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将要来美国的亲们一点参考(新移民之所见)

時間:04/20/2018 瀏覽: 5332

签了波士顿的租房合同开始正式留在这座城市了。

到下个月才刚刚满半年!


这段时间,我有很多的思考。

关于自己,关于生活,关于移民初体验。



总是有点胆怯把一些消极的消息和情绪放出来,因为尺度拿捏不好,很可能影响了一整天的心情,如同前两天火山爆发般的忧郁。

不过说到底是自己心态没有放好,陷在局里太深。

有几个非常暖心的小伙伴叫我出去玩,陪我谈心。
让我觉得自己是如此脆弱不堪。

不过我感谢这个过程,因为走过以后才更明白海阔天空的从容。


下面说几点我的建议:

1)慎重看待美国的大城市。
所谓美国的大城市,除了市中心和地铁公交网覆盖的地方其实跟小城市没有区别。现在国内越来越发达的交通体系,显得美国非常的落后和不方便。朋友问起我现在居住的位置的时候,我就说我住在大城市周围的大农村。我这里距离波士顿中心距离开车30分钟,非常容易,全程多一半高速,非常快捷!但是如果考虑公共交通,那就完蛋了。没有公交,最近的火车站,步行近一小时,然后上了火车以后,30分钟到市区总站,然后要转地铁去其他地方。有的地方需要转两次地铁,预计不算走路到火车站时间也要2个小时才可以到达!火车要7个美金单程,地铁也是几美金。如果月票差不多200刀250刀/月。停车在火车站4美元/次。有的公司或者小区没有停车还需要支付150美金/辆/月的停车费。

这样算下来,就知道,刚从中国来的孩子住在公交覆盖区的重要性了!

住在城外,也不是小镇的中心,出门还是要全部开车,走走路去买个菜,喝个咖啡是不可能的。这种截然不同的出行方式和原来随便走下楼就能逛个街吃个饭,简直是天壤之别。所以选择房子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我老跟自己说:到了美国,要放弃之前的习惯了。

说起来容易,多少年积累的习惯可以一下子改变吗?不可能的。当你忍不住要出门,没有车,周围也都是居民区,没有餐厅,没有咖啡厅,你一个人傻傻地走在路边,只有车辆呼啸而过,偶尔还有人吹口哨或者投来奇怪的眼光的时候,你会觉得,住在市区,哪怕是蜗居也是如此幸福。

然后朋友们没办法来找你了。

机场过来没有直达车,打的差不多60美元起,基本上只能计划好去接机,或者去大巴站接人,朋友直接下了飞机就到家门等你的事情是永远不能再发生了!这样也代表着,朋友来探望,你一定要全程陪同,或者朋友只能开车或者租车才能去其他景点或者逛街,来投宿和做个沙发客更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找房子,至少要保证有一个除了双腿和自己的汽车之外的交通工具是在身边的。

地铁最好,火车也不错,公交如果准时也是可以的。

如果什么都没有,那要准备好强大的内心啦,一定用得上!

大城市,一,贵,二,人多,意味着考驾照也要排期了,没车又没驾照的日子,是锻炼内心的重要项目。

大一点的城市即使交通没有覆盖,好吃的还是会多一些,选择大一些。华人数量也会相对多一些。亚洲超市华人超市会好找好多。购物也会更多一些!


2)工作,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不能自视过高,但要内心坚定。

除非是国际知名大公司的员工,或者自身技术硬件非常出色和过硬,或者运气超级好,就不能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会很容易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

我曾经以为,我在国内是做进出口的,到了美国以后还可以接着做,现在甚至可以当面见到很多的潜在客户。到外贸公司的话,他们也会看中我在国内的工作经验。我会讲英文,中文,粤语这些都是我的优势,加上我有外资工作经验,我肯定没问题的。

过来以后,我认为所有没问题的公司,发去的求职简历,全部石沉大海。一条条对应要求,感觉自己都满足的,人事部居然直接发来一份回信说:不好意思,您的工作经验跟我们的职位并不符合。我很想回信说人事主管瞎了吗?哪里不符合?

好多时候,没有看到你的人之前,公司就已经贴了很多标签在你身上。虽然美国的简历上不能放国籍,年龄,婚否,孩子否,照片,但是他们根据你的学校,工作年限等等基本都会有个大概的想法。可能因为一些偏见,甚至不能达到偏见的一些想法,在众多的应征者中,可能你连跟公司人事通电话的机会都没有。

简历一定要做好。

找几个美国的朋友好好给修改一下是非常必要的。

一份得体而又重点突出的简历,可以让求职的几率增加很多。

另外很多人强调,没有美国的工作经验,想要在美国找到第一份工作是很难的,好多用人单位,看到新移民,无经验,立刻就pass了.

