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院长:优秀本土人才待遇输于海归

  來源 東方網        發表時間:08/20/2018     瀏覽 58 次

    

 

    近日,中科院院长白春礼院士在参加活动时透露,经中科院的努力,刚在《自然》杂志发表了世界领先的合成生物学成果、正在申请海外博士后的博士生邵洋洋最终选择留在国内。白春礼表示,对于作出重大贡献的青年学者,要不唯“出身和经历”,真正做到“英雄不问出处”,给予他们与海外优秀人才同等甚至更高的科研经费和生活待遇。

    按照国内科研圈现行的“游戏规则”,优秀博士毕业生最好的选择是出国,如果在国外实验室做出好的成果再回国,待遇会优厚很多。说起这个,团队带头人则如鲠在喉:作为老师,当然希望自己学生奔个好前程;但对于团队和国家来说,就因此流失了一个已掌握先进学术思想、实验关键技术的人才和一段黄金创造力。

    随着我国科研实力迈上新台阶,优秀本土人才得不到相应待遇的问题日益凸显。今年全国两会,第一次履职的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长王建宇院士提的第一个建议,就是呼吁关注优秀本土人才。比如,做出世界首批克隆猴、细胞“去核”“注核”技术炉火纯青的中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博士后刘真,要破格才能被聘为研究员。而“研究员”基本只是海外人才引进的一个垫底条件。

    就科学规律而言,科学研究本不存在所谓“出身论”。只不过,“海归”作为西学东渐的载体,自带光环,笼罩神州百余年。最具戏剧性和代表性的例子是《围城》里的方鸿渐。及至改革开放以来给予海归人才优厚待遇,也只可谓之特殊发展阶段的特殊政策,万不能因此奉其为人才评价的金科玉律。而今时不同往日,尽管国内能培养出世界一流人才的学术土壤还不多,但星星之火态势已现;颇具活力的土壤正在孕育越来越多的优秀本土人才,而人才评价却没能跟上科研环境改变的步伐。

    不可否认,在科研实力上水平的关键期,吸引海外人才的政策固然还要持续加强,但不能顾此失彼。对于本土成长的、为国家作出重要贡献的“青稞”,亟待从顶层设计上建立制度化的评价体系。仅依靠某单位、某部门的努力一事一议或改善小环境,终究不是长久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