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太创业失败摊偿还百万债务:还的债一定要还

  來源 東方網        發表時間:12/03/2017     瀏覽 17 次

    

 

    陈金英在自家阳台上卖货。本报记者 盛伟 文/摄 

 

    这是一个关于诚信的故事——

    今年87岁的陈金英,住在丽水市区的一栋老居民楼里。这个年纪,早就应该是颐养天年了,但她却忙得不亦乐乎。

    她把家里的一间房做了临时仓库,里面堆满了羽绒服。

    昨天上午,小区里一下来了数十个买羽绒服的人。他们为什么要来买老人的羽绒服呢?

    原来——34年前,退休的陈金英开始创业办厂专做中老年款的羽绒服,工厂兴旺时有一千多平方米的厂房,一百多个员工,销售额1000多万,年利润上百万元。作为企业家的陈金英多次向社会捐赠善款和羽绒服,有关部门统计,陈金英曾捐献财物共计100多万元。

    但生活的转折总来得如此意外——由于货物大量滞销,工厂去年停工停产,虽然卖了厂房和市区的两套房子,陈金英还欠了外债100多万,除了银行贷款,还有几十万民间借贷的利息。

    “该还的债我会尽力还完,否则我心里不安。”陈金英说。

    87岁老太太练摊还债

    感动一大批热心人前来购买

    来来往往的顾客将陈金英的房子挤得满满当当,更多时候,陈金英不得不坐在户外记账收钱。

    陈金英说,因为急于腾空大量存货,所有的羽绒服都是以成本价甚至低于成本价销售,每件羽绒服价格在50~200元之间。

    “与其说是顾客,不如说大家是被老太太的精神所感动,向老太太的诚信精神致敬来的。”60岁的退休干部陈爱萍说。

    为了帮助债务缠身的老太太,陈爱萍组织了一个志愿者群。陈金英老太太卖存货还债的故事在丽水市的各个志愿者群里传播着。群友们纷纷过来买衣服。

    “款式是老了点,但是我们老年人还是能穿,也特别实惠,自己穿不了买点送给乡下亲戚也是可以的。老太太是退休后创业,经营不善导致滞销,有人劝她破产,这样就可以避免债务,可她还是坚持卖货还款。老人家的诚信真让人感动。”陈爱萍说。

    陈爱萍的话被陈金英印证:“确实有很多人劝我申请破产规避债务,但我没想过去申请破产,该我还的债我会尽力还完,否则我心里不安。”

    随着更多热心人的加入,入冬以来,陈金英每天的销售额高达2万。“按照这个进度下去,年前我就能把存货清仓,刚好100多万的欠债还掉,这样我就踏实了。”

    老太太告诉记者,欠款里除了银行贷款外,还有一部分是民间借贷的利息。“本金我是全部还上了,但利息还没有还,有人劝我利息就不要还了,但白纸黑字在这里,我还是要还的,一辈子的好名声不能败在这事上。”

    退休后创办企业,有过辉煌

    因跟不上市场,还是停产了

    陈金英的厂子停工后,厂房也卖了,目前设备和存货临时放在丽水开发区一个出租仓库里,2万件滞销的羽绒服有序堆放着,仓库的另外一间堆着满是灰尘的缝纫设备。仓库在4楼,87岁的陈金英一口气能爬上去,她仔细擦拭着缝纫机,擦拭的时候忍不住流下了眼泪,因为这些缝纫机曾经承载着她的光荣与梦想。

    那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创业梦——

    因为身体关系,陈金英提早病退。53岁时,赋闲在家的她发现丽水市场上中老年羽绒制品很少,就在城郊租了一栋300平方米的民房,买机器招工人开始创业。

    产品一进入市场,这些价廉物美的羽绒制品随即热销。2004年,陈金英达到事业高峰期,产值高达1000多万元,利润上百万元,产品的触角延伸到了金华、杭州。

    但好景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因为没有及时更新款式,产品日渐不适合老年人的审美要求,陈金英生产的羽绒服开始滞销。

    2011年,陈金英卖掉了厂房和市区里的两套房子还债,2012年底,手下的12名员工连工资都发不出了。

    临近过年时,陈金英练摊卖存货,为12名员工筹得12万元薪水,让员工拿着钱回家过年,说起这事,至今陈金英都会掉泪。

    新闻

    “让后代觉得奶奶是个好人”

    事实上,一辈子乐善好施的陈金英多次获得丽水市的“道德模范”等各种荣誉证书。汶川地震、印尼海啸、丽水贫困生上学、福利院老人生活费……在别人需要的时候,老太太都献过自己的爱心。

    这些证书都被陈金英压箱底收藏着,她说自己有钱时没有留给孩子一些财富,她希望这些荣誉证书流传下去,“能让后代们觉得奶奶是个好人。”

    有关部门曾做过统计,陈金英捐赠善款合计达到57万多元。此外陈金英还捐出了价值几十万的羽绒制品。“如果这次卖的存货还款有盈余,我还会捐出去,钱生不带来死不带走,儿孙也自有儿孙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