所以,一定要有被拒绝的心理准备。

但是也要做好强大的心理建设,要对自己有信心,要继续不停的尝试。

如果容易,证明自己实力和运气。

如果不容易,也要努力坚持!


3)坚持和变通,并不矛盾

找工作不顺的时候,一些人选择了上学,重新深造。这是个途径,而且很多人都这样做了,因为拿到一个美国的学历,重新到市场上面临选择其实是很好的一个机会。另外也有些人,可能转做了其他的一些工作。因为理想和吃饭之前,好多时候,填饱了肚子,才能长出艺术!

所以有些人找了一些比较容易就业的行业,类似服务员,店铺里的销售人员,收银,仓库管理,理货,售后服务,前台,办公室打杂等等,也有餐厅工,送外卖等等。

今年刚到波士顿的时候听到一个消息:今年,有一位华裔数学家获得了被视为美国跨领域最高奖项之一的“麦克阿瑟天才奖”,他就是在新罕布什尔大学任教的数学家张益唐。我看了关于他的报道,他没有出名以前,也是数学博士,没有合适的教学工作,居然也会在餐馆送外卖很多年。我很难想象这种坚持。他说他很幸运自己学的是数学,因为即使是送外卖的时候他都可以在脑子里计算。


你可能觉得,他那么高的学历,不能去其他学校做个老师吗?当然我们并不清楚,只能说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和理所当然。

最重要的不是没机会,而是没坚持!

美国有很多自学成才,或者白天上班,晚上或者周末去夜校参加各种课程,然后重新就业的例子。

4)国内的中产,尤其是高收入上班族,移民更需要心理建设。

以前人会说美国人工高,只要是自己出力,不怕苦不怕累,肯定是能赚钱的。

现在有些人可能不同意了。

因为中国发展太快了,白领阶层每个月拿一两万块都不稀罕了。跟几十甚至十几年,几年前的中国来比,现在的公司收入和个人收入都高多了。现在国内不高的还是那些最底层的工作,人力,搬运工,卫生清洁等等。比如送水,送货这些还是比较低工资的。很早以前的人到了美国,发现做洗碗一个月都可以赚800美金,那个时候国内一个月才几十块人民币。那当然是遍地黄金了。只要可以不怕抛头露面,到处都是钱。

现在不同了,一个办公室助理,一个月也能拿几千块人民币的工资。在美国洗盘子也是几千人民币的工资。那谁又愿意放着办公室不坐几千几万里过来美国洗盘子呢?

一个会说英文的大学毕业生,甚至是没有机会洗盘子的。因为,你既然会说英文,你怎么可能甘心在这里洗盘子,你做不长久的。老板需要的是长期能在这里的打工的人,他更愿意收没有什么学历,不会英文,踏踏实实干活的人。

所以永远有比你更强劲的对手在争夺你喜欢的工作,然后又有比你更适合那份工作的人拿走了你并不愿意去做的工作。那还剩下什么呢?

这些不是我胡说的,都是别人的经历,也有一些就是身边朋友的往事。

好的工作,竞争是相当激烈的,因为美国遍地精英。能在这里留下和生存的都不是等闲之辈。

当然也有很多商机。好多人本来是学银行的,就业不利,开始从事美容行业,也闯出一番自己的天地。

最应该心理建设的是对待挫折的准备能力,和解决能力。可以变通,可以坚持,可以改行,可以从头再来。只是不要,开头太自以为是,最后又妄自菲薄,陷入痛苦的深渊不能自拔!于事无补!

5)不知道怎么享受生活前,别提融入社会?

