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古城规划变迁记

  來源 東方網        發表時間:11/16/2017     瀏覽 29 次

 

 

    市民在观看市博物馆的清代东莞县城格局。柯秋彬 摄

    

    11月18日至20日,201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将在厚街镇广东现代国际展览中心举办。作为我国城市规划领域影响力最大、学术水平最高的年度学术盛会,届时将有多名国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东莞,围绕“持续发展,理性规划”的主题,探讨城市发展规划。

    在年会即将举办之际,笔者对东莞古城的规划历程进行了一番梳理,发现东莞古城的规划也是一个持续发展的过程。那么从唐代建城到明清时期,东莞古城的城市空间、人口规模、功能结构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本期“最东莞”,我们将尝试从典籍中寻找答案。

    ●文:王俊桦林玉清柯秋彬

    趋势

    筑城从“为君”到“盛民”

    我国城市规划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并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城市规划体系。《尚书》《诗经》《周礼》《史记》《管子》等古籍记录了城市规划理论、建设体制、规划制度以及规划方法,规划的特点是非常讲究筑城的功能合理和布局的统一完整。

    从古代中国城市建设史中不难发现,城市规划思想经历了“筑城以为君”到“城以盛民”的历史转变。早期城市营建更多考虑的是政治因素。《周礼·考工记》记载了一种严整地体现礼制的城市规划制度:“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这种城建规划以宫为主体,强调维护“君”的统治权威,体现了一种有严格秩序的规划思想。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因素对城市规划有了深刻的影响。《说文解字》中直接提出“城以盛民”的观念。《吴越春秋》提出“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城郭分工规划概念,藉以体现城市性质的转化,明确城市已兼具政治经济双重职能。

    唐宋时期,工农业和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建设欣欣向荣,城镇数量日增。城市分布与布局有了新的调整。以南宋都城临安为例,它建立了以行业街市为主干,包括新兴城市服务行业在内的、遍布全城的商业网,因而打破了旧传统的市坊区分规划体制,商业网点得以深入居住坊巷。旧的高垣深锁的坊制,亦为开放式的按街巷、分地段组织聚居的新兴坊巷制所取代。由于规划体制发生变革,故城市分区、总体布局、道路网布置以及土地使用规划等,都相应地进行了调整,更保证了强化城市经济职能的需要。

    明清时期,由于城市工商业日渐昌盛,农业亦蒸蒸日上,城市建设规划在以往的基础上,更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在商品经济的推动下,各地除改进旧城外,还随各地区经济的发展营建了一些新城,城郊市镇也在迅速发展。城市之间、城乡之间联系也日益密切,区域城镇系统不断完善。

    规模

    晚清时期东莞人口已超100万

    某种程度上,中国古代的都城,往往是一个朝代发展最为先进的缩影,它的发展路径也会影响到其他地方。东莞地处岭南边陲,随着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人口、技术和规划思想的进步,东莞的城市发展路径也有唐长安、南宋临安等都城的遗风,只是实现的过程要滞后数百年。

    资料记载,东莞立县,始于东晋咸和六年(331),初名宝安。唐至德二年(757),改宝安县为东莞县,县治从南头移迁到涌(即今天莞城区域内)。东莞古代城市规划与建设,也应从东莞县城谈起。最初的东莞县城范围东起今东城街、下水巷,北至东壁一甲、溪田坊,西南以到涌(今市桥河)为界,面积约0.49平方公里。经历朝扩建,城区范围逐步扩大,至民国时期,建成区总面积3.61平方公里。

    期间也分了不同阶段。据[崇祯]《东莞县志》记载:“明洪武十七年,指挥常懿始筑新城,包钵盂、道家二山于内,外砌以石,城周一千二百九十九丈,高二丈五尺……”此时在宋元东莞县城的基础上增筑新城,城市面积进一步扩大,为东莞城内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长提供了较为充裕的空间。因此,在明中期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东莞城的发展主要是充实明初新城新拓展区域的内涵式发展。

    之后,明清时期的东莞城市继续发展,甚至将城市中心拓展到传统的县城之外,人口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据1995年《东莞市志》资料,明万历十年(1582)东莞人口为10万人,至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达44万人,宣统初年(1909)已超100万人。这背后有一个重要推力,即当地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

    商业

    出现以行业命名的特色街道

    明代,东莞城市规划为三坊一厢。城内曰坊、附城曰厢。阜民坊在县治东,桂华坊在县治西,登瀛坊在桂华坊西,迎恩厢在城西门外。据[崇祯]《东莞县志》记载,坊厢统辖内外共有40条街巷。从街巷的命名也可以窥知,当时东莞城市职能的分布:它们有以政治命名的,如县前街(县署所在地)、卫前街(南海卫所在地)、河泊所前街、驿前街等;有以文教命名的,如凤台街、寺前街、象塔街等;有以方位命名的,如东门街、和阳街、市桥街、德生桥街等;有以教化命名的,如高第街、兴贤街、福德街等。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初期,东莞并没有以商业命名的街道,商品交换集中在墟市之中。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有:“粤谓野市曰墟”。到了明代中期,东莞县城内外先后出现了市桥市、西门市、东门市、北门市、北门墟、教场墟等多处商业墟市。明代后期,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商品经济的繁荣,东莞县城外街区进一步扩大,尤其是西门外最为明显,迎恩厢的出现即为明证。

