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本容易碰上「千年一遇」的大地震?

時間:09/07/2018 00:00 瀏覽: 4866


日本北海道昨天清晨發生規模6.7強震,震央附近厚真町測到最大震度7級,為北海道有史以來最強。國人印象中,北海道好像很少發生強震,但地質學者指出,整個日本都位於地震頻繁的環太平洋地震帶,光日本的本島就有一兩百條活動斷層,北海道發生強震的概率雖然比關東地區低,但依然發生強震,誰也難預料。

台大地質科學系教授陳文山指出,台灣、日本、菲律賓和美國加州等地,都位於地震頻繁的環太平洋地震帶,又稱「火環」(Ring of Fire),北海道本來就位於地震帶,其實平時地震也不少,只不過近年來較少出現規模比較大的地震,但活動斷層的能量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釋放出來,造成這次中大規模的地震。

陳文山說,日本光島內就有一兩百條活動斷層,相較之下,面積只有日本十分之一的台灣,本島已公布33個活動斷層,另外可能還有十幾條,斷層密度其實比日本高,更要小心提防。

陳文山指出,單一斷層要發生規模6.5到7的地震,周期其實至少長達700到1千年,但因日本斷層多,感覺每隔幾年就會在不同地區發生規模7點多的大地震。北海道這次發生的地震,震央在盆地旁邊,地震一來會出現振幅擴大、時間拉長的「盆地效應」,地下的沙泥層容易液化,會像流沙一樣流動,上面的建築物容易受損。上次台南大地震,也曾出現液化區大樓倒塌的情況。

外媒曾引述美國地質調查局觀測數據指出,上月19、20日這兩天,長逾4萬公里的火環帶,就出現69次規模4.5以上地震。有專家認為,這很有可能是大地震出現的前兆,憂心美國加州會像災難電影一樣發生大地震。

不過,陳文山認為,這和這次北海道地震沒必然關係,因為即使在火環帶,不同地區的地殼結構都不一樣,例如日本發生311大地震,但釋放的能量傳到台灣已很小,不會觸動台灣本地斷層,北海道這次地震應屬於當地斷層活動。

另一台大地質系教授陳宏宇指出,美國、日本都曾做過地震發生概率的研究,以日本為例,最常發生大地震的區域在東京等關東地區,北海道發生概率相對比較低。但地震真的很難預測,下次何時何地會發生大地震,科學家也很難準確預估,例如美國擔心加州會再發生大地震,但近年來反倒是阿拉斯加發生不小的地震,誰也料不到。

文章摘自:聯合新聞網 https://udn.com/news/story/12226/3353638
圖片翻攝自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處理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特別推薦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