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防汛险点今成公园 龙王庙下江水相偎城与人

  來源 東方網    朱泽    發表時間:08/12/2018     瀏覽 14 次

    

 

    

 

    

 

    

 

    图为以龙王庙为起点的汉江边绿色长廊,不少市民享受夜风的清爽

 

    图为不少市民沿江滩慢跑

    图为两个孩子在踢足球

    图为江边戏水消夏

    楚天都市报记者朱泽实习生黄乾鹏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李辉

    两江,造就了武汉。两江交汇处,是龙王庙公园。

    这里是江汉朝宗景区的核心地带。迎着江风漫步在江堤上,极目远眺可将两江四岸美景揽入怀中:万里长江第一桥巍然挺立,雄伟典雅;两江交汇口,南岸嘴如二龙托起的明珠……

    江造就了城,人与水共生。这里曾是防汛的险点,如今已成为居民消暑度夏的乐园。

    两江交汇处揽四岸美景

    10日晚,江城武汉已高温多日,即使太阳的余辉都能让人浑身淌汗,江边,成了武汉人最爱的消暑目的地之一。

    晚上8时,夏夜的龙王庙,江风拂面。月光、星光和两岸的灯光,让她的妩媚柔情又增添了几分。

    货船自汉江上游而来,缓缓驶过龙王庙时,低沉的船笛声响彻三镇,像是打了一个饱嗝。船过龙王庙,荡起的浪涛层层涌到岸边,拍打着千年的龙王庙堤岸。

    龙王庙是处在长江和汉江交汇点,正处在武汉市的中心位置。站在龙王庙,面对“滚滚长江东逝水”,两江四岸美景尽收眼中。

    “黄鹤一去不复返”的黄鹤楼、“一桥飞架南北”的长江大桥、延伸在江水中的汉阳南岸嘴、龟山电视塔,它们的后面是曾经“芳草萋萋”的鹦鹉洲。

    “在武汉生活了四十多年,这里的夜景最让人心动。”家住顺道街的罗女士说,每到夏夜最喜欢来龙王庙公园,极目远眺不愿离去,总想把这两江四岸的美景定格在脑海里。

    而在龙王庙身后,则是闻名遐迩的汉正街,这是我国最早的个体经济试验田,曾经把握着武汉早期商业的命脉,也是武汉市井气息最浓厚的地区之一。

    夏夜的龙王庙,将汉正街白天的生活气息发扬光大。老头老太摇着扇子回忆往昔,情侣牵手漫步低声呢喃,朋友们在这里相聚欢娱,时间像江水一样缓缓流逝。

    昔日防汛险点今成乐园

    在江边消夏的老武汉人和新武汉人都知道,龙王庙,曾是武汉防汛的心腹之患,每到汛期屡屡险象环生。

    在今年5月2日的央视《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直播长江特别报道里,武汉的龙王庙进入镜头。

    “因为受到两江夹击,龙王庙是武汉长江防汛的重中之重,现在整体叠加抬高的护坡上是一段亲水平台,曾经的防汛险段变成了滨江景点。”随着记者的介绍,“大水冲了龙王庙,曾经险段变景观”的文字,出现在画面中。

    江城武汉因水而生,武汉人因此对水有着复杂的感情,既亲水又有些忧水。

    “武汉夏季天气酷热,在电力尚不发达的年代,每年夏天的傍晚,居民都会抬着竹床到江边,取江水冲刷竹床降温驱暑。”在汉江边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夏先生说,同时,武汉经常经历暴雨和洪水,他们对洪水也习以为常,老一辈的武汉人都有防洪防水的意识。

    根据公开资料,1998年长江大洪水期间,长江水位达到29.43米,是1954年以来的最高水位,武汉江水已经高出沿江大道一米多,龙王庙对面的南岸嘴淹得只能看到屋顶。

    如今,武汉市的沿江堤防、水库大坝都已经面貌一新,昔日的防汛险点如今已经被打造成一个长达6.2公里、总面积达150万平方米的休闲广场和亲水平台,成为市民游玩休闲的乐园。

    在汉江汇入长江处、汉口防洪保护圈最薄弱之处,武汉龙王庙险段经过除险加固、防渗处理和汉阳河岸1225米堤防挖削退岸整治,河势顺畅,岸墙牢固。

    龙王庙华丽转身,成了“武汉文化名片”“两江最佳景点”“商业文化中心”。

    亲水平台上携一缕清风

    龙王庙堤坝上立有一块石碑,上刻“江汉朝宗”。据地方志记载,“江汉朝宗”在明朝嘉靖年间就已列为“汉阳十景”。

    这四个字出自《尚书·禹贡》:“江汉朝宗于海”,意思是江汉汇流,朝宗归海。“江汉朝宗”让龙王庙公园倍添几分神秘色彩,更让亲水的武汉人热衷来这里。

    昨晚,在改造后的龙王庙亲水平台上,附近的居民们或三五成群地漫步,或兴高采烈地舞蹈,更有小孩在水边戏水,家长脸上泛起阵阵笑意。

    在这里,阵阵江风让人陶醉,每个个体都是放松的,白天里的奔波辛劳全部被忘却云霄。

    走在龙王庙的亲水平台,水面时而平静时而波浪起伏,让你既可以亲近又有所畏惧。俯首可掬的月光,如爱人的笑靥轻轻舒展,若是张开双臂,只要一阵风便可将人送入她怀中。

    两江交汇处,越夜越温柔。波涛轻拍着堤岸,让这座江城枕着温柔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