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06/25/2019
瀏覽: 3648
那些在家长眼里“越管越差劲”的孩子,你以为他们对做好做坏无所谓?他们不想听父母的话?
不是的。他们内心里其实是非常希望做好。只是,你的过度介入,你的严苛评价反而抑制了他的主动性,影响了他的自主发挥。
作者:凌想;本文来源:公众号“凌想亲子心理”(ID:lingxiang127)。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前段时间,有几个周六的早晨,橙子的武术老师会在公园里辅导几个孩子练功。
有次,我也跟着去了,发现橙子还是老问题:一招一式倒是很熟练,但少了些力度,动作不够干净利索。我想了个主意:“我用手机给你录下来,你看看你的动作哪些需要改进。”橙子答应了。
一开始还好,每做完一套动作,我就把录下来的视频放给他看,给他指出哪里做的不到位,哪里需要增加点力度。这么做了两三套,我的火气渐渐就有点上来了。
内心OS:“能不能别那么拖泥带水?能不能有点力度?能不能认真一点?”
当然,好歹也是学了点心理学的人,这些话我没有说出来。但我明显感觉到,面对镜头的橙子,神情有些怯怯的了,动作有些放不开了。没了一开始的自信、从容劲儿。
他越这样,我越烦躁:“你就不能怎样怎样吗?”“明明很简单,你为什么做不到?”当这种情绪越来越强烈时,我突然意识到,这种情绪好熟悉。这是我和橙子之间曾经常有的一种状态。
那时,橙子还在上幼儿园,我还在依靠本能教育孩子,对小小的橙子来说,妈妈有时候是严厉的。当看到妈妈的脸色变得阴沉,橙子就变得怯怯的。他越是怯怯的,我就越是烦躁,气不打一处来——这孩子怎么这样?
我和橙子之间,无形中就形成了一个“场”。我的评判和强势加重了橙子的胆怯,橙子的胆怯又印证了我的评判,加重了我的强势。一股负面的能量在这个“场”循环往复,不断加强。
这几年,随着我的学习成长,这种场景很少发生了,但偶尔还是会有些残留的惯性。比如现在,当我意识到这些,我就赶紧让自己从这个“场”里跳出来。我说:“你自己练吧,我不看你了。我去旁边锻炼身体。”等我走开了,彼此都松了一口气。我发现,人家跟着老师也练得挺好。
类似的经历,相信很多父母都有过:你越想指点孩子怎样做,孩子就表现得越不尽如人意;你越想让他大方爽朗点,他就越缩手缩脚的;你越给他辅导作业,苦口婆心一遍遍讲题,他却变得呆若木鸡,反应迟钝...
只看得人火气窜上来又压下去,忍不住又是一顿吼。其实,孩子的这些反应是很正常的。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有个专有名词,叫作社会抑制效应。
简单来说,当一个人在做事的时候,尤其是做一些需要集中注意力、或者不太熟练的事情时,如果有他人在场,做事的效率和发挥的水平就会降低,做事的动力也不如一个人时强。
因为,当被人关注的时候,我们就会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自己做得不好,会让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不好。结果,越担心,越紧张,越做不好,越容易出错。
有一个故事特别生动地诠释了这个理论。
如果去日本的京碧寺,你会发现山门上悬挂着一块匾额,上书“第一义谛”四个大字。这四个字堪称书法精品,是日本的著名禅师兼书法家洪川所书。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为了写好这块匾额,洪川禅师足足写了85遍。
当年,洪川禅师来到京碧寺,庙里的和尚请他写这四个字。洪川禅师每写一字,都要精心构思,反复揣摩。替他磨墨的那位和尚,正好是个颇具眼力又直言不讳的人。洪川禅师写的每一笔,只要有一点点瑕疵,他都会指出来。
洪川禅师写完第一幅,这位和尚批评道:“这幅写得不好。”洪川禅师又写了一幅:“那这一幅呢?”和尚摇头说:“更糟。”洪川禅师是个一丝不苟、力求完美的人,于是写了一幅又一幅,足足写了84幅。
这时,磨墨的和尚因事离开一会儿。洪川禅师不由松了一口气,放松下来,挥毫写下了第85幅“第一义谛”。等那位和尚回来看到这幅字,连连赞叹道:“神品!”
