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上邪 旅加博士,专栏作家
印度人移民美国和加拿大比中国人晚得多,最初来的也是劳工,同样受到过这两个国家歧视性法规的限制,但他们崛起速度非常快。正如美国的移民政策研究中心(IPC)的相关报告所概况的,“尽管起点卑微,但印度人克服了巨大的困难,成为了美国社会最有影响力的群体之一。”
印度劳工抵达美国的时代晚于中国人。类似于中国,最初的印度移民也是输出的劳工。1790年代,第一批印度劳工抵达北美,但人数不多。当时印度劳工也受到重度剥削——每天工作19个小时,每个小时赚18美分——却比同期在印度的待遇还好。
1900年的人口统计中,在美国的印度裔只有2050名,还包括印度和其他种族的混血。二十世纪初,印度劳工激增,一下子涌入近万名,导致美国原来反日韩移民的种族歧视机构都赶紧改名为“反亚洲联盟”,这样就能连着印度劳工一起排斥了。
美国在1943年终止了排华法案,1946年才通过卢斯-塞勒法案,该法案允许每年移入100名印度人,并允许他们加入美国籍。同年,允许所有移民在美国购买并拥有地产。
1952年新的移民法案允许以家庭为单位申请移民,也鼓励有技术的人移民。这样一来,更多的印度裔得以进入美国,并开始加入到技术、专业阶层,他们也能在环境良好的社区中安家、与中产阶级为邻。
1960年代,对印度移民的限制彻底解除后,印度移民人数持续激增。与先前不同的,新来的印度移民不再是旁遮普邦的苦力或是商船上的奴仆,而是受过良好教育、有技能的高素质人才。
据2002年统计,美国的印度裔超过16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0.6%。印度裔继华裔、菲律宾裔之后,成为美国第三大亚裔族群。而印度裔每年平均增长率为7.6%。在二十一世纪最后十年中,印度裔增长率是106%,是增长最快的亚裔族群。
印度人来加拿大的时间更晚。第一批印度移民1904年抵达加拿大。不同于去美国的印度人,来加拿大的主要都是锡克教徒,他们最初登陆于温哥华。虽然彼时加拿大也反移民,但几千印度人还是努力在当地站稳脚跟。
他们中很多人都经营生意,既保护了自己族群的利益,又为温哥华增添了活力。而几年之后,加拿大政府通过了几个有歧视性质的法案,如要求印度裔移民缴纳200块钱的登陆费(欧洲移民只要交25块)等。这些法案使得其后几十年,几乎都没有印度人移民来加拿大。
1960年代,随着加拿大提倡多元文化、废止各种歧视政策,加拿大境内的印度移民猛增了二十倍。而且除了锡克教徒,其他印度人也大量移民加拿大。根据加拿大移民局的数据,如今,每年有大约3万印度人取得加拿大永居身份,数万人前来加拿大旅行、学习、工作。仅2013年,就有33000印度人活动永居身份,14000名学生前来留学,而印度游客达13万人。多伦多地区的印度裔更是达60万之多。
和美国类似,印度裔也是排在华裔、菲律宾裔之后的加拿大第三大亚裔移民族群。但印度裔是最重要、显眼、均衡的族群之一。印度人良好的英文素养和丰富的工作经验使得他们来到加拿大后,很容易在诸如信息科技、科学、医药卫生这些重要的行业中担任重要的职务。
而同时,印度社群中强悍的人际关系支撑也对他们迅速融入新环境给予有力的帮助。因此,印度裔往往是在登陆抵达加拿大后,能在最短时间内安家立业的族群。
加拿大移民局对印度移民的评价是:“印度裔加拿大人充分代表了加拿大社会的各个领域,从政治到体育及其他各方面。他们是加拿大世界形象中不可获取的一部分。”
而美国移民局的评价更高大上,IPC报告的总结是:美国化的印度文化欣欣向荣。美国的印度裔正在实现他们的美国梦,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他们已经成为最有活力、高收入、专业、融入主流社会的族群之一。无论作为加州的农场主、还是高技术的工程师、大企业的管理者、遍布全国的令人尊敬的医生、排名前列的实验室的科学家、享誉国际的大学中的研究人员或学生、酒店业主和经理、计算机领域的科学家和信息业的企业家。
美国印度裔是最瞩目和先进的社群代表之一。更不可思议的是,他们几乎时候从1960年代开始,只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就到达这个高度。
来源: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