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卡提名多为小制作影片 趣味各异口味多元

  來源 東方網        發表時間:02/25/2018     瀏覽 26 次

 

 

 

 

 

 

    第90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将于当地时间3月4日在洛杉矶杜比剧院举行。本届奥斯卡提名名单此前曝光,名单呈现的一大特征是偏好独立制片的小成本影片。获得多项提名的《水形物语》和《三块广告牌》都是二十世纪福斯集团旗下专门发行独立艺术电影的福斯探照灯公司出品,小成本的《逃出绝命镇》由美国杰森·布朗姆工作室制作,《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也是小厂牌出品,最早都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上映。趣味各异、口味多元的提名影片,某种程度上说明迈入九旬的奥斯卡正试图变得年轻化。

    《水形物语》

    黑暗的童话

    ★★★★ 7.5

    ★★★★★ 17.1%

    ★★★★★ 45.3%

    ★★★★★ 32.5%

    ★★★★★ 4.4%

    ★★★★★ 0.7%

    本届奥斯卡最大热门无疑是《水形物语》,这部影片在颁奖季拿奖拿到手软,随后又斩获了13项奥斯卡提名。对于中国影迷来说,更令人兴奋的是影片确定将于3月16日在内地院线上映。

    被影迷称为“陀螺”的墨西哥导演吉尔莫·德尔·托罗,在《水形物语》中延续了他一贯的影像风格,精致的细节,风格暗黑又带有隐喻的童话故事,充满怀旧彩色的光影呈现……从故事层面来说,《水形物语》讲述的是老套的“人鱼恋”,但导演将故事放置在冷战时期的美国,把女主角设定为不会说话的孤儿,男主角设定水陆两栖的“人鱼”,让整个讲述有了更多层意义。

    和童话故事里长期生活在海里,皮肤白嫩、面容姣好的女性美人鱼不一样,片中的男性美人鱼拥有异于常人的面孔,全身布满鳞片,虽然不会说话,但能通达人性感情、智商超群,拥有神秘力量。它被抓到秘密实验室,与身为清洁工的女主角相识。女主决定帮助人鱼逃离虐待它的实验室,而帮她实现逃跑计划的伙伴都是当年不被美国主流社会价值观接受的人群,比如黑人同事、同性恋邻居以及苏联科学家间谍。就如片中满布经得起推敲的精致细节,“陀螺”的厉害之处在于,片中任何一个角色都有可分析之处,这也让看似童话的故事有了现实的指向。

    《至暗时刻》

    一场演技秀

    ★★★★ 8.6

    ★★★★★ 42.7%

    ★★★★★ 45.4%

    ★★★★★ 10.9%

    ★★★★★ 0.7%

    ★★★★★ 0.2%

    《至暗时刻》就像是奥斯卡命题作文,质量很高,但惊喜不多。

    精致考究的布景,娴熟运用的光影,镜框与人物站位的精心安排,让《至暗时刻》就像是一幅幅极有质感的油画。英国导演乔·赖特曾执导过《傲慢与偏见》《赎罪》和《安娜卡列尼娜》等经典作品,《至暗时刻》回归他擅长的题材领域,影片充满古典韵味。

    《至暗时刻》并不是一部能让人看得浑身紧张的片子,拍得很稳,但也容易让人犯困。唯一的惊喜是加里·奥德曼饰演的丘吉尔,影片中看不到加里·奥德曼的影子,他全然变成了丘吉尔本人。你能在片中听到丘吉尔很粗的喘气声,偶尔还会喉咙带痰;能看到丘吉尔背着手、身体前倾的走路姿势;甚至细微到嘴角的蠕动和呼吸频率,都和丘吉尔如出一辙。虽然化妆特效对演员的塑造功不可没,但能将自己完全融化于角色中,加里·奥德曼的演技真功夫还是最为关键的。单单为了调整说话的声音、语调和节奏,他就请来了一位歌剧老师,用琴键找出丘吉尔的音色,然后再练出符合角色的声域。片中丘吉尔抽的雪茄也是真抽,据说整部电影下来,光买雪茄就超过5000欧元。将人物的每个细节都做到极致,最终呈现的演绎让人不得不服,也难怪影片一上映,外界就普遍认为加里·奥德曼一定能拿下小金人。

