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碾压华人的“印度帮” 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

時間:10/09/2019 瀏覽: 4085

LeoGo科技 优质数码领域创作者

印度流传这样一句话“一流的学生才可以进入印度理工学院,而二流的学生。只能是去国外读名校”,这句话很好的解释了这所令人惊奇的,可以和哈佛媲美的存在。所以,当时你可能会比较难以理解为什么在阿米尔·汗的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那么多人挤破脑袋要进印度理工。

培养IT精英的印度理工学院,每年毕业季都有着谷歌,微软,苹果等企业来“淘金”(人才)。而苹果的“印度帮”,实际上就是一群来自于印度理工学院的学生,他们是校友,他们是有着惊人的才能,他们有着令人惊奇的毅力,在硅谷,他们慢慢的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聚力”,这些高级知识分子,不仅仅在技术方面有着其他一些技术人员方面高看的地方;更为主要得是,他们也有着令库克“满意的地方”。

所以,这里不得不说到,当时陆奇离开了微软,那时候的声音是“被印度帮碾压”的华人。甚至于在硅谷中的很多企业,码农,基层技术人员大部分是华人,而印度帮大多数是中高层管理者。

而大家公认的一句话:“印度人在硅谷发展得很好”已成为公认的事实。微软、谷歌、Adobe,这些知名企业的首席执行官可能都是印度人来担任。

比如谷歌CEO就是毕业于印度理工的桑达尔·皮查伊:


所以,这些兼顾着技术,以及勤奋优势很强,更为关键的是,印度之前被殖民,所以英语沟通更没有问题。这反而,能够让印度帮的优势会更强,这就是他们能够在苹果发展的主要优势,这反而是华人的一些劣势。

印度帮的启示:让未来技术的重心能够转移到中国,才会给我们技术人员更多的机会。这是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努力!

魔铁的世界 优质科技领域创作者

很多人不知道“印度帮”在美国跨国大公司中的存在,直到脸书华人员工疑被印度上司霸凌后跳楼,“印度帮”才进入大家的视野。说实话,相比华人,印度人在跨国公司中混得风声水起,骄傲到可以写一本职场励志书。

先来说一说“印度帮”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存在。简单说,“印度帮”就是印度人或印度裔美国人,在职场(主要是跨国大公司)中形成的一个利益小团体。这个团体的操作模式通常是,由一群印度人/裔人推举一个人做主管,如果成功,那么这个主管就成为“老大”,会罩着所有小兄弟,同时大量招募印度人,阻碍中国人的发展。

相比之下,现有的科技巨头公司最有权力的CEO席位上,几乎看不到华人的身影,能作为代表的,也就是AMD的CEO苏姿丰女士吧,但AMD毕竟离巨头还有一定距离,行业地位比不过英特尔。

AMD的CEO苏姿丰博士(Dr. Lisa Su),华人女性


而印度人在微软、谷歌、亚马逊、百事可乐、摩托罗拉、Adobe、联合利华、万事达、标准普尔等公司,都正在或曾经在CEO的席位上狠狠刷着存在感。

其实,在2000年前后,硅谷的科技巨头不乏中国大陆精英,像陆奇,就曾先后效力IBM、微软、雅虎,并做到了微软全球执行副总裁,许良杰最高也做到了eBay和思科的全球副总裁。

但陆、许之后,美国科技巨头高层中,已不见了华人身影,印度人却异军突起,典型如谷歌CEO是桑达·皮猜(Sundar Pichai),微软CEO是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都是妥妥的印度裔。伯克利大学早在2012年做过的调查就显示,仅在硅谷科技公司中,有1/3的公司都有一位印度裔高管和技术主管。也就是说,印度人几乎把持了硅谷科技公司内部的晋升通道。



英伟达联合创始人黄仁勋,江湖称之“老黄”,他不属于职业经理人。


反观硅谷的华人,有大量是毕业于清、北、复、浙等名校的学生,但在硅谷的职业生涯中,几乎都在中层这个阶段碰到了天花板,难以晋升到高层职位,造成华人高管的稀少甚至缺失。

华人相对于印度人在硅谷职场的竞争劣势,主要是由于4大原因:

  1. 不团结,习惯于各自作战,不像印度人喜欢集体行动;
  2. 喜欢埋头工作,当老黄牛,印度人则喜欢表现,抢功劳意识强烈,容易在职场冒出来;
  3. 中国学生不喜欢团队配合的体育项目,印度学生则喜欢打板球(印度的国球),桑达·皮猜、萨提亚·纳德拉、亚马逊的前高管 Venky Harinarayan在学生时代就加入了学校板球队,由于板球运动需要队员密切配合才能取胜,这等于锻炼了印度人的团队协作意识;
  4. 印度人在做好工程技术的同时,有点想法的都会去读MBA,而MBA的目标就是培养管理者,硅谷的科技公司发展到一定阶段,创始人会退居幕后,转而雇佣受过MBA教育的人担任CEO,印度人既会工程技术,又手握MBA的敲门砖,自然容易爬上CEO这个实权位置。

最后,关于题主问的”印度帮“在苹果公司的情况,当然没有在微软、谷歌的存在感强,你看每次苹果发布会,上台介绍的有印度人吗?

科技新发现 IT评论人 青云计划获奖者 优质科技领域创作者

苹果是一家“包容性”很强的企业,总部设在美国,员工却分布在全球各角落,而且他们是一个唯实力论的企业,不论国别、出身和性取向。CEO库克曾高调宣布出柜,坦诚自己是同性恋,不仅没有遭遇白眼,还给企业品牌再增添一份多元和神奇。美国名校毕业的白人,含UI设计师、材料分析师、MBA使得苹果总部才华横溢以致臃肿,苹果海外派驻人员也都是电子行业的老兵,深谙行业潜规则,他们能单枪匹马地搞定巨型的供应商,于悄无声息中抓住竞争者要害,替苹果争取最大的利益。此外,在美国总部以及这些海外人员中间,苹果组织内还存在另一个重要的群体,就是印度帮,他们处在整个组织的中间阶层,是连通总部和海外的必要桥梁,同样才华横溢,兢兢业业,且基本都是工作狂。

事实上,在美国科技企业里,有很大一部分高管都是由印度人担任的,“印度帮”早就成为硅谷的一大特色,他们大都来自印度本土,毕业于国内最高学府“印度理工学院”,在IT领域、语言天赋、沟通能力等方面都远胜其他国家移民,也正因如此,印度帮得以在美国大型科技企业内担任中高层管理者,甚至把自己的管理手段、民族特点、咖喱味都注入到所管辖的团队中,使得印度帮的势力越来越大。

如前文所述,印度帮在苹果大都担任中层的管理者,负责连接苹果总部和海外派驻人员,之所以会形成如此组织,跟印度人的民族特性有着很大关系。首先,能够拿到苹果offer的印度人都不是等闲之辈,他们是印度9亿人口的绝对精华。诚然,印度整体的国民素质不及欧美等发达国家,但如此庞大基数下的精英分子,无论是身体素质、智商、情商,还是学习能力、奋斗精神等方面都是超越普通人一大截的,更何况,这些人出生时的条件并不如欧美白人那样优渥,是一步步打怪升级起来的。笔者有位朋友曾在印度工作,讲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文化,印度人的社会地位会决定其姓氏的长度:姓氏的字母越长,代表他们的地位越低,这说明印度的等级观念非常严重,也意味着,如果一位印度高管拥有比较长的姓氏,那么,他的能力应该会越不同寻常,毕竟,他们要爬到这个位置,要克服比常人更多的困难,在抗压能力、克服困难的勇气方面都要远胜常人。

众所周知,库克是一位供应链管理高手,常常锱铢必较,要同供应商、经销商争取每一分利润,但我们看到公众舞台上的库克总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模样,他从来不会面目狰狞地“撕咬”价格,不单是库克,任何的美国白人估计都不屑于做这些“气急败坏”的事儿,毕竟,他们从不需要面对“生存底线”的威胁,这些人每天琢的事儿就是“如何优雅地领导地球”。相比之下,印度人则要凶悍得多,他们从基层慢慢爬上来,倾注了自己的血和命,深谙底层世界的龌龊和诱惑,在关键性的谈判中,他们不会惧怕残酷和血腥,加之,苹果的产业链遍布全球各地,需要大范围地飞来飞去,显然,养尊处优的欧美人是绝难适应这种生存压力的,正如,美国的小孩是不会再端坐在流水线上,完成低端制造业的。

