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它们的理解是有趣而且要追求远期有用,也就是说,哪怕这些培训未必能对孩子近期的学业成绩有益,但考虑到孩子的精力有限,最好它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在长远提高孩子的竞争力。
美国现在流行的是STEM教育,也就是科学、技术、工程学和数学教育,从本质上来讲,这就是一种趋向未来的学术和技能培训。在人们的成见里,美国的数学教育不太行,但在我们这个小城,也有多家数学培训学校,既有Kumon这类基础型补习班,也有针对州级和全国数学竞赛的培训班,又因为美国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才,哪怕是开在商铺二楼的一个小小的竞赛班,竟然也有世界奥数金牌得主和多位博士——是的,美国孩子也要学奥数的,虽然学这个对小升初和初升高本身完全没用,参加这类培训的小孩多半真的是出于兴趣。
之前我对孩子接受这类补习,尤其是学奥数,持着刻板偏见,觉得是在强迫孩子搞题海战。但随着小诺在课堂里感觉越来越无聊,常常抱怨说挑战太少;又考虑到此前她在学区统一接受的认知能力测试确实显示她的数字和逻辑思维比较领先,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为她报了这么一个小小的竞赛班,约定好试课一次,不喜欢就退出,但没想到的是,她居然非常喜欢,连每次发回来的作业,都是美滋滋地做完。相比小学课堂上那种照顾大多数孩子的缓慢节奏,奥数培训对她带来的脑力激荡让她非常喜悦。
这次尝试对我自己也是一个提醒:不能因为自己的偏见而排斥某些课程,既然说了要尊重孩子,就要尊重她们的喜好,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就像小诺的钢琴老师也说,很多人一听说他小时候每天要练习三小时钢琴就觉得他没有童年,但他自己却觉得,每次放学回家时一想到马上就能触摸到琴键,高兴得都要一路小跑起来。我们对于美好童年的想象力或许还需要再拓宽一点。
至于其他科学训练,获得知识本身则不如培养兴趣和好奇心那般重要,所以多数科学项目都讲求动手实操,比如通过烘焙甜点学习化学知识,上NASA参加夏令营、与一组队友亲手做出一个火星探测器;我女儿还参加过学校的小医生课程,在学习人体解剖知识的同时,可以为洋娃娃缝合伤口,正儿八经地学到了单纯间断缝合和单纯连续缝合这类基本缝合手艺;此外,各类编程、机器人项目都非常普遍。这类项目的作用与其说是鼓励孩子十几岁就开始编程、在车库里创业,不如说是让他们了解科学的趣味,不至于对这类课程产生畏难的情绪,同时通过接触专业人才,初步探索未来的志向。
科学训练之余,人文培训也不少见,最常见的是各类阅读和演讲项目,培养信息的输入和输出能力。此外,也有各种外语沉浸式培训,美国的统计数据显示,27%的6岁以下美国儿童学习一门外语,通常这门语言是孩子父母的母语,比如中文和西班牙语。
有研究显示,学过两年外语的孩子的SAT成绩比从未学过外语的孩子高出14%。还有不少研究显示,早期接触外语学习对开发孩子的智力是有益的,所以在这方面,中国家庭很有远见,能在孩子学好母语的同时,鼓励孩子流利说英语、写出地道的英文工作邮件,这对于将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都大有益处。尤其是现在学英语的条件比哪怕五年前都好了很多,各种学习app缩小了地区差距,而且学校教授英文的重点开始从应试向实用方面转移,如果每天能沉浸式学习至少15分钟,这样细水长流,效果肯定会比80后那会儿学哑巴英语要好很多。
试着在不贩卖焦虑的情况下做个总结:小学阶段的孩子在课业不重,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可以多尝试些体育、才艺、学术方面的兴趣班,让孩子能发展更为全面,成为“有趣、有用”的人。
如果各方面条件不允许,多带孩子出去活动身体,多和孩子一起看经典电影和纪录片,保证孩子的课外阅读量,也能在很大程度上培养孩子的能力、拓宽他们的眼界。既然成功的标准不止一个,那么,成功的路径也不止一条。
来源:有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