    《三块广告牌》

    剽悍的人生

    ★★★★ 8.7

    ★★★★★ 45.6%

    ★★★★★ 43.8%

    ★★★★★ 9.7%

    ★★★★★ 0.7%

    ★★★★★ 0.2%

    说《三块广告牌》的女主角是史上脾气最臭女主,应该不会有人反对。这样剽悍又带感的女主形象,虽说不上能多让人喜欢,但给人带来的冲击力确实令人难以忘怀。

    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演的米尔德雷德,人到中年,女儿外出时被奸杀,警察破案几个月也毫无进展,她一怒之下买下高速公路旁的三块广告牌,在上面控诉警方办案无能,将矛头直接对准警察局局长威洛比。警察局长早就身患绝症,因为这三块广告牌,警察局长、米尔德雷德以及小镇上的其他人,都不得不面对一系列变化。

    脾气又硬又臭的女主角,身体力行诠释了什么叫“一言不合就动手”,但在愤怒之余,观众又能看出她的绝望与懊悔。如果不是她和女儿吵架致使女儿外出,女儿就不会遇害。虽然主线是寻找凶手的复仇故事,但剧本写得非常精致,充满意外的转折。在情节一层层剥开的同时,立起了若干位性格鲜明且立体的人物形象。除了女主角与警察局长,男配角们也非常出彩,生动而鲜活,真实而复杂。

    影片的叙事节奏相当出色,视听语言也非常讲究,可以说整部影片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实在要说,大概会是这个故事不那么“政治正确”。不知道这是不是导演马丁·麦克唐纳没有拿到奥斯卡最佳导演提名的原因呢?

    《伯德小姐》

    满溢的青春

    ★★★★ 8.0

    ★★★★★ 25.7%

    ★★★★★ 50.5%

    ★★★★★ 21.9%

    ★★★★★ 1.5%

    ★★★★★ 0.3%

    《伯德小姐》大概是本届奥斯卡最大的“网红”。这部标准的美国青春片,充满十几岁年轻人的自命不凡和自以为是,充满母亲和女儿之间的冲突矛盾和依恋,充满对自由和外面世界的向往和渴望,当然也充满青春期特有的虚荣、敏感等。

    生活在美国中西部小城市萨尔门托的女高中生,给自己取名Lady Bird,只有这样叫她,她才会应答。开篇一幕就是她和母亲在车上吵架,每句话都在强调她痛恨萨尔门托,要离开这里,母亲拒绝了她的请求,她直接负气跳车,导致手臂骨折要上石膏。青春似乎是永恒的话题,拍出新意不容易,但要把每个细节都拍得恰到好处也不容易。《伯德小姐》的长处在于,影片几乎将青春期少女的每个环节都拍对了——才刚刚长大,就固执地以为可以掌握自己的人生;才刚刚成熟,就迫不及待要尝试解放身体;才刚刚获得小小成绩,就以为新世界的大门已经打开。或许每个人都在青春期做过幼稚的成功梦,只不过伯德小姐以强硬的姿态,将这种追逐放到了极致,甚至不惜与母亲“决裂”。但实际上,她并不懂得,什么叫做真正的自我。

    伯德小姐与母亲的双重叙事也是影片有趣的一部分。虽然母亲会陪女儿买衣服,但她没说一句好听的话,两人都非常强势,相互看不顺眼,几乎永远在吵架。但在女儿终于离开家去远方上大学时,她们才忽然发现,彼此都是自己最在意的支柱。虽然《伯德小姐》的故事格局不大,但能把小故事拍得如此精致,不得不称赞导演格蕾塔·葛韦格有才华,更何况,这还是她当导演的处女作影片。

    MOVIE

    热片

    《华盛顿邮报》

    工整却无趣

    ★★★★ 8.2

    ★★★★★ 29.9%

    ★★★★★ 52.0%

    ★★★★★ 16.6%

    ★★★★★ 1.1%

    ★★★★★ 0.3%

    斯皮尔伯格导演的《华盛顿邮报》,改编自1971年五角大楼泄密事件。可是即使放在传统媒体衰退的今天,这部影片也很难让人真正燃起来。它拍得太过中规中矩,一切都如公式般四平八稳,工整得没有趣味。唯一的亮点,大概是片中好几场多人电话戏,让人看到导演超强的场面调度能力。

    至于演员,汤姆·汉克斯饰演《华盛顿邮报》总编辑本·布拉德利,梅姨饰演发行人凯瑟琳·格雷厄姆。两人的演技都很松弛,仍然是演什么像什么的水准。但是,剧本显然存在缺陷,观众很难理解梅姨如何从略带迷茫的犹豫、紧张、不知所措,到最后关头忽然画风一转变成坚定果断的领导者。

