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三周年回顧

時間:04/30/2021 00:00 瀏覽: 5507

2018年3月川普簽署關稅備忘錄,正式啟動對中貿易戰,迄今已經三年了,有必要對此一標誌性的事件進行全面的回顧與反思。由於台灣是中美關係間深度的利益攸關者,台灣的國防靠美國、經濟靠中國,政府必須小心地審時適度,廠商也必須要有高度的政治警覺,才可以在兩強對峙之間化險為夷。

貿易戰起初被認為是川普總統要解決中美貿易的長期失衡,以及復興美國鐵鏽帶的製造業而發動的。但隨後美國再針對中國高科技進行的定點打擊,接下來則是對香港「民主人權」以及新疆維吾爾族「強制勞動」與「種族滅絕」的道德輿論戰。對中貿易戰,科技戰,道德輿論戰一波接着一波全面展開。

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製造大國工業體系完整
因此,中美貿易戰其實相對來說是接近均勢的,甚至中國還要略勝一籌。中美貿易戰雖然還沒有結束,但以提高關稅為主的貿易戰並沒有達到預期縮減中美貿易逆差的效果。2020年中美貿易逆差的持續擴大而創下歷史新高,說明關稅其實主要是美國消費者買單。同時,貿易及全球供應鏈協作體系其實是互惠互利的,美國政府濫加關稅導致美國企業產生損失,以至於超過3500家美國企業也對政府的行為提出行政訴訟。WTO也認定對中國的加稅是違反WTO規範的。這證明貿易戰不但缺乏正當性,從結果來論也已根本失敗。擺在拜登政府的面前的唯一選項,就是何時及如何結束這場毫無意義、且得不償失的貿易戰了。 

美國的貿易戰沒有給中國帶來太多實質性損失,反而讓中國的實力進一步增大
貿易戰對中國帶來的最大威脅就是產業鏈轉移。關稅及反報復的關稅已經讓不少製造商不得不調整生產基地來分散風險。受中國對美出口產能轉移的影響,台灣、越南與印度因而成為此次貿易戰的最大受益者,尤其是越南,這兩年越南的出口和經濟發展都受到了很大的發展。

科技戰則是從美國處罰中興通訊開始,理由是與伊朗進行關聯貿易。當時輿論普遍都說中國企業不講誠信,不守國際規則,不懂「內控法尊」等。但後來的美國的實體清單越來越長,甚至連大學都列入了,連制裁的理由都不必了。大陸企業才明白制裁是不需藉口,也終於決心長期攻關高科技,官方也專門加大了對高科技產業的扶持力度。

再者,蘋果供應鏈大廠歐菲光協助新疆省政府提供新疆維吾爾人比較高薪的就業機會,這本是企業社會責任的體現。居然也被扣上強制勞動的大帽子,而被踢出蘋果供應鏈。坦白說如果有去過新疆旅遊的人們,應該就會對這種所謂對維吾爾族的強制勞動,百萬奴工的說法嗤之以鼻,因為扣掉老的小的,將近5分之1的人住在集中營強制勞動,實在是背離我們最狂野的想像,更令人驚奇的事:這無腦的說法居然也有人相信,這才是令人覺得不可思議的事情。

科技戰中國的短期劣勢很明顯,供應鏈必須完全「非美化」並不容易。但是中國企業去美化變成是一條非走不可的道路
坦白說對企業來說更換供應商是件麻煩的事情,所以以前台灣或大陸供應商要進入大陸巨頭的供應鏈並不容易,必須提供比國際大廠的更好的產品與價格,才能得到些許機會。當科技戰爆發後,現在中國領導廠商才願意提供機會給讓國產產品試錯與試產,這其實提供了新的巨大機會,這也是近來台灣中小型科技股股價大幅飆漲的重要原因。

長期來看貿易戰與科技戰,也只能減緩而不能阻擋中國的產業升級。甚至是最近的道德輿論抹黑戰如果拿不出證據,則更多的只是一種不必當真的騷擾。美國的人造衛星滿天飛,高解析度精確的照片都可以清楚辨認人物了,為什麼不拿出幾張幾萬個奴工在棉花田裡耕作的圖片來看看?

中美對抗不需要理由,是中國崛起擠壓到美國主導的世界秩序
近日,美國兩黨議員共同提案的《2021年戰略競爭法案》,更要求美國政府調動「美國所有的戰略、經濟和外交工具,抗衡中國日益崛起的全球力量,並確保在競爭中獲勝」。與中國競爭既可以凝聚兩黨共識,也可以避免在期中選舉之前給共和黨太多的攻擊口實,這是美國國內兩黨對抗與國際大環境的根本結構問題。 可見未來中美關係的主軸是大國競爭,但競爭不等同於對抗,更不等同於美蘇對峙的新冷戰。

台灣要認清的是:川總傾國之力對中國全面、直接的貿易與科技對抗,都無法有效阻擊中國及其經濟發展:去年以及今年第1季,中國都交出了亮麗的經濟成績單,讓那些預期中國會跪倒在美國經濟打擊之下的台灣共知們顏面盡失。更何況川總對中國的全面打擊有很大的後遺症——那就是美國的非戰爭的方法用盡了,人家中國也不怕你了,也敢跟你拍桌子說話了。因此台灣社會終將面對國力更為強大且自信的中國大陸,台灣必須學習與之共存與共榮,不管你高興與否、願不願意。

文章摘自:聯合新聞網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特別推薦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