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唐人街 不变中华情

  來源 東方網    张永恒 林小艺    發表時間:12/03/2017     瀏覽 26 次

    

 

    图为旧金山唐人街

 

    资料图片

    据《非洲时报》报道,近日,南非约翰内斯堡唐人街上的中华牌楼(南)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报道称,此前施工曾因电线问题耽误进度,牌楼筹建委员会向当地华人社区发出号召,希望同胞聚力完成南牌楼建设。在华侨华人的鼎力支持下,如今南排楼的亮相指日可待。

    旧时,唐人街作为华侨华人生活的聚居地,在异乡为华人提供了熟悉的生活空间。如今,大大小小的“唐人街”已经遍布世界各地,这些华埠或“还是熟悉的街巷”,或“旧貌换新颜”,但其中不变的是海外华侨华人对故土的热爱和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坚守。

    “乡音不改”的异域故土

    “我住在六大道,每周都会去位于八大道的布鲁克林唐人街。那里基本都是华侨华人在居住,店铺里会卖一些中国的食物和生活用品。”在美国生活多年的林旻说,“除了距离近,更重要的是到那能够看到熟悉的汉字和熟悉的面孔。来到唐人街,听到操着福州话的老乡在市场里的叫卖声,就会有满满的熟悉感和归属感。”

    从东南亚到大洋洲,从欧洲到美国,几乎在世界各地,我们都能看到竖着牌楼的唐人街或者中国城。对不少海外华侨华人来说,家乡在远方,而在异乡,触手可及的“故土”就是唐人街了。

    “爱中国,就好像一个人爱自己的双亲一样,对他来说中国是一个群众社会,而不是一个国家——一个由相同的信仰和相同风俗的人们所组成的群众社会。”这是林语堂在小说《唐人街》中对主人公冯老二的描述。过去,唐人街是中国新移民踏入居住国的桥头堡,在唐人街里不仅能找到住房,享受便捷的中文服务,而且还可能通过室友、同乡会等找到工作。唐人街人气兴旺,并保留着中华文化的传统风俗。而那些历史悠久的唐人街,不仅是“移民门户”,更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华人的奋斗和贡献。

    “旧金山的唐人街总是非常的繁忙,这里遍地是带有中国元素的杂货店、饭店、理发店。”全美山东同乡会联合总会会长彭寿臣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而我更看重的是唐人街的‘昨天’。现在,在唐人街一些狭小拥挤的公寓里还能见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来美的‘老侨’,这里的风云变幻是华侨华人在海外打拼的一个历史缩影。”

    大刀阔斧地撕去“印记”

    “唐人街有它自己独到的‘烟火气’,也正是这种‘烟火气’焕发出的生机与活力,使得唐人街相较于欧洲其他精致到令人乏味的街区显得有‘人情味’。”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访问学者陈启阳评价道。

    然而,近年来,世界各地历史悠久的唐人街里频频出现“老年留守、青年迁出、新移民不再涌入”的景象。

    据澳大利亚媒体日前报道,由于新生代不愿接手父辈经营的传统商铺,伴随着其他族裔买下产业或做生意,有着近200年历史的悉尼唐人街可能会渐渐成为过去式。

    而这些年,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唐人街上,许多华人开的旧店铺纷纷关张,建筑物也在慢慢拆除,取而代之的是豪华旅馆、小型画廊和咖啡馆。而唐人街上生活的人也在快速迭代。“这里明显老龄化,少了以往的人气和活力。”32岁的华尔街分析员西蒙·陈曾在曼哈顿唐人街读书,“我儿时的伙伴们,基本无人留在这个街区。”

    城市改造者也是唐人街日益发生变化的幕后重要推手。据当地媒体报道,在北美和欧洲发达国家黄金地段的华埠,即便不被改造成高档社区,也很可能被当地政府列入城市改造计划的一部分,激发新的产业增长点。“在加拿大卡尔加里中国城,为吸引商业投资,政府计划在中心唐人街修建一幢30层的高楼,高度是周边建筑的两倍左右。这一破坏中国城风貌的规划遭到当地华人的强烈反对,而在土地重建规划申请中,市政府并没有放弃,仅同意退一步,将高楼设计得具有东方特色。”

    欣欣向荣的升级转型

    “唐人街还会一直存在下去,华侨华人长期在海外生存发展,唐人街不仅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体现,近年来,中华文化与当地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新的文化形式也不断涌现,这意味着华人已经很好地融入当地社会,更加包容地接受多元信息。”暨南大学华侨华人研究院副院长陈奕平说,“但是唐人街如何根据时代的要求转型、焕发出新的生机,值得我们思考。”

    陈奕平认为,随着祖(籍)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加上海外华人本土意识不断增强,华人在保护自身生存发展空间和精神家园方面与当地政府能够进行有效沟通。不少唐人街根据现代化理念的科学规划也取得良好进展。

    日前,悉尼市政府20年前在唐人街安设的大型光纤艺术展品——曾被人们亲切地称为“倒挂的海碗”,时隔多年终于重归“故里”。悉尼市市长克罗芙·摩尔表示,该大型彩灯艺术品的回归受到本土居民和游客的欢迎。“多彩别致的艺术品能回归本地,让人感到无比欣慰。”

    “现在富裕起来的华人移民家庭和部分新移民,正向新兴华人社区聚集。”纽约市亨特学院亚裔美国人研究和城市计划专业教授彼得·孔指出,20年前只有两三家华人商店,而今规模和人气不断飙升的法拉盛街区有着“纽约第二唐人街”之称,“这里华人商铺鳞次栉比,尤其是温州人的大型超市非常活跃。”

    除了活跃的商业氛围,唐人街的文化氛围也日益浓厚。“现在,唐人街已经成为人们认识和了解中国文化的一扇窗口,促进了多元文化交流。有很多华侨华人艺术家会到唐人街的广场上举行义演,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一个节目叫《美化唐人街》,由几个华裔青年自导自演,他们每个星期都会出现在唐人街上,通过唱跳弘扬中华文化。”彭寿臣说,“而文化的繁荣使得唐人街越来越有代表性,生活在唐人街的华人越来越‘有底气’,每到选举季,竞选者们就会到唐人街拜票,寻求支持。”

    未来唐人街能否越走越远?巴西华人协会常务副会长、圣保罗华星艺术团团长李青霞激动地说:“过去,巴西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唐人街,但温州同乡会去年已向圣保罗市议会提出设立‘中国街’的申请。今年,在一条中华文化氛围浓厚的街区里,‘巴西中国文化美食节’成功举办,未来,我们将在那举办更多带有中国元素的文化庆典活动,属于巴西华侨华人的‘唐人街’正逐渐形成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