你瞧,就连这位著名的禅师也会受到社会抑制效应的影响,更何况我们普通人,何况几岁的孩子了。
我自己也对此深有感触。我小时候练游泳,参加游泳比赛时,小伙伴们都希望爸妈来给自己加油,我却暗暗希望爸妈别来看我比赛。因为,只要爸妈在观众席上,我就放不开,莫名紧张。如果知道爸妈没来,我会放松很多,反而会发挥得更好。
长大后,我琢磨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发现,因为我担心如果我发挥得不好,会让他们失望。让他们失望了,他们可能就会觉得我不够好。我太看重父母对我的评价了,结果反而束手束脚放不开。就像橙子在意我的评价一样,越在意,越紧张。
所以,那些在家长眼里“越管越差劲”的孩子,你以为他们对做好做坏无所谓?他们不想听父母的话?不是的。他们内心里其实是非常希望做好的。只是,你的过度介入、你的严苛评价反而抑制了他的主动性,影响了他自主的发挥。
三、
那该怎么办呢?难道不管孩子吗?
有个很好的办法。100多年前,心理学家特里普利特提出了一个理论,叫作社会促进效应。简单说,就是当人们一起做事,或者旁边有人关注的时候,我们做事的效率和发挥的水平会比一个人时要高。
还有一个社会抑制效应,是在社会促进效应的基础上被总结出来的,这两个理论彼此关联。
你可能会疑惑,这两个理论不是互相矛盾吗?其实不然。
心理学家给出了解释:当人们做一些熟练的事情,不太需要集中全部注意力时,就容易产生社会促进效应。
心理学家发现,自行车运动员进行训练时,一个人骑行的速度要比多人一起训练的速度慢20%。
当人们做一些不太熟练、不太有把握、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事情时,如果被别人关注,就会影响发挥,社会抑制效应就会起作用。
另外,如果人们感受到竞争的乐趣、合作的乐趣时,社会促进效应更能发挥作用。当人们感受到被评判、迫切希望得到好的评价时,社会抑制效应则更容易发挥作用。
确实如此。好几次我都发现,橙子和同学们在一起时,说话行事就特别大方,说话做事一板一眼的,显得特别果敢自信。但是,当橙子和我在一起时,由于我的严格关注,他就又变成了那个怯怯的、舒展不开的小孩。
还有,有时带橙子去亲戚家,难免会让他表演个节目。橙子就会不情不愿、推三阻四,实在推脱不了,就敷衍了事,干巴巴唱几句。而换个场景,几个朋友带着年龄相当的孩子一起吃饭,孩子们玩得兴奋了,抢着表演节目,你方唱罢我登场,十八般武艺全亮出来了。
所以,想让孩子有更好的表现,有更强的动力,我们就要善于利用这其中的规律,多给孩子创造机会,让他在同伴中感受到竞争、合作的乐趣,互相带动,比你在一旁严加监督效果要好多了。
另外,当孩子在练习掌握一些新知识、新技能的时候,我们要减少评判,多鼓励,多欣赏,放手让他自己去试。你越心急、越指责,他就会“笨”给你看。
四、
其次,不管是社会促进效应,还是社会抑制效应,其实,这里面都隐含着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关系。也就是前面提到的“场”。
人和人之间,只要有互动,都会形成一个场。我们会感受到对方散发出来的气息和频率,以此决定做出怎样的反应、以什么样的姿态和对方相处——是自信,还是拘束,是真诚,还是保留,是平和,还是计较……
这些,我们的头脑可能都意识不到,潜意识会感受到,自动就做出了反应。父母和孩子的相处也是如此。所以,当你嫌孩子不够大方、缩手缩脚、顽劣不驯、哭闹任性、脑子不开窍……这些让你头疼不已的表现,最好先自我反思一下:
你在和孩子的这个“场”是怎样的?
孩子在这个“场”里感受到的是正能量还是负能量?
是爱还是恐惧?是接纳还是控制?
你们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还是相互抑制的?
关系不对,“场”的频率不对,孩子的行为就不对。你的关注,可以是束缚住孩子的牢笼,也可以是支持孩子前进的助推器。这取决于你以什么心态来关注。
所以啊,与其盯着孩子的问题不放,不如想想看,你在亲子关系中充当的是什么样的角色?
其实答案很简单,就看看孩子愿不愿意让你参与他的学习和活动。你的加入,是让孩子发挥得更好,还是变得退缩迟钝。你就知道你在孩子心中是个欣赏者,还是苛责者。
还有啊,不妨经常提醒自己:千万别当那个给洪川禅师磨墨的和尚。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