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暴”潮降临:谁制造了中国的“金融难民”?

時間:07/25/2018 瀏覽: 5014



图片版权GETTY IMAGES

“说实话,我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被骗了。”四川成都的祁雪(化名)看到P2P网贷公司纷纷跑路清盘的新闻,吓得赶紧拿出手机,“看是不是糟了”。祁雪在一家名为金银猫的平台投资了5.5万元购买理财产品,176天到期,利率8.5%。“当时没看出什么问题,想着等到期赎回,结果上周告诉我们要清盘。”

7月18日,祁雪收到金银猫《良性清盘延期兑付公告》,按照条款,她将在两年内逐步收回自己投资的本金。“能不能收回我不知道,至少比那些跑路的好。”对于已经退休的祁雪而言,5.5万元是两三年省吃俭用的积蓄,“到现在也敢没告诉家里人。”

“雷暴潮”

境遇远不如祁雪的是“跑路”平台的投资者。

P2P行业的信息和研究平台“网贷之家”称,自今年6月初以来,约有150家在线借贷平台遇到“问题”。这些问题中,最轻的就是“清盘”,投资平台将逐步偿还部分本金,但违约风险依然存在;大量P2P平台则直接停止业务,负责人直接失去联络,卷钱跑路,投资人失去所有本金,选择报警。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网贷之家兄弟公司P2P平台“投之家”也因涉嫌集资诈骗被深圳警方立案侦查。

这种现象被投资者称为“雷暴”——每个P2P平台的倒下,就像踩中隐秘的地雷,影响众多,死伤惨重。

进入7月,“雷暴”的平台越来越多,根据零壹数据不完全统计,仅7月第一周,至少26家P2P平台出现各种问题,其中7家宣布清盘,4家已被立案;这26家平台待还本金至少在150~200亿元以上。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网贷之家的创始人徐伟江创立的投之家也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宣布清盘。

“金融难民”

本轮“雷暴”潮的第一个"惊雷"始于6月16日位于上海的著名P2P平台唐小僧的跑路,按照该平台自称数据,其总用户数超过1000万人,成交金额750亿元。

其后,“雷暴”的主阵地转移到有“互金之都”之称的杭州。据BBC中文记者不完全统计,从6月底到7月初,就有位于杭州的小金袋、贤钱宝、金大圣、稳展财富、汇博金服、秋田财富、360储蓄家、地浓金融、爱多银、鼎享汇通、人人爱家金融、佑米金融、投融家、一两理财、长富理财等发生异变。

这些平台中,除了鼎享汇通等个别宣布良性退出外,还有一部分宣布清盘,更多则直接跑路。在投资者看来,跑路就等于“血本无归”,焦急的投资者选择报警,但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就是用户散落全国各地,而警方则不会所有地方都受理,他们建议投资者到P2P平台注册地报案。

就这样,全国各地被“雷暴”潮殃及的投资者们坐上高铁,赶赴杭州报案。

据中国媒体《证券时报》报道,由于报案人太多,杭州政府将杭州黄龙体中心、杭州市江干区体育中心两个体育场馆设置为临时接待点,并派出信访部门与报案人对接。

不同身处体育馆的在场者向我们描述了这样一番场景:密密麻麻的人群,来自天津、河南、江苏、广东等地,损失少则数万,多则上百万,他们自称“难民”,互称“难友”,而为了不让家人知道,有些人戴着口罩,有些则向公司请假旅行,瞒着家里驻扎在杭州的小旅馆中多日。在中文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的一篇描述P2P投资者惨状的文章,则将这两个体育场称为“难民营”。

“可能有点开玩笑的成分,但我们确实成了‘金融难民’。”赶赴杭州的投资者们,主要是平台突然跑路后不知道该怎么办,他们要么离得较近,要么投资额较大。但更多的人则像祁雪一样,没有选择去报案,“虽然不知道平台会不会兑现清盘的承诺,但去上海也花钱,而且报案也不会有更好结果。”



图片版权GETTY IMAGES

披着新外衣的老骗局


数以千亿计的资金流失,凭空突然多出数以万计的“金融难民”,谁来负责?

