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是少量運動,也能帶來幸福感

時間:05/04/2018 瀏覽: 4629
少量運動可能會造成極大幸福感。

根據一項對良好情緒和身體活動的新研究綜述,每周即使只鍛煉一次或每天只鍛煉十分鍾的人會比從不鍛煉的人更快樂。並且任何類型的鍛煉可能都有用。

運動能影響我們的情緒,這個觀點並不新鮮。我們許多人可能都會說,在慢跑或是去了健身房之後會感覺沒那麽煩躁,或者更加放松。

科學大體上也站在我們這邊。過去一項研究指出,身體活躍的人出現抑郁或焦慮的風險比不怎麽活動的人低得多。

但那些研究關注的是鍛煉和抑郁或焦慮這些心理問題之間的關系。以往的研究很少探索身體活動和樂觀情緒之間的聯系,尤其是對那些心理本來就健康的人。而且以往那些研究通常只看單一年齡組或某一運動類型。

單一地看,它們並不能告訴我們,多少運動量或哪些運動類型最能幫助我們提高情緒,抑或是否大多數人都可以通過經常性的鍛煉來得到更大的幸福感,還是只有某一類人可以。

因此,在《幸福研究期刊》(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上的這篇新綜述裏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的研究人員決定彙總並分析過去多個關于鍛煉和幸福的研究。

他們首先梳理了相關研究的研究數據庫,整理了自1980年以來發表的23篇文章。其中大多是觀察性的,即科學家們只是對一群人進行了觀察,詢問他們的鍛煉量,以及他們有多快樂。研究中也有一些是實驗性的——人們開始鍛煉後,研究人員會測量他們鍛煉前後的快樂程度。

任何一項研究的參與人數通常都很少,但加起來占了50多萬人,年齡分布從青少年到老年都有,覆蓋了廣泛的種族範圍和社會經濟群體範圍。

密歇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對其中大多數人來說,鍛煉與幸福感之間都有著緊密聯系。

“每一個觀察性研究都表現了身體活躍和快樂之間的正向聯系,”密歇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人體運動學副教授陳蔚雲說,她和她的研究生張展嘉一起撰寫了這篇綜述。

鍛煉的類型似乎並不重要。一些人走路或慢跑會感到快樂。另一些人則練習瑜伽或者做拉伸。

而陳蔚雲說,要影響幸福感,所需的運動量很少。在一些研究中,每周運動一兩次的人表示他們比從不運動的人更快樂。在另一些研究中,一天10分鍾的身體活動也與愉悅的心情有關聯。

但更多的運動量通常會帶來更大的幸福感。陳蔚雲說,如果人們按美國和歐洲推薦的健康標准建議,平常每天至少運動30分鍾,他們認爲自己快樂的可能性會比未達到這一指標的人高30%。

“我認爲這些迹象顯然表明運動能帶來幸福感,雖然任何運動都有好處,但多做一些可能更好,”她說。

但她表示,因爲這篇論文綜述中的大部分研究都是觀察性的,所以,還不能確定是鍛煉直接導致快樂感的改變,還是兩者碰巧經常同時發生。情況可能是,快樂的人比悲傷的人更可能進行鍛煉並堅持下去。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麽,不是鍛煉幫助人們快樂,而是快樂幫助他們成了鍛煉者。

快樂也是一種本質上主觀、模糊的概念。論文綜述中分析的研究詢問人們感覺自己有多快樂。但是,一個人心目中的快樂對于另一個人來說可能是相對低落,所以我們很難推斷出,每個人在開始進行常規鍛煉時情緒上的反應是怎樣的。

當然,這篇論文綜述沒有深入探究鍛煉是怎樣影響幸福感的。

“有迹象表明,對某些人來說,社會因素可能是鍛煉影響幸福感的中介因素,”陳蔚雲說。換句話說,健身課程或前往健身房途中發生的社交活動可能有助于改善人們的情緒。

鍛煉也可能直接對身體産生影響,包括大腦。

“我們知道鍛煉可以改善健康,”陳蔚雲說,“感覺更健康可能會讓人感覺更快樂。”

鍛煉有可能重塑大腦,例如促使大腦産生新的細胞,或促使大腦的化學物質發生變化,從而有助于産生積極情緒。

陳蔚雲希望未來的實驗能夠探索這些問題。但她表示,就目前而言,“我認爲,我們可以有把握地說,鍛煉的人很可能會比不鍛煉的人更快樂。”

(出處:紐約時報中文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謝謝。)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