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大型主题采访团聚焦江西
中国江西网讯 记者左阳天报道:8月5日清早,随着客轮停泊九江港客运码头,“大江奔流--来自长江经济带的报道”采访团抵达长江由鄂入赣的门户九江。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10家中央媒体和长江经济带沿线11省市主流媒体150余名记者在进行为期2天的采访,并进行全媒体报道。
据了解,此次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自7月20日在云南丽江启动以来,采访团一路顺江而下,走过了云南、贵州、四川、重庆等地,记者们通过鲜活的笔触、镜头、声音,全景展现了长江经济带各区域的发展变化,挖掘长江经济带沿线地区的文化、民俗、历史传承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涵,展示长江经济带沿线各省市的文化之美、生态之美、发展之美、建设之美。
江西拥有152公里长江黄金水道,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长江流域承东启西的关键节点,处于长江经济带和“一带一路”倡议的交汇点。
8月5日下午,采访团来到九江上港码头。目前,该港口已建成2个5000吨级集装箱码头并投入运营,设计集装箱吞吐量30万标箱/年,使用港口岸线295米。当得知该港口航线可达中国港、澳、台地区、长江沿线,沿海各港口时,中国日报南非籍女记者张逸安忍不住惊呼“太棒了”!
张逸安一脸兴奋地告诉记者,她是第一次来九江,虽然之前脑海中对九江有“繁华的港口城市”的想象,但真正置身长江之滨的这座美丽的城市时,她惊喜的发现眼前看到的一切比想象中更繁华,更美丽。
“刚听上港集团九江公司副总经理刘秀清介绍,这个码头去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了30万标箱,今年力争实现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万标箱。另外,二期项目总投资10亿元,占地约682亩,建成后集装箱吞吐量将新增20万标箱。”张逸安表示,她希望二期项目建成后,她还能有机会来现场见证和探访。
人民日报记者杨翘楚说:“今天路过浔阳楼、上到琵琶亭,一层的展示就很有文化氛围。在三楼登临高处,俯瞰浩淼的长江,感受气势和壮美。感觉九江人杰地灵,在人文方面有杰出的人文历史和名人、文化作品。在琵琶亭,这里还有茶艺表演,显得很有人情味,对传统文化保护得非常好,让我们都能感受浓厚的文化底蕴。之前对九江的印象比较模糊,这次是第一次来九江,以前感觉九江就是一个交通枢纽。京九铁路经过九江,九江是一个重要港口。现在亲身体会九江,感觉九江长江沿线大保护、整个城市增绿留白。九江给我的印象特别清新、特别有文化底蕴。我们主要在人民日报的人民直播客户端和人民日报微博同时直播。今天下午两个平台直播至少超过60万人观看。‘浔阳江头夜送客’《琵琶行》网友都很熟悉,白居易也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人,我们之前会提前做好准备,直播提前进行预告,联系好专家现场解答。”
对于码头治理成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军表示:“码头岸线治理起步虽晚,但岸线治理的力度却很大。能够将政府、企业及当地百姓团结起来、相互配合,使其治理效果非常显著。我们了解到,在治理的过程中,大家的工作都较为辛苦,每天连轴转,而这也能看出江西在岸线的治理及保护上下的大决心。”
此外,刘军表示,非常期待今天的“鄱阳湖之行”。“江西拥有全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鄱阳湖流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7%左右。我很想向有关部门领导及专家深入了解江西是如何通过顶层设计,把长江与‘五河两岸一湖’作为一个整体,从全流域、全方位来推进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确保一湖清水送入长江。”
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记者宁宏也为码头整治、岸线复绿工作“点赞”。“我是第一次来江西,前一天我们刚开过一个关于码头整治的研讨会,今天就了解到在江岸整治非法码头的情况。据悉,在整治过程中,共拆除各类码头24座27个泊位,同时全面启动总投资2亿元的长江瑞昌段生态修复工程,对19.5公里长江岸线进行整体规划,打造出‘生态保护、景观体验、休闲运动、文化展示’于一体的沿长江景观带,我认为非常好。采访中,我感觉海事部门的管理很规范、经验也很丰富,他们对于码头的整治力度非常大,为其点赞。”
此外,我们了解到,早前有很多像中石化一样的企业都是沿江而建,江边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化工企业,根据要求这些沿江化工企业是需要搬离的,但今天我们看到中石化九江分公司在长江岸边的智慧工厂、绿色工厂的建设情况,了解到其核心也是减少排放,感觉做的也很不错,且企业自身对这块也比较有信心,能起到表率作用。
暫無評論,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