面对聚集在两个体育馆的“金融难民”们,社交媒体微博上不少网友对其嘲弄,“不是骗子多高明,仅仅是你心里的贪欲太强迷了双眼”、“投资有风险,亏了钱去报警,不是你自己的手投的吗”。

BBC中文网记者采访的专家、从业者和投资者都认为,首先应该区分投资和骗局,如果买股票亏钱了没有人会报警,但本轮P2P平台“雷暴”潮中不少案例的内核则是骗局。

“很多声称是P2P的平台,实际上根本不是,需要区分开。”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副教授胡荣认为,P2P平台的本质是借贷关系的中间人,做的是撮合成交的信息中介,P2P平台收取手续费用,不会因为双方的违约而倒闭或跑路。

零壹财经媒体副总裁董云峰也同意胡荣的观点,倒掉的P2P平台并不是真正的信息中介,没有严格按照监管规定去做业务,而是通过自我担保、份额拆分、期限错配等形式逾越了信息中介的本分。“那些最终被证实玩自融、资金池的平台,本质上是非法集资,早就该亡。”

“这些P2P平台的内核其实并不新,一种是自融,设置假项目吸引投资,实际上用于自身发展或对外投资;另外一种就是庞氏骗局,对外采用高额利息为诱饵,借新还旧,资金量达到一定规模后直接消失,压根没有还款意思。”一位深圳某P2P平台的市场部经理向BBC中文表示,这种骗局从中国改革开放伊始就不断发生,比如沈太福案,万里大造林案,比较近的吴英案等。甚至在互联网金融时代,这种骗局也非首次出现,2015年的“e租宝案”就是一例。

“不同的是,披上P2P的外衣,借助互联网的转播力,e租宝一年半内就资金500多亿元。远超上个时代的集资诈骗规模。”



图片版权GETTY IMAGESImage caption2015年,e租宝案爆发投资者损失500亿元。

有法规无执行

让祁雪难过的是,这并非P2P平台雷暴潮第一次来临。2014年,全国倒闭、跑路、取不出钱的平台共有261家。2015年,这一数字有增无减,更是出现了“e租宝”的500亿元大案。“当时就有群体性事件,在成都这就有投资者聚在省政府门口要公道。”祁雪说。

2014年底,监管有了相对明确的监管意见出台。证监会规定了一些政策红线,比如不能搞非法集资、不能搞资金池等等,希望借此规范行业发展。

“我想着那P2P平台是不是这之后就安全了,又说自己是国企背景,又在央视做广告,结果还是不行。”

胡荣认为,有法规没有执行,最终造成P2P行业的失序,比如在美国,在健全的司法体制下,P2P企业面临持续的监管强度,就未出现类似情况。

“金融难民很可怜,政府无常态化监管,如果是投资损失大家是认的,但这么多人钱全被骗走,监管者难辞其咎。比如杭州政府,一面宣传自己是互金之城,企业合规性审查上却基本缺位。”上述P2P平台的市场部经理表示。

不过,中国政府并非全无作为。上一轮倒闭潮后,中央政府启动了互联网金融清理整顿行动,该项行动要求每个P2P平台必须在所在地进行登记备案,并未备案设置一系列条件,备案原定的截止日期是2018年4月,也是由此开始不合规的P2P企业逐渐跑路,到6、7月达到高潮。

然而,受访者们也不认同这一轮政府采取的专项打击运动。上述P2P平台的市场部经理称,运动式打击造成集体崩盘和跑路,不仅如此,舆论风声鹤唳,合规的P2P平台也丧失公众和股东的信任,“我们打击也很大,也有股东提出退出这个行业”。


来源: BBC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