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04/09/2025 00:00
浏览: 1200
最近流行於欧美等国网上的「3月理论(March Theory)」,是指每年的3月成为许多人分手或发展新恋情的高峰期,但当单身者历经情感变故后,往往会以花费数千美元的活动弥补心灵创伤。据财务应用程式 「Frich」的数据指出,Z世代(1997年至2012年出生的一代人)在分手后的平均花费3862美元(约新台币12.7万元)。金额是以住房、旅行、约会及分手后的消费行为等各项开支累积而成。
纽约邮报报导,有研究指出,许多人在分手后会寻求购物疗法、频繁参加派对或采取其他极端行为来释放情感,这些行为的花费通常相当惊人。例如,一场「单身女子之夜(Girls’ Night Out) 」的活动花费平均占研究群体的20%,约为92美元(约新台币3035元)。此外,有些人选择更激烈的方式治疗情伤,例如抱持「活一次就要好好享受(you only live once,YOLO)」的心态,预订长达一周的旅游行程转换心情。而在选择这种方式的Z世代中,有20%表示,他们曾为这样的旅行花费1991美元(约新台币6.5万元)。
相较之下,只有18%的人选择较为经济的方式,透过参加健身课程或剪头发转移注意力,此类活动的费用约为100美元(约新台币3300元)。但除了冲动消费,结束一段关系后,独自承担每月房租的压力也可能对个人的财务状况造成严重打击。许多情侣选择同居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分摊房租」。研究显示,为了避免独自支付昂贵的租金,有18%的Z世代选择维持不健康的关系,甚至有39%的人即使还没做好心理准备,也选择与伴侣同居。
在美国纽约市曼哈顿,共享一间单房的情侣可以节省超过5万美元(约新台币165万元),而该城市的单身税(Singles Tax)在过去3年间更是上涨40%。不过现实情况是,许多与伴侣分摊租金的人,在分手后可能无法立即找到财务支持或资源负担独自生活的开销。
Frich的共同创办人兼产品总监梅迪纳(Aleksandra Medina)表示,「分手不只是情感上的动荡,更是一场财务重置。」她也补充,「当你与对方共享生活(包括租约)时,从搬迁费用到重新调整个人预算的过程,这种转变可能让人感到难以承受。」最后,此项研究凸显了分手后除了情感创伤,也可能带来巨大的财务压力,特别是对於以分担房租来节省开支的年轻世代来说,更是如此。
图片翻摄自网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