人民常说,到了一个新环境要尽快融入社会。

什么叫融入社会?就是要进到生活里去。要熟悉身边的环境和变化,能适应它,能让自己舒服,也让周围的人所接受,不会突兀和奇怪,不被孤立和排挤。所以你首先要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个环境。

香港住了两年,深圳住了6年,除了很熟悉的邻居,我忘记了怎么跟陌生人打招呼。住到这里,一个小区上百户,谁见面都会寒暄一下,至少也会点头示意或摆摆手,这是基本的礼仪。如果大家都远远地见到热情地跟你问候,你每天低头走路,谁都不理,那是不是很奇怪呢?有个朋友说美国人是桃子,外面很柔软,但是内心很硬,开始会让人感觉很热情,很友好,但是很难打开心扉,会非常戒备和保护自己的私隐,而中国人是核桃,看起来很硬,很冷,但是里面其实很软,将来会掏心掏肺。这是不同人的不同处事方法。也不是完全一样。但是你要了解,尊重别人的方式。当你跟别人交往起来感觉很舒服,别人跟你来往也觉得很自在,那你已经迈好第一步了。

我在华人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说一个人在公司上班,同事自己做了蛋糕拿到公司,她不知道该不该吃,就偷偷丢到垃圾桶了。我当时很傻眼,同事之间,带一些小点心之类到公司分给大家吃,应该算是非常普遍的交际行为了,楼主居然怕被加料,我真的无法理解。

还有人抱怨说永远没有真正的朋友。人走茶凉!

这是文化的区别,也是个人的区别。

赵本山的小品在东北是经典,到了美国,就会被批判歧视胖子。

对人友好是基本的礼貌。想积累友谊则需要很大的努力,这个在哪里都是一样的道理。

入乡随俗不错

找到这里最适合自己的位置过得开心自在才最重要。

你在一家高级西餐厅吃着牛扒,大声说话跟同事吐槽他人隐私,很难说那是融入了。


6)新移民要不要混华人圈

有个过来定居的朋友跟我说她再也不混华人圈了,一个华人的朋友都没有。我在想,这是她的选择。我也经常想,为什么华人喜欢和华人在一起,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历史和一些生活经历,也会比较更有共同话题。

但是我们也不能忘记了,每个人都是单独的个体,每个人来到美国的故事不同,在美国打拼的经历不同。。。

首先海外的人还在玩qq,首先从qq上认识了几个能聊天的人以后,会被拉到微信圈,听大家说,微信也是这两年才流行,当然对于国内过来的,几乎人人有微信,这个是比较容易接受和操作更简单的,所以一个微信群瞬间就变成10个,你还没回过神,你就发现自己加入了:海外闺蜜群,代购群,烘焙群,健身群,唱歌群,二手车群,跳蚤市场,中国文化群,海外时尚群等等等。。。。然后群里的人又发了单身群,老年相亲群,家居修理群,投资群,房东群,跳舞群等等。。。然后你惊人的发现,一个小小的地方居然有这么多的华人。虽然我通常都不是第一个发言的人,但是遇到感兴趣的话题,还是会说上几句,于是一来二去,碰上几个一言不合的,或者素质低下的,感觉无法沟通,不如走为上策。感叹,海外也有极品,却不想,海外不海外,其实人都是一样的,有好人有坏人,有人说话客客气气就有人喜欢骂骂咧咧。

然后有人要你做代购,有人让你发展下线,有人教你投资。。。

我觉得吧,微信是个很好的沟通工具,拉近了自己和国内亲人的距离,在这里也很容易找到华人的团体,好处还是多多的:比如

我真的认识了几个志同道合的朋友!

我了解到了一些方便的区域知道哪里买到东西

我在二手市场买了便宜的柜子和桌子,我的自行车只用了15美金,骑起来还很棒。

知道哪里有又便宜又好的租车服务

帮一个不会英文的朋友的忙,被带去地道的餐馆,狂吃中国菜。。。

所以,好处坏处看个人需要!

当然也有一些人用微信传播一些负能量,或者试图欺骗刚刚到美的华人,大家也要非常小心。有些言论也未必是真的,不能光看别人在说,还是要关注英文的报道和内容,不能人到了美国,读的还是中文的资讯和媒体。

7)我是不是受到了歧视?

现在中国人有钱了,出名了,同时一些不好的消息也出名了。比如说中国人如何暴发户,素质低下之类的。去年,美国很开心的说,通过调查,中国游客在世界各地的坏名声已经超过了美国游客,成为最差游客的第一名了。

然后又有中国留学生在美国飙车出事。打架斗殴虐待同学,杀人等负面的新闻出来。

之前有人说华人孩子在海外出事了,作为海外华人叫好的比同情的多。说海外的人虽是同根生,但是是却没有人情味。还有人说自己在海外多少年没有被白人黑人欺负反而是被自己同胞欺负。

其实这些真的都是非常片面的说法!

