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比人先回乡”,余光中的“乡愁”在哪里

  來源 東方網        發表時間:12/14/2017     瀏覽 15 次

    

 

    封面新闻记者 薛维睿

 

    12月14日,著名文学家、诗人余光中先生辞世,享年90岁。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一头,大陆在那头。”

    《乡愁》是余光中最著名的诗作之一,余光中曾说,诗中的乡愁是单纯的怀乡,是每个人都有的心情,“政治易使人分离,而文学使人了解”,这首诗中思念之苦的表达曾引起几代人深刻的共鸣。

    余光中1928年农历九月九日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9岁时因抗战开始逃难,在四川念中学,抗战后回到南京。接着又跟着母亲转赴上海,再到厦门,转赴香港。1950年与父母迁来台湾。

    1971年,43岁的余光中在台湾创作了这首《乡愁》,《乡愁》中的首节描写的正是他在重庆的生活。从10岁到17岁,余光中在重庆度过他7年(1938年-1945)的少年时光。

    当时余光中的家位于重庆悦来古镇的朱家祠堂,而他就读的中学是“南京市青年会中学”,这所中学在抗日战争爆发后迁址到重庆,直至抗战末期迁回南京。

    如今,重庆市渝北区悦来街道柑子园村四社双龙嘴尚存南京青年会中学悦来旧址,校舍为民居建筑,建于清晚期,原为四合院布局,由前厅、正厅、厢房组成,是研究抗战时期渝北教育的重要见证地。

    余光中曾在文章里详细描写过这座学校,地处穷乡,上学不便,除了走路别无他途,所以全校的学生不过两百多人。对于这所母校,余光中说自己老来回忆,仍然怀满孺慕:

    “校园在悦来场的东南,附近地势平旷。大门朝西,对着嘉陵江的方向,门前水光映天,是大片的稻田。农忙季节,村人弯腰插秧,曼声忘情地唱起歌谣,此呼彼应,十分热闹。阴雨天远处会传来布谷咕咕,时起时歇,那喉音柔婉、低沉而带诱惑,令人分心,像情人在远方轻喊着谁。”

    余光中住的朱家祠堂离学校有10多里山路,他每隔一两周才回家一次,平时只能通过写信和母亲交谈,“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写的就是他在悦来场读书的心情。

    在后来的很多次采访中,余光中也曾说过,《乡愁》这首诗是很写实的,“小时候上寄宿学校,要与妈妈通信;婚后赴美读书,坐轮船返台;后来母亲去世,永失母爱。”

    2005年,余光中曾回到重庆,感叹自己的才气是被嘉陵江水浸润:“在重庆的七年,深深留在我的心底,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夜夜听到嘉陵江的流水声。”

    那一次余光中还回到悦来古镇,回温“这头”的学校和“那头”的故居,他感叹地说,可能是当年太小的原因,记忆中的嘉陵江更宽,江边的青山更远。“来这里时10岁,离开时17岁,60年前,就是这悦来场,嘉陵江边,我和母亲住镇北5公里的朱家祠堂。”

    站在朱家祠堂不远的一小块坝子上,余光中再次回忆起了母亲:“每天早上,母亲总站在这里看我上学。我走到山坡下,母亲就看不见了;等我转过弯来,就又看见了。而走了很久,我看见母亲还在那里看我。”

    余光中海内外文学界享有盛誉,是个风格多面的文学家和诗人,因为涉猎广泛,他被誉为“艺术上的多妻主义者”。他也曾一度把笔触伸向西方,但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他逐渐转向了乡土文学,写了许多令人动容的乡愁诗,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

    他曾回忆过创作《乡愁》时的感受:“随着日子的流失愈多,我的怀乡之情便日重,在离开大陆整整20年的时候,我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乡愁》。”

    《乡愁》代表了那个时候台湾同胞和全体中国人集体的情绪,《乡愁》、《乡愁四韵》还被许多杨弦、罗大佑等很多音乐人谱成歌曲,余光中曾说:“给《乡愁四韵》和《乡愁》谱曲的音乐家不下半打,80多岁的王洛宾谱曲后曾自己边舞边唱,十分感人。诗比人先回乡,该是诗人最大的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