此外,印度长期受英国殖民的影响,官方语言亦是英文,而印度理工学院也会重点培养“印度精英们”的逻辑和交际能力,种种因素催生出一个非常独特的印度帮,他们既有欧美发达国家的逻辑思维和视野,也具有第三世界国家的吃苦和忍辱负重的精神,可以说,印度帮是库克统治供应链的重要工具,好比雍正皇帝的血滴子。

当然,既然印度人能担任苹果公司的中层管理者,他们无疑会在日常管理和商业模式中注入自己的风格特点,最典型的莫过于改变一些亚洲员工的心态,渐渐地在苹果总部和海外办公室形成两种迥异的文化风格。相比之下,华人就只能默默地担任基层工程师,一方面,这些华人并不是华人之最精华,最顶尖的华人如马云、刘强东还是能在中国发迹的,而且苹果华人员工受“中庸”文化影响,也绝难完全执行西方思维,语言也是一大弱势,久而久之,在苹果内部,逐渐形成“白人高层、印度中层和华人基层”的组织体系。



苹果有很多伟大的地方,比如完美靓丽的设计和严苛的品质要求,但最伟大的地方还在于其“事必长远”的规划,事实上,他们在设计产品时,都是以“最长远”的态度对待的,生态圈的概念更是让其在产业链中占据了绝对优势,他们深知环保的重要性,以至于决定要自己种一片森林供应iPhone需要的彩盒纸张,现在,这片森林正在发挥巨大的作用。显然,苹果大面积招募印度帮也有着长期的考虑,他们需要印度的市场,更需要印度的制造潜力,如果苹果要大肆进军印度,印度帮绝对要成为开疆辟土之先锋的。

相关数据显示,iPhone在印度市场的销售并不理想,这里的消费者更热衷本土24美元的智能手机,以及三星、小米、小辣椒式的廉价终端。尽管苹果频繁地更换印度销售主管,但始终无济于事,事实上,要改变印度市场的iPhone窘境,要么苹果降低手机价格,要么提高印度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国民收入。按照一般逻辑,应该是苹果妥协,制造出廉价版的手机销售到印度,但苹果的另一个伟大之处,正在于他们敢用“胳賻拧折大腿”,iPhone绝对不走低端路线,而且要反其道行之,尝试着改变印度经济水平。

因印度市场的潜力实在太过诱人,库克曾多次考察印度,甚至一度要帮助其建设高铁,以提升其物流运输能力,同样地,印度政府也非常希望库克能来印度投资,在税收、土地等政策上给予其足够优惠,双方的合作正日渐默契。


此外,目前印度有着非常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印度工人的工资水平只有中国大陆的三分之一左右。随着库克在印度的投资增多,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供应商扎根于印度,而主流优秀企业的到来不仅会创造出大批的就业岗位,更能带来先进的生活理念,正可谓:物质决定意识,当印度人民通过劳动提高生活水平,购买一两部 iPhone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儿。显然,苹果有此长远的布局,印度帮势必会再度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这些人大都来自底层,知晓在印度如何向上流动,如此宝贵经历会给予印度工人无限的鼓舞和激励,从这个角度讲,苹果大肆招募印度帮,不仅为了管理全球产业链,更是为了“生而改变世界”。

Lscssh科技官 科技问答达人

印度人在美国等IT公司中的确大量存在,包括部分高管都是印度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个人根据目前网上的各种信息整理了一下,大致有以下因素综合起来导致!这些因素不仅能套用在苹果公司,也同样能对应于其他欧美公司。

1、语言和文化:

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音之一,这点比起我们国人来说是一个优势点,毕竟语言交流是人类沟通的必要条件。其次就是印度早年被英国殖民了很久,期间必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因此印度人在欧美国家适应度肯定比我们国人要强。这也保证了印度人可以真正与英美人畅谈工作以外的话题,从而拉近关系。

2、抱团裙带关系:

