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手!别了,跨境逃税

時間:09/05/2018 瀏覽: 3722

出来混早晚还是要还的。


本月起,中国首次与其他部分国家交换CRS(海外金融账户共同申报准则)信息,中国税务机关将掌握个人境外收入,一旦被列为高风险的纳税人,在面临巨额资金来源不明审查的同时,还得补缴大额的个人所得税。


另外,修改后的个人所得税法首次设立反避税条款,将给予中国税务机关有力的法律依据。简言之,中国打击国际避税大网的正式打开,隐形富豪们将无处遁形。


个人资产全球大联网


一直以来,富人逃税问题不仅在中国存在,亦是一个全球性的难题。


由此,在2014年的G20布里斯班峰会上,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正式发布了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标准。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协议,叫做共同申报准则(Common Reporting Standard),简称CRS。


简单的说,它就是各国政府互助合作,相互通报对方公民在自己国家财产信息的标准,以共同打击纳税人利用跨国信息不透明进行逃税的行为。截至2018年8月7日,已有103个国家(地区)签署了《金融账户涉税信息自动交换多边主管当局间协议》。


根据协定,需要交换的信息包括:开列或者保存在几乎有所银行、信托、券商、保险机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人员的存款账户、托管账户、基金、保险、年金等的信息。其中个人信息包括账户、账户余额、姓名、出生日期、年龄、性别、居住地等。



当然,你也可以把此次行动理解成为一次个人资产的全球大联网。


早在一个多月前,外媒便发布重大消息,新西兰、澳洲各大商业银行冻结了数千的账户,并要求确认开户人是否属于外国纳税人,其中也涉及到了大量的中国居民。


澳洲国有企业Kiwibank的发言人表示,银行在5月底向大约3000名客户发送了信件,并给客户14天的期限来补充他们所需的海外税务状况信息。


澳大利亚最大的银行ANZ表示,一周时间冻结了大约200位客户的账户,并将按照税法规定的要求,每周继续冻结账户。西太平洋银行(Westpac)和BNZ也做了相同的反应。



事实上,早在6月初新西兰媒体就放出消息,如果不提供涉外纳税信息,新西兰银行将冻结你的账户。从7月1日起,还没有按照银行规定,补全海外欠款的,统统冻结账户,没有人可以例外。当然,冻结账户中的资金将留在账户中,但客户无法访问。


目前,澳、新两国银行已经冻结了上千个账户,而范围仍将持续扩大。


按照规定,中国、澳大利亚及新西兰,已在今年9月首次实现了交换信息。所有在澳洲开户的非澳洲居民的基本信息,比如姓名,身份证号码,住址,生日,账户号码,账户余额还有每年出现的重大交易,另外,还有银行存款账户、托管账户、保险合同等等信息都会实现中澳两国税务局的共享。


避税天堂与高净值人群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情不可避免,税收和死亡。”


据此前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14年年底,仅仅从俄罗斯、中国和其他新兴经济体非法转移到海外避税天堂的资金,总数达到12万亿美元。这相当于中国一年的GDP总量!



一些国家(地区)为了吸引外国资本流入、繁荣本国(地区)经济,往往对各类国际商业公司、离岸公司的税负极为轻微,甚至完全免征税款。而且最重要的是具有高度的保密性、减免税务负担、无外汇管制。


大家口中所说的“避税天堂”包括巴哈马、开曼群岛、维尔京群岛、卢森堡、瑞士……


同时,富人往往也会高薪聘用一些税务行业、私人银行业、会计行业和投资行业的专业能手,来为他们量身定做诸如跨国并购、地下钱庄、影子公司、比特币交易等项目来躲避监管,继而实质上完成资产转移。


如果你还记得此前的“赵薇事件”的话,赵薇和其老公黄有龙在开曼、英属维尔京群岛的金融账户信托、投资账户等被曝光,他们“空手套白狼”的手段让众多投资者损失,最终被罚款和禁止进入二级市场,这一切都与CRS的推进密切相关。


中国国际税收研究会学术委员汪蔚青此前表示,目前,移民并不必然改变税收居民身份,就算办了CRS清单外的小国移民,但实际仍在中国境内生活工作,或在一个纳税年度内,一次离境不超过30天,或多次离境累计不超过90天,仍旧属于中国的税收居民。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在CRS参与国或地区(并且和中国自愿匹配的国家或地区)有金融资产,相关信息仍会被送至中国税务机关。


至于将钱转到美国账户。汪蔚青认为,目前美国并没有加入CRS,从短期规避CRS来说,这种做法是有效的。然而,美国的金融监管十分严格,中美两国在税收等方面的法律差异较大,如果通过离岸贸易等方式将钱转移,就要小心金融监管。


普华永道中国税务及商务咨询合伙人许晓扬也表示,在全球信息透明化的趋势下,各国税务机关正采取积极行动通过信息交换打击跨国逃避税。高净值人群应当合理审视其资产情况,提前进行合理规划,以降低潜在税务风险。


来源:21财经搜索、中国基金报、财经要参、发现澳大利亚(ID:Go_Aussie)等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谢谢!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特別推薦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