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那达慕:用诗歌浇筑鄂尔多斯的文化气质

  來源 東方網        發表時間:12/12/2017     瀏覽 25 次

    一位学者曾经说过,一个城市只有保持它所固有的特色,在历史和文化的传统上不断塑造和美化自己,才会具有真正的魅力。无疑,鄂尔多斯正是这样一座魅力无限的城市。

    历史上,鄂尔多斯是著名的“河套文化”、“青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先天的文化底蕴促使鄂尔多斯格外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鄂尔多斯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涵说:“鄂尔多斯文化这几年进步非常快、发展的很好,这是一代一代文化人不懈努力的结果,再加上鄂尔多斯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底蕴,我们相信未来会有更好的发展。”

    据统计,仅在2016年,鄂尔多斯市即组织文艺活动2156场次,开展演出活动1165次,免费播放电影12274场,观众人数达到110万人。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成就了鄂尔多斯独有的文化气质——草原文化,在传承中赋予新生。而刚刚落下帷幕的第二届鄂尔多斯诗歌那达慕正是鄂尔多斯“传统与开放”的注脚。

    激发传统诗歌因子,让草原诗意飘香

    鄂尔多斯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涵说:“鄂尔多斯是蒙古族传统文化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之一,我们特别注意蒙古族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保护、传承和发展,这是鄂尔多斯文化系统多年来一直坚持做的工作,诗歌那达慕正是其中一项。”

    

 

    鄂尔多斯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党组书记、局长曾涵致辞

 

    鄂尔多斯诗歌那达慕诞生于2016年,强大的诗歌因子,使得这一刚刚进入第二年的品牌活动迅速成为中国诗歌界高度关注的活动之一。在第二届鄂尔多斯诗歌那达慕的启动仪式上,中国作家协会向鄂尔多斯市授予“中国诗歌之城”的称号,历史赋予的诗歌因子、肥沃的诗歌创作土壤、强大的群众基础,让这座“歌海舞乡”有了一个新的标签。

    

 

    第二届鄂尔多斯诗歌那达慕开幕式暨“中国诗歌之城“授牌仪式现场

 

    第二届鄂尔多斯诗歌那达慕对于传统草原诗歌文化的保护格外重视,在历时三个月的诗歌盛会中,特别设置了鄂尔多斯诗歌论坛、诗词研讨会、蒙古语原创诗歌笔会、“古韵情音”朗诵会、“吟诵草原”朗诵会,鄂尔多斯诗篇赛诗会等一系列传统诗歌交流活动,致力于通过多元的活动,打造诗意盎然的鄂尔多斯。曾涵告诉记者:“鄂尔多斯诗歌那达慕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发起的诗歌惠民、诗歌社群普及、诗意七夕、首届中国先锋诗人诗会等,让诗词这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在草原上绽放光芒;诗词协会、马兰诗社活跃着大批鄂尔多斯诗人;马兰诗刊等刊物汇集了鄂尔多斯最优秀的本土诗歌,播撒诗意,种植美好,让诗香在草原弥漫。”

    开放姿态打造诗歌盛会,为传统文化赋予新生

    如果说传统诗歌因子让鄂尔多斯在这个夏天充满诗意,那么与时俱进的一系列诗歌活动设计则为这一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生。

    在赛诗会和中国先锋诗人诗会中,传统诗人与现代先锋诗人的碰撞成就了中国诗歌走向多元化;千人现场书画和一系列诗歌惠民活动,促进了诗人与诗歌爱好者的交流;在中国故事写作营和蒙古语原创诗歌笔会活动中,多元文化的探讨与交融推动了诗歌文化的发展和壮大。据了解,第二届鄂尔多斯诗歌那达慕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诗人和诗歌爱好者,共计举办了36场诗歌活动,有超过4500人参加了本次诗歌那达慕,收集与鄂尔多斯有关的诗作超过600首。而00后诗人的涌现,学生们的充满想象的笔墨作品、先锋诗人的优秀诗歌创作,都为这项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生。谈到诗歌那达慕创办的初衷,曾涵说:“有文艺的生活、有审美的生活是鄂尔多斯民众最需要的,也是一个城市品质和整体气质的提升。诗歌那达慕的初衷就是希望通过一个几乎不分年龄、不分民族的文化活动形式达到以文化人的目的”。

    

 

    第二届鄂尔多斯诗歌那达慕之“诗韵墨香”千人现场书画合影

 

    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脾气,在这背后,是一座城市的传统文化和城市底蕴,而具有特殊文化品格和精神气质的城市,无疑是最具吸引力且令人难忘的。“传统与开放”中前行的鄂尔多斯一方面大力保护、挖掘、传承历史给予的传统文化财富,一方面以开放的姿态推动传统文化走出去:2016年作为首批会员加入“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2017年,将选派优秀的演出团体参加文化部对外文化交流品牌项目——“欢乐春节,致力于向世界展现草原文化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