。
有個在美國讀高中的小伙伴和我說,中國家長都會要求孩子在當地人家幫著干家務,人要勤快點,但這套邏輯在美國要慎用,有時候當地家庭就會得著便宜賣乖,把家務活全丟給你。
再給大家講個中國高中生在美國的homestay比較衰的事兒,這戶人家就是非洲裔,是對年輕的情侶,有一次中國學生回到家,發現自己臥室的房門鎖上了,冰箱裡什麼吃的都沒有,也聯繫不上這房東,這孩子就只能在客廳沙發睡了一禮拜,在外邊超市買吃的,後來房東回家後解釋是去參加了一朋友的葬禮,沒來得及通知他,這哥們儿前後換過4戶人家。
很多人還告訴我,你在國外租房子也好,住homestay也好,那些中國房東,尤其是二房東,你更要小心,他們有時候宰起同胞來比當地人還狠。
Homestay讓我們看到了社會的本來面目
真相是大多數homestay是既沒想像的那麼好,但也沒想像的那麼糟。關鍵在自己以什麼樣的態度和方式與住家相處,遇到問題又該如何正確處理。
我在英國留學最後的三個月,就是住的homestay,之前我們節目裡邊也提到過這戶人家,男女主人都離過婚,同居在一起沒領證,女的是死胖的家庭主婦,男的收入也不高,平時就靠我和另外一個葡萄牙房客的房租過日子,別看這夫婦住的房子是獨棟小二樓,有獨立的庭院和汽車,但他們工資收入低,也不愛存錢,人也懶。當地稍微富裕點的家庭都不太會把自己家的屋子租出去讓別人和自己一起住。
我的住家養了兩隻貓,經常鑽到我臥室的床上把我嚇一跳,我挺怕貓,但也逼著自己慢慢與它們共處
其實在國內一線城市,很多家庭也會把自己家的一間臥室出租出去,甚至是出租床位,賺點外快。我在北京的時候就租過床位,房東睡在隔壁另一個房間。所以你想啊,你自己家要是長期住進一個外人,雖然是付費的,你總會堤防著點對方,總怕對方弄壞什麼,或是怕他浪費水電什麼的吧,至少跟對待家人還是有一定區別的吧,國外也一樣。
所以很多中國的高中生在國外家庭遇到的麻煩,恰恰是這個社會本來的面貌,是你第一次接觸到人性最真實的一面,這些出國的高中生,從前在家裡嬌生慣養多多少少都會有,再加上語言文化上的差異,溝通起來難免有障礙,遇到挫折不知所措,美國家長要是放學來接晚了都會生氣。
就拿開始那個極端的例子來說,你放一北京住地下室裡年紀一樣大的北漂青年到那戶家庭,八成是該裝慫裝慫,該強硬強硬,到最後不敢說其樂融融,很多問題靠自己都可以解決。所以,條件越差的住家,說不定就是鍛煉最好的地方。
我在英國住homestay的時候,為了不打擾房東,每次上下樓都躡手躡腳,盡量不在夜裡上廁所,上廁所盡量不要太長時間,用廚房盡量不要弄出太多油煙,你的一言一行,房東都看在眼裡,人家也不會太計較,尊重都是互相的。我的這戶住家總的來說還是nice的。
寄人籬下,該如何相處?從歷史找答案
再次推薦大家看《大清留美幼童記》這本書。一百多年前,一幫拖著辮子乳臭未乾的大清幼童,他們還不到中學的年級,坐輪船航行一個月,跨海32000裡,橫渡太平洋來到美國。
這些小屁孩們第一次出國既緊張又興奮,書裡描述到叫“蕩漾波心,快樂至極”,輪船在途中風雨交加、孩子們嘔吐不斷、寢食難安,但是這些小留學生喜歡風浪,因為風高浪急時,可以不做功課。在輪船上,有幾個幼童撿了外國人遺棄的地圖,就被隨行的大臣訓斥一頓,要求歸還原處。
去年有一個在美國讀高中的中國學生,就是因為在寄宿家庭誤入了他人的房間,動了別人的東西,又沒解釋清楚,最後被遣送回國。所以對於小留學生來說,有些最基本的行為教育是要隨時有大人在身邊督促的。
近代中國第一批留美幼童,住的就是homestay
那幫大清留美幼童剛下輪船,踏上美國的土地,感覺是來到了天堂,對一切充滿了好奇,但又坐了七天七夜的火車來到他們最終的目的地康州的春田小鎮。書裡寫到這七天火車之旅的各種艱辛和有趣的故事。比如那時火車沒有餐車,吃飯就跟趕場子似的在車停站的短短幾分鐘在車站解決。火車周圍經常有被印第安人追趕的野牛野馬,成群結隊的在火車周圍隨時可能衝撞火車,最驚險的是幼童遇到火車劫匪的故事,差點丟了命。
最開始這幫幼童沒人習慣西餐,寧願吃鹹菜西瓜皮,後來才習慣牛奶麵包。在住宿方面,是住城裡還是鄉下,是住寄宿學校還是安排到美國人的家庭中,當時的清政府都做了周密的考慮,最終他們決定,將幼童三到五人一組,分散到不同的美國人家中。
美國康州當局當時非常謹慎,精心選出了接待幼童的家庭,要求家裡的美國大人掌握孩子作息時間,慈愛的同時嚴格要求,注意培養道德,注意中文的溫習,連中國孩子出汗受涼的問題他們都想到了。
當時選的家庭素質都很高,美國家長都非常喜愛這些中國孩子,當然有的家庭對中國孩子要求也十分嚴格,比如刀叉拿的不對會立即糾正,晚上九點還不睡,就會被訓斥。
紀錄片《幼童》
紀錄片《幼童》講的就是大清留美幼童在美國學習、生活的故事這些大清幼童如何學英語,如何與當地小朋友玩耍,當地人又是如何對待這幫中國孩子的。他們融入美國家庭的過程相當曲折。
關於要不要去不去教堂,我們開始時候,那個極端案例裡的中國女孩也遇到類似問題,要知道一百多年前清政府是不允許這幫大清幼童去教堂的,當他們的美國家長要帶他們去教堂的時候,他們作何反應,故事全在這本《大清留美幼童記》裡。
來源:出国内参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