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裔美国人:在就业歧视中挣扎

  來源 東方網    郭悟初     發表時間:06/08/2022     瀏覽 346 次

                              

                              在著名好莱坞电影《当幸福来敲门》中,威尔·史密斯扮演的一名黑人父亲克里斯生活落魄,穷得叮当响,但他坚守梦想、刻苦耐劳,终于拿到了投资公司的offer。当克里斯实习结束,冷漠的白人领导微笑着告诉他明天就可以来正式上班的时候,他实现了“美国梦”:无论种族肤色,在美国只要努力奋斗,就可以实现梦想,幸福,就会来敲门。但在现实中的美国,一名黑人在经历求职中、入职后和维权时的多层次、系统性的就业歧视之后,他还能像克里斯一样守住“美国梦”吗?

    求职中的歧视鸿沟

    上世纪60 年代民权运动以来,美国政府进行了一些改革,减少了非洲裔美国人在法律制度上面临的不公正待遇。遗憾的是,美国种族歧视的社会土壤丝毫没有改变,在关乎“饭碗”的就业问题上,黑人依然面临严重歧视。

    数据显示,1963年至今,黑人失业率一直是白人失业率的2—2.5倍。2022年1—3月,美国白人失业率约为3%左右,而黑人失业率却高达6.2%—6.9%。可见,近60年来,美国失业率的种族鸿沟始终未曾改变。即便是在拜登总统声称的“令人鼓舞”的低失业率时期,黑人依然面临严重的就业歧视。与此同时,在面临“滞涨”、金融危机和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衰退时,最“受伤”的始终是黑人等有色人种。

    美国西北大学曾就求职中的就业歧视做过一项研究,该研究分析了1989—2015年求职者为25517个职位提交的54318份求职申请。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投出简历之后,白人求职者比同等资格的非洲裔美国人平均多收到36%的面试邀请。与此同时,在长达25年的时间跨度中,对黑人的雇佣歧视程度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有明显变化。

    由此可见,黑人在求职时遭受严重的就业歧视,而这种情况始终没有得到改善,“最后被雇佣,最先被解雇”是非洲裔美国人永远的宿命。

    职场中的歧视怪圈

    今年2月,加州民权监管机构代表数千名黑人就特斯拉加州弗里蒙特工厂涉嫌种族歧视提起诉讼,起诉书显示,黑人工人被隔离在不同的区域,员工称之为“门廊猴子站”“黑暗面”“奴隶船”“种植园”等。该工厂每个厕所都写有包括“滚回非洲”“KKK”“万字符”在内的种族歧视符号和污言秽语。在工作中,黑人干的是最艰苦的体力活,在相同的工作中所获报酬远低于其他工人。此外,黑人员工经常因肤色遭到语言暴力,而他们一旦被无休止的羞辱惹怒,从而引发语言或肢体冲突,立刻会被贴上“威胁”“挑衅”的标签,并遭到公司处分。

    显然,特斯拉工厂不是孤例。近年来,通用公司、脸书公司也曾被非洲裔员工“拉清单”,他们在职场中的遭遇同特斯拉工厂的黑人工人相似,有色人种员工总是处于一种不友好、不正常的工作环境之中,而被曝光的几家大型公司也仅仅是冰山一角。

    在今天的美国职场,种族主义、歧视、偏见和侵犯已逐渐形成了一种扭曲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少数族裔只是被视为“配额存在”,但从未被倾听、被认可、被接受。

    维权时的歧视枷锁

    在美国,就业歧视行为发生后,遭歧视工人维权的第一步一般是向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 (EEOC) 提出投诉。据统计,2010至2017 财年期间,EEOC收到美国工人100万起投诉。在这些案例中,有82%的工人没有得到任何形式的救济,近三分之二的投诉人收到的结果是“无法确定是否发生了歧视”。剩余18%的工人获得了金钱或改善住宿等救济,但其中只有2%的案件完成调查,确定了歧视的发生,并发布调查结果。可见仅通过投诉成功维权的几率小的可怜。

    除投诉之外,员工遭歧视后还可提出仲裁,然而美国劳动仲裁机构的人员组成和办案机制明显对有色人种不利。首先,大多数仲裁员是退休的法官或律师,以中老年白人为主。他们独掌仲裁大权,通常会作出不利于非洲裔原告的裁决,即便原告获胜,也只能获得少量赔偿;其次,仲裁员有权拒绝公司员工作证,且仲裁过程不对外公开。作为被告的当事公司有大量机会同仲裁员串通一气,让受害者无计可施。而最离谱的是,根据现行的美国法律,公司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可以迫使员工认同“强制仲裁”条款,即在员工遭受种族歧视、薪酬不平等、双重标准、玻璃天花板等问题时只能通过仲裁途径解决,不能将公司告上法庭,这意味着形同虚设的仲裁机制竟然是广大非洲裔美国工人遭到严重种族歧视的“最后一道防线”。

    维权过程的种种障碍使得美国关于禁止就业歧视的法律成为一纸空文,广大非洲裔美国人在这样的维权机制下无论怎样挣扎都难以捍卫自己的权利。

    在美国,“黑人更容易犯罪”已是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懒惰、肮脏等种族主义标签早就被贴在非洲裔美国人头上。因此,他们在求职、职场、维权中饱受歧视,谋生艰难。黑人聚居区经济不断恶化,医疗、教育也随之受到影响,这种恶性循环对美国黑人生存状况带来严峻考验。可以说,非洲裔美国人遭受的就业歧视就是美国根深蒂固的“白人至上”种族主义的余毒,同黑奴时代的种族隔离、强迫劳动、暴力虐杀不无关系。非洲裔美国人始终陷于不公正社会体系中的恶性循环中,《让幸福来敲门》中的克里斯不过是好莱坞的“人造平民英雄”,完全不能反映非洲裔美国人的真实境遇。

    (作者为国际问题观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