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力損害】聽覺神經是關鍵,哈佛大學找到測量聽力損害的新方法

時間:08/08/2022 00:00 瀏覽: 5942
哈佛大學醫學院近日發布研究指出,透過大量病患資料比對研究,發現耳蝸神經退化與聽力喪失有極大關聯,一改以往學界認為與內耳毛細胞退化程度成正比的認知,這項研究所開發出的新測量方式,往後將可更有效地追蹤聽力退化病患的狀況。
由哈佛大學醫學院耳鼻喉科副教授梅森(Stéphane F. Maison)所領導的團隊,與麻塞諸塞州眼耳醫院(Massachusetts Eye and Ear,MEE)合作,從將近 96,000 名聽力退化病患案例中進行研究。
研究發現發現病患的耳蝸神經(Cochler Nerve)損壞程度,與聽力退化程度有高度相關,並以此開發出以聽力檢查比對耳蝸神經損壞程度,可讓受檢者提早發現聽力退化的問題。
2009 年同樣由哈佛醫學院團隊主導的研究中以,聽力退化始於耳蝸神經損壞,並進而影響內耳系統中的毛細胞(Hair Cell),但當年的測驗並沒有進行大量病例資料分析,也沒有提出檢查方式。
而這次的研究則由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資助了 1,250 萬美元進行,從九萬多名病例的聽力檢查與耳蝸神經損壞情況中進行交叉比對,找出了重要的關聯性。
梅森博士指出,聽力檢查中最重要的兩項指標為「可聽度」(Audibility)以及「可理解性」(Intelligibility),過往學界普遍認為聽力受損源自於內耳毛細胞受損導致,而耳蝸神經損壞是由於毛細胞喪失導致,而毛細胞受損可由一般聽力檢查中的聽力圖(Audiogram)觀測出來。
但新研究中發現耳蝸神經損壞才是聽力喪失的導因之一,而且影響到的是「可理解性」能力,因此解釋了為何許多聽力圖正常的患者,在吵雜環境下無法理解別人談話內容,或是許多使用助聽器的患者,經常會無法聽懂正常談話的問題。
梅森博士表示,這項新研究結果與檢測方法,預計可讓業界許多助聽設備和聲音擴大裝置廠商,能夠開發出更有效的產品幫助聽力喪失病患。
哈佛大學醫學院的這項新研究,已刊登在 6 月份的《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期刊。
科技新報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打開微信,使用 “掃描QR Code” 即可將網頁分享到我的朋友圈。

親愛的商家負責人:貴公司需要新聞發布的平台嗎?華人工商新聞網為您提供24小時的中英文訊息平台,無論是新品上市的促銷快訊、社區活動、消費情報、專欄寫作...都歡迎您與我們聯繫。請電(626)280-8588,獲得更完整的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