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车“爱”挪威

  來源 東方網    韩 叙     發表時間:06/25/2022     瀏覽 45 次

             

             

如果您熟悉新能源汽车,那一定会发现,很多品牌都不约而同地把挪威当作试水欧洲市场的“第一跳”。风头正劲的特斯拉,老牌强者德系、日系汽车品牌以及来自中国的上汽、小鹏、比亚迪、蔚来、岚图等莫不如此。

    挪威为什么这么“香”?

    第一,市场广阔。

    挪威国小,市场可不小。资料显示,挪威国土面积只有38.5万平方公里,略小于中国云南省;人口大约为540万人,约等于北京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与此相对应的是,2021年挪威新车总销量同比增长25%,达到创历史纪录的17.6万辆,其中12万辆为纯电动车。

    12万辆的数字,乍一听不多。要知道,2021年美国新车销售中只有4%是纯电动车,共54万辆,而美国人口超过3.3亿人。也就是说,挪威人口数量虽然不到美国的五十分之一,但电动车市场体量已经超过美国的五分之一。根据挪威公路联合会的预测,今年电动车销量占新车总销量的份额将高达80%。

    第二,气候适宜。

    挪威地处北欧。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北欧一年到头天寒地冻,动力电池根本吃不消。可实际上,挪威虽然位于北极圈边缘,但在大西洋暖流的影响下,冬季最低温度通常在零下5摄氏度上下,夏季气温平均不到20摄氏度,冬暖夏凉、温差不大,简直就是为动力电池“量身打造”的理想环境。

    第三,身份特殊。

    挪威并不是欧盟成员国。这意味着,进入挪威市场和进入欧洲主要市场是两回事。不少业界人士认为,恰恰因为挪威不是欧盟成员国,进口电动车不受欧盟相关条款及认证规范的约束,进口条件相对宽松,所以更容易成为各家电动车品牌试水欧洲的首选。

    对于外国车企而言,要想在欧洲站稳脚跟,直接闯荡德国、法国等人口众多、潜力巨大、汽车工业发达的国家市场难度系数太高。更务实的办法是先找一个规模小、变量少、本土汽车产业不发达的市场“登陆”,挪威显然就是这样一个“三全其美”的选择。

    第四,政策友好。

    为支持电动车产业发展,挪威政府多年来一直积极布局充电设施。据统计,挪威目前已拥有超1100个公共快充站以及7500个公共普通充电站。高密度、高覆盖的充电网络,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挪威消费者对电动车出行的里程焦虑。

    在此基础上,挪威又推出了多项支持政策,包括对电动车免征25%的增值税,免征进口关税及养路税,提供免费停车场,免路桥费等。挪威还决定,最迟于2025年底禁止买卖燃油车,成为全球第一个停售燃油车的国家。

    应该说,市场广阔、气候适宜、身份特殊、政策友好,此四点虽然重要,但归根到底均为外因。真正让其从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在于挪威对环境保护的认同度极高,以至于其产业政策也明显表现出追求极致环保的倾向。

    仅看电动车这一条赛道可以发现,挪威并没有积极参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既不生产动力电池,也不制造零部件,只对整车进口感兴趣,这也使得其彻底与汽车生产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负担实现了完美切割。换句话说,只打开市场,不接纳污染,是挪威电动车产业最与众不同的一点。

    同时,挪威政府毫不掩饰对传统燃油车的“嫌弃”。其对于购买燃油车所征收的附加税,完全可以用苛刻形容,达到总车价的25%。

    得益于给力的政策、精准的目标,挪威不仅将产业政策的引导效应发挥到了极致,而且将产业发展与消费者利益牢牢捆绑在一起,形成了前端供应充足、中间渠道畅通、产品落地顺利的平滑链条,于不起眼处爆出了满天繁星。

    不过,挪威也并非高枕无忧。高度发达的市场与接近饱和的市场从来都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前者可以被视作“试验田”,受到企业追捧,后者却只能沦为“决斗场”,让无数勇士饮恨。有朝一日,当燃油车彻底谢幕,整个电动车市场都“躺平”在天花板上,挪威还能继续保持其行业优势地位吗?这或许才是挪威电动车市场真正需要面对的难题。 (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韩 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