印度在欧美是相对比较抱团的,一旦有几个人进了某公司,通过抱团吹拉弹唱提升某人的地位,然后通过这人再不断拉新印度人进来。面试时踢掉其他亚裔人员,留下印度人,当然能找来的印度人在技术上也不会太差。通过一段时间的运营,整个公司内印度裔人数会相对较多,从而更加保证了这群人的稳固地位。

3、我们国人太强:

咱们中国人的能力太强了,很多东西学会之后会自立门户,因此欧美的公司可不敢完全让我们国人掌权。而印度人就不同了,能说会道,溜须拍马,并且也能取得一定的收益。当然那些公司的大老板们背后股东们也清楚印度人拉帮结派的做法,但是这又如何?只要印度人听话,让干啥就干啥,同时也能保证有钱赚,何乐而不为。

4、善于搞人:

不要以为印度人是善茬,欧美的印度人能拉帮结派搞来一对印度人,也就意味着他们更善于搞办公室政治,能说会道,欺上瞒下。通常来说,印度人在欧美公司都是挺能说的,虽然在干活细致性上事不如我们国人的,但我们太能忍受了,发出的声音太少了。这样的结果自然是我们国人在国外受欺压的多,印度人能趾高气扬。

Lscssh科技官点评:

以上各方面因素影响下,印度人在欧美大公司就普遍存在了,不要真的以为

是他们整体能力很强,更多的是人家会比我们玩而已,倒在印度人高管手里的欧美大公司可不少!有兴趣可以看看“那些被印度人毁掉或者差一点毁掉的公司”。

大学生编程指南 优质科技领域创作者 

先从大的方面考虑为什么这么多印度高管在硅谷,是不是印度软件行业已经超过中国了,如果如果单纯的这么以为就是有点想当然了,要衡量一个国家的软件发展水平主要看软件企业是否强大,很多国人觉得印度就是比我们国家强大,但看到世界互联网公司在全球排名,中国的互联网企业除了抵不上美国几个超级巨头,排名还是非常靠前,从这点上看起码国内软件产业的发展的并不差。

印度帮可不仅仅是在苹果公司内部,在很多硅谷公司都有印度帮的影子,而且印度帮内部还非常团结,而且势力越来越大,经常组织一些内部的聚会,相反很多出国的程序员数量也不少但好像各自为战的属于多数,这些内部有文化因素在里面,在这里不做细究,看事物要研究事物的本质,为什么印度能够组建起来印度帮,印度软件产业得拉动点主要还是外包,印度有个城市叫班加罗尔几乎是软件外包的天堂,很多欧美企业在那里都有自己的分公司,印度政府对于外包产业提供了很大的政策支持,印度软件在全球的外包产业里面占据的比例很大。

软件外包的本质是服务别人对于本国的软件产业并没有太直接的帮助,说白了就是给别的国家做嫁衣,印度本土的软件产业并没有像外包那么出名,印度很多高中生的学生就开始了外包培训了,培训技术沟通技巧服务意识等等,给欧美等企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对比印度国内软件技术人才主要内部消化了,当然国内也有很多外包公司承接的主要是本国企业得订单,像华为公司很多项目都采用软件外包的方式,在大连有专门对日的软件外包公司,绝大部分还是服务于国内的软件公司。

国内程序员数量已经有几百万之众,还是大量服务于国内的软件公司,可以想想国内有多少软件公司,国内这么多软件企业主要还是靠广大的程序员,印度主要服务于欧美等大型企业了,外包从长远看对于本国软件企业没有太大的帮助,只是当时挣钱了,但对整个产业的发展有限,国内程序员追求的目标是进入国内顶级的企业,印度的顶级程序员把目标对准苹果,谷歌等企业,各自追求的目标不一样,造成的结果也会不一样。

在十几年前海归再国内市场还是很受欢迎,放在今天看没多少优势,海归回来还学了一堆毛病,反而不如本土的人接地气,关键的原因还是在于祖国已经变强大了,很多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特别是在软件领域没有必要羡慕印度的高管,留在自己国家为本土软件企业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当然也希望在国外学成的程序员回到国内发光发热,相比来讲国内软件发展模式更加适合把产业做大做强,只有自强不息才能真正强大,希望能帮到你。


来源:悟空问答/头条问答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