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音乐剧《紫檀》北京上演:这是出爷们儿戏

  來源 東方網    李澄    發表時間:12/26/2017     瀏覽 30 次

    这是一出爷们儿戏

    原创音乐剧《紫檀》上演 北京晨报记者采访导演陈蔚

    

 

    《紫檀》果然不是来北京凑热闹的!12月13日,由著名导演陈蔚执导、著名作曲家孟卫东作曲、青年剧作家钱晓天编剧的廊坊市首部大型原创音乐剧《紫檀》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赢得观众喜爱和好评。在不久前的媒体发布会上,导演陈蔚就信心满满地宣誓“《紫檀》不是来北京凑热闹的!”果然不是虚言。

    这部戏无论内容还是音乐、舞台,都极具地域特色。观众在近两个小时的观看中,欣赏到了根据冀中平原民歌、小调、古曲、曲艺进行整理创作的28段音乐。燕赵风情元素与现代音乐技法和谐交织成一场视听盛宴。值得一提的是,这部戏独辟蹊径男低音当主角。来自中央歌剧院、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的男低音歌唱家田浩饰演男主角何天功。他与中国音乐学院的青年教师刘玥的女主角檀儿的表现得到了观众肯定。其中,河北民歌、戏曲和曲艺的演绎以及剧中西河大鼓《鲁班学艺》《大西厢》的唱段,让观众赞不绝口。

    对话陈蔚 红木题材音乐剧 我喜欢

    北京晨报:是什么原因选择了一个关于红木的题材做音乐剧?

    陈蔚:廊坊那边希望做一个跟红木有关的题材,我对搞红木题材的音乐剧兴奋,红木就有一股精气神在里面,在舞台上肯定是非常好看的,所以,当时我就答应了。另外,这个思路我喜欢。故事立住了,就剩下音乐了。孟卫东的长处是对民间曲艺尤其是河北的非常熟悉,他的思路是西河大鼓和河北的民间音乐,但又不能太多,不能写成一个民歌音乐剧,要有音乐剧的戏剧性、流动性,孟卫东给了我信心。原本演员我还是有些担心,怕男低音声部的表现力不够,主要人物定位了,定下了就是个“爷们儿戏”,只有一个女人——檀儿,孟卫东说燕赵之气一定要阳刚,所以设计了几个主角都是男人,当时很多人觉得女角色太少了,不好呼应,但我觉得这也恰恰是这个戏的特点。

    北京晨报:对戏剧舞台是如何构思的?

    陈蔚:局限于廊坊的舞台没有副台,所以我们的舞台设计很用心思。在一个主景里面做变化,官帽和榫卯结构结合的意向呈现还是很有想法的。一个主景转台多变,配合多媒体和场景的变化,导演的手段和想象还是比较丰富的。困难也非常的多,因为没有一个专业的剧团,我们以北京的主要演员为班底,用了廊坊师范学院的学生做群众演员和舞蹈队。但是我也觉得这就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因为他们就是土生土长的廊坊地区的演员,演出来的味道还是不错的。导演的呈现手法我们大量地运用了曲艺和武术。我说,这个戏不但要有民族性,还要有民间的趣味性,民间的感觉比较浓。然后就是廊坊的地域特色。演员不是专业演员,所以我们给的还是简单有效的手段,因地制宜,逼迫我们用最简单的手段、最大的智慧,去呈现最好的舞台效果。

    北京晨报:这部戏的音乐非常有特点。

    陈蔚:的确,我觉得孟卫东最最重要的是他的音乐特性抓得特别准,西河大鼓和河北民歌这些元素。他把音乐剧的音乐在舞蹈场景和人物的核心唱段上结合得比较好。他的戏剧音乐、舞蹈场景音乐与人物唱段音乐结合得特别顺。孟卫东的旋律就不用说了,他最大的特点就是对戏剧的理解,就是他很懂戏,在这方面跟我们导演的配合是比较默契的,一写出来就是你想要的那个。最最关键就是好听啊!他对舞台的把握,我们是非常欣赏的。

    北京晨报:你在发布会上说过,你对音乐剧演员的要求首先是唱功。

    陈蔚:我排音乐剧对音乐是比较重视的,对演唱的能力是比较重视的,我搞的这部戏还是靠音乐来贯穿的,演唱的任务很重,如果他不能唱,别的就都不要谈,塑造人物就不要谈了。但是除了唱以外,我的标准是必须能演,还必须能动。当时选田浩时是费了一番心思的,我觉得何天功这个角色必须是个中低声部,人物定位就是很稳、有力量、有内涵的人。田浩的塑造角色能力,在歌剧演出中我们只看到了一部分,《尼伯龙根指环》《图兰朵》《蝴蝶夫人》……都只是他能力的一部分,《紫檀》挖掘了他在表演和形体方面的能力,给他全面的展示,对他来讲也是一个新的挑战。刘玥这个廊坊姑娘,她在西河大鼓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实际上在这出戏里这是她的第一关。我跟她说:“这个唱不好,你是没法演这个人物的。”所以她很早就去拜师,大概是用了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

    北京晨报首席记者 李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