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02/11/2020
瀏覽: 3065
文|默尔索
《寄生虫》成为今年奥斯卡的大满贯,导演奉俊昊抱着奥斯卡喜逐颜开。一座金棕榈,一座奥斯卡最佳影片,奉导这次赚翻了。
作为类型片,《寄生虫》不妨说是一个现代寓言故事,直白俗套却能跨越语言,引起共情。
01
2月9日,第92届奥斯卡揭晓获奖名单。
《寄生虫》再次将韩国电影推上世界电影史的高光,上一次是在戛纳,它为韩国电影赢得第一座金棕榈。
此次好莱坞一行,荣膺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国际影片、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值得一提的是,《寄生虫》亦成为奥斯卡历史上首部获得最佳影片的非英语片。2019年上映至今,共获得国内外大大小小近七十个奖项,足见其魅力无穷。
其魅力正体现在导演奉俊昊想表达的主题——阶级的对立上。语言不通,亚欧文化差异,《寄生虫》仍旧能获得奥斯卡的青睐,足见奉俊昊的表达的精准有力,能引起跨越语言和文化的共鸣。
就主题而言,有1995年的《冷酷祭典》,也有戛纳金棕榈傍身的《小偷家族》,不免被作以比较。就技巧和浑然天成,很多人可能更偏爱《燃烧女子的肖像》,或者奉俊昊的另一部电影《绑架门口狗》,认为《寄生虫》胜之不武。
的确,这部电影更像是一篇命题作文,以阶级对立为主题的。角色、情节和道具无一不是伏笔,无一不是暗喻,由此角色不免脸谱化,节奏也失去了流畅。
但剥掉《寄生虫》类型片的外壳,将其当作是一个寓言故事,你会发现,那伏笔和暗喻是时代的写照,尤其是深入了解韩国同时期的社会现状之后。
02
《寄生虫》的背景是现代韩国社会,围绕着半地下室中的一家四口无业游民展开。
父母与两个子女,在各自人生挫折后,每天靠折披萨盒为生,在卫生间马桶边蹭着楼上的wifi。
父母曾经也是有过正经工作,儿子几次奋战高考,女儿有着设计天赋,却没有钱参加高考,最终在这间半地下室里达到生活的平衡。
改变发生在家里的儿子宋康昊得到的一份英语家教工作,一家人看到了阶梯之上另一个阶层的生活,看到了上层生活的体面和尊严。
宋康昊用各种手段,使家人取代了学生家里原本的管家、司机。在这一步步的计谋中,这一家四口进入了这个上层之家,并在这个家庭的暗处安稳度日,成为寄生虫。
直到与以前的寄生虫,旧管家藏在地下室的那个丈夫相遇,并发生冲突,最终摧毁宿主。
在这层层递进的情节中,气味、台词、大雨等等细节,表现了金钱打造的那座阶级之墙的坚不可摧。而墙内外的两类人在不同的空气下,被现实塑造成不同的人格。
这部电影有太多象征与暗喻,某种程度上失掉了现实色彩,所以更像是一则寓言,直截了当的表达自己。
导演的技巧又让其表达意味深长,每一帧画面、每一个细节都有其意义,细究会让你酣畅淋漓。
正如饱受诟病的脸谱化。脸谱化的穷人与富人,将这种对比推向了高点。穷人感悟道"过得好的人,更容易成为好人”。
在电影最后的高潮,富人男主人的被杀,使得这句话成为对这两个阶级的最好解读。没有谁能独善其身,成为好人。
环境造就言行。电影中,在不同的阶级中,自有一种活法。穷人也罢,富人也罢,都要遵守每个阶级的游戏规则。
穷人要的是生存,富人要的是体面,没有谁是好人。
富人冷眼旁观穷人,但是依旧要摆出一副知冷知热的姿态,以和睦相处为动机,却保留着骨子里的矜贵,难免显得不真诚。
环境造就言行。所以不管你在哪个阶层,你都没有选择,人性的扭曲是一直存在的,只是方式不同。导演用寓言直白的讲述了血淋淋的现实,但是他没有深究导致现实的原因,也没有交代现实的归宿。
家中儿子割舍不掉的石头,寓意着财富,也是他的执念。或许在一家四口蛰伏半地下室时,执念消失过,现实又一次催生了它。
可执念终究是妄想,那一家四口如影随形的气味,在电影中被无数次提及,亦是阶级的无形之墙。结尾处儿子成为上层阶层的梦,终归成不了现实。
03
《寄生虫》是一则寓言,是时代的寓言。
电影中的半地下室,是韩国的一种租房特色;穷人父亲年轻时的创业,是当年风靡韩国,又一度销声匿迹的台湾古早味蛋糕;几度高考的儿子,够不着,挤不进改变阶层的独木桥,也是韩国年轻人的写照……
电影只体现了韩国的贫富分化,但英语系国家的共情,说明贫富分化是全世界的问题。民粹主义在西欧北美大选掀起波澜;中东极端组织混杂的西欧底层青年;13亿人口大国从精准扶贫到脱贫攻坚战……目光若是放到近处,现实亦触目惊心。
《寄生虫》生于时代,也被时代所成就。
阶层的鸿沟一直是文艺作品最能引动人共鸣的靶点之一,远的有《悲惨世界》,近的有《北京折叠》,阶层是什么?
不仅仅是金钱意义上的穷与富,往往还有背后的品味、习惯、精神的歧视,带来精神的鸿沟。
贫穷父亲最终的爆发,隐喻了东亚社会几十年来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的危机,如果不好好去解决这些撕裂的问题,社会很难走向更好的未来。
都说韩国电影承袭于好莱坞,但自己打拼出来一片类型片的天地。最为人称道还是他们对现实和人性的刻画,没有顾及,方才显得真诚。
敢于面对现实,承认现实,文明才会有发展的沃土。
文在寅时代在某种程度上超越了朴槿惠时代,给了有抱负的电影人一方沃土。
获奖后,韩国总统文在寅甚至发布推特“为了让韩国电影人尽情发挥想象力,没有担忧地制作电影,政府也会一同努力。”
这一沃土下,冷酷而尖锐的现实问题,韩国导演能够去高度关注,带着良心与使命感去构筑与表达,这无疑是社会的进步。
这般努力,奥斯卡看得到电影的诚意。
当然,任何时候虚伪总是免不了的,但是承认虚伪的存在并坦然接受,不失为一种美德。
说个插曲,
去年,《寄生虫》在戛纳捧回金棕榈,韩国影评人自嘲,韩国民众不在乎戛纳电影节,但是在乎有韩国电影获得金棕榈的戛纳,这一次,他们亦能不带字幕的看奥斯卡的最佳影片。
所以,对于中国的影迷来说,梦想都要有的,反正放着也不占地方。
来源:易简读书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