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巧手调动千军万马 两根竹竿舞尽喜怒哀乐

  來源 東方網    朱燕    發表時間:07/26/2018     瀏覽 18 次

    

 

    海宁皮影戏(圖片來源:網路)

 

    本报记者朱燕通讯员徐千惠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根与魂,而许多古老而灿烂的文化遗产却面临着即将消失的危险。秉持着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浙江理工大学的三支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深入探访了海宁皮影戏演艺中心、台州市仙居县皤滩古镇、浙江越剧团、杭州越剧院、嵊州越剧博物馆等地,探索新时代延续文脉的合理途径。

    一双巧手调动千军万马,两根竹竿舞尽喜怒哀乐。在海宁市南关厢皮影艺术中心,皮影戏《闹龙宫》正在上演,锣鼓喧阗,暖黄色的灯光投向洁白的帷幕,映出皮影人物精致华丽的姿容;伴着抑扬顿挫苍劲豪迈的念白,纸偶们扭打做一处,上天入地,演绎着孙大圣闹龙宫的场景。台下的观众多为老人和小孩,其中还有个别外国游客。热闹的打戏并不能吸引孩子们的全部注意力,他们不时跑动,甚至模仿戏中人物,在空地上“打斗”起来。每周五和周六,这里都会进行这样的公益性演出,表演剧目就有童话戏《鸡斗》、《小花猫钓鱼》,或《孙悟空三借芭蕉扇》和《水漫金山》等经典故事。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大学生了解到,海宁皮影戏的发展主要是依赖政府扶持,虽然每年都在创新剧目,但是观众年龄断层的问题依旧没有太大的改变。购买力强的中青年不爱看,就没办法真正壮大起来。

    若想真正焕发生机,就需要俘获年轻人的喜爱,在青壮年群体中扩大的影响力,吸引更多的青年人看皮影、学皮影、写出一些与皮影表现形式相契合、反映当代生活的新剧本。实践团队的成员邓进是浙江理工大学校大艺团的骨干,在了解到海宁皮影的发展瓶颈之后,他计划参考现行的“高雅艺术进校园”,发起“海宁皮影进高校”活动,填补目前下沙高校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我们学校有清韵曲艺协会,其他下沙高校也有越剧社团,但是像海宁皮影戏这样的地方小戏种,很明显地被忽视了,我们小组的同学打算开学以后申请开设皮影戏社团,邀请皮影剧团进校园演出,把理工发展成固定的演出地点,让大家有机会去了解皮影文化。”邓进说。

    海宁皮影戏的艺术成就不仅包括曲艺,其巧夺天工的制作工艺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更容易被传承的部分。除了申请社团,该实践团队还打算与学校的手工社团和“浙理会展中心”达成合作,将同学们制作的皮影作品以会展的形式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