    经历明清两个时期的发展,人口规模的膨胀、商品经济的繁荣直接导致了作为县域政治、经济中心的东莞县城的迅猛发展,城外街区开始大量出现。相关资料显示,城外街巷从清前期的9条发展到清中期的34条,清后期的129条,总体来看,城外街区集中在北门外和西门外这一片区域发展的趋势明显。

    有趣的是,这一时期新的街道中这个地块的街巷命名表现出了强烈的商业气息。譬如在城外的街道就有:铁锅街、芽菜巷、卖麻街、油巷、元宝街、纸扎街、皮鞋巷、钉屐街、豆豉街、猪仔墟、卖鸡市、鸭春埗、床街、竹排街、卖饭街、炉街、花粉街等街道,反映了清代东莞商业发展,逐步形成商品集聚的固定店铺,并逐步发展成为专门街道。

    军事

    虎门曾有广东海防最高指挥机构

    军事科学与城市规划的相互促进,是古代城市建设的一大特点。在军事营地选址、防御理论相当有建树的《孙子兵法》曾总结曰:“凡军好高而恶下,贵阳而贱阴,养生而处实,军无百疾,是谓必胜。丘陵堤防,必处其阳,而右背之。此兵之利,地之助也。”书中表明城址的选择需要符合生活和军事两种功能。

    在古代,不少城市会修建城墙和城楼作防卫之用。东莞自宋代便开始修筑城墙。[民国]《东莞县志·古迹略》,有“东莞旧城,宋时置。明洪武十四年设南海卫,以旧城狭隘,十六年指挥李胜改砌石城,包道家、钵盂二山在内。”可见,宋代的东莞城范围较小,城墙用料尚未用砖石,应为土城。宋代以后,火药已大量用于战争,直接影响到城市建设,使一些城墙加厚,到明代许多城墙从土墙改为砖墙。

    这座新城规制又是怎么样的?据[民国]《东莞县志·建置略》:“城周围一千二百九十九丈,高二丈五尺,上广二丈,下广三丈五尺,门四,东曰和阳,西曰迎恩,南曰崇德,北曰镇海……”如今,其他三座城门已不复存在,只有迎恩门城楼历经数百年风雨得以保留,现为东莞市文物保护单位。

    东莞因地处海防,古城营建中军事因素尤为明显。明代重视边防和海防,因而出现了大规模的军事城市及城堡建设活动。沿海要地建制有卫城以及东莞千户所、大鹏千户所等城堡,以提高海疆防御。

    虎门水道是外洋沿海进入广州的必经通道,其战略地位突出。在虎门布局海防线是保卫海疆的重要一步。虎门寨始建于明洪武初年,设在虎门武山前,初为水寨,后为陆营。历几度破败,几度营建。康熙初年,东南沿海纷争,清廷实施海禁,虎门划界迁村,军寨犹如孤城。康熙二十三年(1684)海禁解除,重建寨城,选址太平河东畔的石岐岭(后被民间改称为大人山)上,并于3年后建成,取名虎门寨。嘉庆十五年(1810)设置水师提督,衙署皆设虎门寨内。从此,虎门提督建制一直延至清末,虎门寨城一直为广东海防的最高指挥署所。

    水利

    大规模修筑江堤防水患

    东江流经东莞,不仅造就了农业发展的沃土,而且给东莞古代通商带来了先天通途。但东江水不时带来水患,给莞人带来困扰。东江历史上发生过多次改道,大致以北干流的斗朗至南支流的莞城为界,其上游沿江地带历史上是东江的洪泛区。因此,建设水利设施和治水工程也就成为了东莞古代城市规划中的重点领域,便有了东江堤、海堤等工程陆续出现。

    说起东莞古代的水利建设,不得不提的人就是李岩。宋元祐三年(1088),东莞县令李岩率领人民创筑了东江堤,由京山、西湖、福隆、水贝、石贝到司马头长万余丈。东莞文史学者杨宝霖对东江古堤也有所研究,在他主编的《石排史抄》的序言中谈到,“北宋元祐年间,东莞县令李岩首开宏图大计,并且身体力行,走百里,过千村,号令四方;调工匠,集壮丁,连妇孺童叟也一应俱来。”[民国]《东莞县志》有记:“东江堤自宋李岩创筑后,邑人大食其利”。正因为东江沿岸居民长期不懈地筑堤抗洪,至清末,堤围蔚为大观。

    通过调查东莞现存的水利设施类遗产后,东莞市博物馆馆长谌小灵以东莞地区为例,写了一篇《华南水利文化遗产的调查与研究》,文中指出,东江古堤是岭南地区现存最长的一段古堤,残存约10公里,不仅分布在东江沿岸,还延伸到水乡的河涌、水道,外围修外堤,内围修内堤,多重的防线构筑起东江流域一道防洪长城。

    在沿江水利建设兴起的同时,对沿海水利建设也在进行。李岩下令在滨海咸西、獭步(今长安镇乌沙)等处修筑防咸潮堤,以防范海潮泛浸。据了解,这个沿海而建的水利工程,也是文献所记东莞第一次大规模修筑海堤。而随着海陆不断变迁,时至今日,咸潮堤遗址所在地已经成为内陆。

    这些堤坝在历史上对东莞古代农业社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使得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安居乐业。这些古代遗留的水利设施工程多数沿江或沿田呈线状分布,有一些沿用至今,依旧发挥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