华人,乃至亚洲人,不管是定居海外还是在亚洲。其实都有好多的不实报道,被媒体利用炒作等等。不过也有很多地方值得反思。



来美国以后我感觉赤裸裸的被歧视了一次。

去outlet想买个包包,去上厕所的时候,出来在洗手盆边洗手。一个白人大妈看到一个隔间没冲厕所,就理所当然用嫌弃的眼光看着我,不停地瞄我。我开始还没明白,而且我背后有两个隔间,她最后进去使用的的才正好是我用完出来的,她凭什么第一次看到那个没冲厕的就觉得是我呢?我开始没想那么多,出了洗手间,回想起来,才觉得我被人歧视了。纵使外表穿得多光鲜也好,在一些人眼里,一个人的肤色逃离不了一个民族的烙印。比如burberry 门口儿童大便事件。中国人说是肯定是日本人,又有人说那就是有钱的中国人。有位外国人说:就算当街大便没有社会公德,把那么大的孩子的身体丝毫不遮盖的拍出来,放在网上这样的行为不是失当吗?

所以,这就是社会,就是充满各种声音的地方。还是不能一棒子打死所有人。别说不同的人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人种,就是相同的人之间也会有歧视和不平等的待遇。这是人性的缺点。

不用随时那么敏感,觉得自己被鄙视了。

也不能为所欲为,因为你做的事情已经不仅仅是代表一个人那么简单了。

我曾经在一个群里说:每个人都要自律,身在海外不能为国争光,至少不能丢脸。

结果一个老中立刻对我开骂说中国人就是做龟孙子惯了,到了美国也是被人欺负。

话不投机半句多,我就再也不说话了。

我曾经有次去costco买东西,有个白人姐姐拼命的说我在看的衣服漂亮,还跟我说可以有几种穿法。我还以为连Costco都有推销员了,结果她只是一个客人,买单的时候见到还伸着大拇指说:好品味。


8)美国没有你想的那么便宜

一家两口,年薪10万美金,你觉得在美国可以过什么样的生活?

拿波士顿为例。

年薪10万,每个月就是差不多8000美金,5万人民币的样子

出去各种税保险到手6000美金。(是的税收和保险都是强制的直接在工资里扣2000刀)

波士顿房子很贵,90平2000刀每月还是在无任何维修的情况下

水电费管理费煤气费:200刀

交通费:300刀

网络电话电视费:300刀

出门吃饭:500刀

生活消费品购买:1500刀

服装鞋帽:300刀

维修:100刀

这些不包括请朋友吃饭,出去旅游活动,周末喝酒等等,也没有算如果再买辆车或者车险等等。

所以,基本上每个月能剩下几百块美金就已经不错了。

面部护理啊,按摩啊,美甲,做头发这些也统统不包括。而且这些在美国算是比较贵的。不光价格高,小费也不能少。

买了家具也没有免费上门安装,基本都要收费,家里有个维修更是不得了。人工都是按照小时计的。汽车保养和维修也非常高。所以美国人每个人动手能力都非常强,屋子坏了自己修,车子出问题了,自己换零件,机油自己换,院子篱笆自己做。

美国的医疗不是免费的,实际上是非常昂贵。如果没有医疗保险人们也是会看不起病的,就算有医疗保险个人也要承担很大一部分。

不管是网上买东西还是店铺买东西每个州都有不同的税任何时候都必须要交税的。个别没有销售税的州房产税可能会高,或者其他方面总之是要大概找个平衡的。

偶尔过来玩一看看景色,买个名牌还是不错。价格比国内便宜很多。

这些现实的消费,不生活在这边,你是不会知道的。当然你会说食物比较便宜超市的菜比较便宜,这个是美国稍微好一点的地方就是最基层的人他们也都可以买到保障基本生活的食品。这些基本生活的东西价格涨幅的确不是很大。但是大城市和小镇也有比较大区别。

今天就大概说这些。

最近看了《北京人在纽约》希望追看一下老一代移民的故事,然后看到作者又写了《纽约人在北京》还说:移民是一条不该走的路。

可能对他来说是的,但是我还是觉得我不后悔。

我喜欢这里人民的友善,可能也仅仅是友善她并不想成为你的朋友。

我喜欢人们直接简单,君子之交淡如水。

我喜欢他们尊重我的生活,不对我指手画脚。

我喜欢他们经营自己的生活,没有那么多时间跟别人比较。

这个世界完美吗?

不完美!还有很多东西我没有看到。

所以我也更珍惜在这里的每一步。

能经历一次变化就能多长一份见识!

能逃离了一场纠结,就增加了一分勇气。

我会慢慢的走,

慢慢的去发现!



作者:卡卡西遇记(简书作者)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