    影片以“水门事件”导火索作为结尾,虽然配乐和画面让人在最后一刻燃起了些许令人感动的火花,但也只是一瞬间,就熄灭了。

    《我,花样女王》

    梦碎也动人

    ★★★★ 8.1

    ★★★★★ 25.6%

    ★★★★★ 57.3%

    ★★★★★ 15.8%

    ★★★★★ 1.0%

    ★★★★★ 0.2%

    《我,花样女王》就和片名一样霸气,把传记片拍得如此酷炫拉风。更霸气的是花样女王的母亲,简直可以和《三块广告牌》女主来一场PK。

    艾莉森·珍妮饰演的母亲毒舌又狂躁,对女儿有强大的控制欲。每当她在画框中出场,气场立刻满分,酷得不行。玛格特·罗比饰演的女儿Tonya本可成为名副其实的花样溜冰女王,她曾是美国首位完成高难度冰上三圈半跳跃的选手,获得过无数冠军荣耀,但在1994年挪威冬季奥运会前,她被“猪队友”前夫扯进密谋攻击对手的丑闻,被判终身禁赛。Tonya只能被迫放弃溜冰,转向拳击摔跤,但职业生涯也在短短几年后草草结束……

    半自传、半采访的伪纪录片形式,让这部电影频频和观众产生互动,打破第四面墙的形式给影片带来趣味,优秀的剪辑和节奏也让这种打破并不突兀,反而拉近和观众的距离。运动竞技题材很容易拍成老生常谈,但扎实的剧本、优质的表演以及灵活的讲述方式,让《我,花样女王》一点也不沉闷,反而让梦碎之路充满打动人的力量。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美少年之恋

    ★★★★ 8.9

    ★★★★★ 56.0%

    ★★★★★ 33.1%

    ★★★★★ 9.4%

    ★★★★★ 1.0%

    ★★★★★ 0.5%

    1980年代的意大利里维埃拉,阳光灿烂,17岁的少年艾力奥和家人一起在这度过“无所事事”的暑假。日子简单悠长,游泳、读书、听音乐、弹钢琴,一切如梦幻般美好。从美国来的青年奥利弗,不知不觉中对艾力奥产生了致命吸引力。这份同性之间的初恋是如此美好而小心翼翼,暗中凝视,相互试探。美少年的感情,就像意大利如诗如画的风光一样,再加上恰到好处的配乐,让整部影片产生一种“浮生如梦”的梦幻感。

    尾声处,父亲对少年的一番言语,让这段情感超越了爱情和友情,化作年轻生命成长过程里至为珍贵的情感印记。这段对白带来的冲击力,甚至超过了两位年轻人浪漫的“夏日恋曲”,它有过来人的睿智、也有关于生命和情感的某种感伤。

    但《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这样一个精致、宽容、浪漫的故事,向来不是奥斯卡的口味,所以影片冲击小金人的前景,并不那么乐观。

    《佛罗里达乐园》

    熊孩子的天空

    ★★★★ 8.0

    ★★★★★ 26.2%

    ★★★★★ 52.2%

    ★★★★★ 18.8%

    ★★★★★ 2.1%

    ★★★★★ 0.7%

    如果现实中有一位熊孩子对你的汽车吐口水,嘴里不断飙脏话,说谎骗人拿钱给她买雪糕,你会不会想把她塞回她母亲的肚子里去?但如果,她的妈妈就是成年版的她呢?你会对她投以怎样的目光?

    《佛罗里达乐园》呈现的就是这样一对处在美国底层的母女,她们生活在迪士尼乐园旁边的廉租房,小女孩每天的节目是对着隔壁迪士尼乐园的直升机竖中指,和小伙伴比赛谁的口水吐得更远,去隔壁餐厅等服务生从后门给她们送来吃的食物……可是她生活得无忧无虑,甚至能自然坦荡地说出“我总是能看出大人什么时候想哭”。

    小女孩的妈妈有犯罪记录,没有正当职业,经常带上小女孩对游客坑蒙拐骗,但她并不内疚,很难说她对孩子到底有没有责任感,两人的关系更像是一对闺蜜。这样的日子在他人看来实在太苦,但她们乐在其中,影片并没有以居高临下的视角去呈现底层,而是让观众从她们的视角感受另一种“穷开心”。小女孩的饰演者堪称小戏精,让人恨得牙痒痒,但又有百般滋味在心头。制表/黄文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