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山一溶洞神奇生物 推测为新物种

  來源 東方網        發表時間:08/26/2018     瀏覽 175 次

    

 

    溶洞洞口

    

 

    在洞壁建造小洞栖身的洞穴蜘蛛

    

 

    身体透明的马陆

    

 

    正在求偶的洞穴钩虾

 

    躲在阳光之外,洞穴一直保持着神秘感,其实,这个地下世界同样精彩,生物们以不为我们所知的生存方式,在它们的世外桃源,演化出多样而独特的适应性特征。

    8月21日,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的考察队,进入了位于四川龙门山的一处深达数公里的巨大未开发溶洞中,进行了洞穴生物科考。距离2014年6月的考察行动,已经时隔4年。此次考察,不仅拍摄到了国内罕见的洞穴钩虾求偶照片,大量洞穴生物也被镜头捕捉到。

    这只蜘蛛不结网

    挖出“散兵坑”,“打埋伏”捕猎

    在洞穴中世代穴居,这里的蜘蛛也练就了一身本领,和它们在外界的同族相比,它们已经进入了“无线网络”时代,“洞穴里的蜘蛛没有织网,捕杀昆虫都更加直接。”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赵力告诉成都商报记者,洞穴里的蜘蛛在洞壁松软的石灰质沉积物上挖出了一个个圆形的小洞,埋伏在里面,伺机捕捉路过的马陆等小生物。

    洞壁上除了蜘蛛,还偶尔有一些蛾类活动,它们对光线毫无反应。赵力说,这些蛾类中,除了其他洞穴科考中经常被发现的尺蛾和夜蛾科种类外,此次考察还拍摄到洞穴中罕见的螟蛾科蛾类。“它们在生长出菌类的蝙蝠粪便附近活动,它们的幼虫以菌类为食。”赵力推测说。

    “睁眼瞎”的“拱背子”

    洞越深色彩越浅触角越长

    在这次考察中,考察队发现在该洞穴里除了居住着数量庞大的马铁菊头蝠等穴居蝙蝠外,无脊椎动物种类更是丰富。队员们进入洞内数十米,就在洞穴四壁上见到三三两两的直翅目昆虫,四川俗称“拱背子”的斑灶马在此活动。

    这种洞穴斑灶马看上去虽然和洞外物种差异不大,但是赵力发现它们并没有视觉功能,对手电的照射毫无反应,与洞外只在夜晚活动,一见到光线就立即躲避的同类,习性完全不同。越往洞内深入,这些斑灶马身体色彩也越浅,并且触角逐渐变长。进入洞中两三百米后,它们的颜色已经从洞口附近的深褐色变为浅棕色,触角也从身体长度的6倍左右增加到近10倍。显然,它们身体的结构为适应从弱光到完全黑暗的环境逐步发生了改变。

    这只马陆像玻璃

    初步判断是全新物种

    赵力说,在洞穴深处,一些与洞外迥异的全新物种出现了,在深入数百米后,考察队在洞穴底部发现一种与洞外棕红色或黑褐色同类完全不同的、透明的马陆。“这是典型的洞穴生物,初步判断是一种全新物种。”赵力介绍,这种马陆身体无色透明,仿佛是玻璃制成的艺术品,只在身体中央还可以看见一条黑色的消化道。赵力推测说,因为洞穴内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生物的有机物来源只能靠地面流水携带的有机物进入洞中或来往于洞穴内外的蝙蝠拉出的粪便。至于它的身体没有颜色的原因,是没有光线刺激它产生色素细胞,因此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它们的色彩逐渐消失了。

    两只小虾“耍朋友”

    拍到罕见洞穴钩虾求偶照

    这次考察中最有价值的照片,莫过于拍摄到了洞穴钩虾求偶的场面。在此前发现洞穴钩虾的水洼里,考察队发现洞穴钩虾仍然生活在其中。而考察队在观察时意外发现几对洞穴钩虾正在求偶——这种白色透明的小动物在狭小的水洼内快速无规则地侧身横向游动,当雌雄相遇时,迅速“缠绵”到一起。

    赵力介绍说,钩虾属于端足目钩虾科,全世界都有分布,大多数种类海生,也有一些淡水种,和虾蟹一样是一类甲壳动物。它们原本生活在洞外,被水流带入地下后无法离开,因此世世代代生活在了这个小水洼里。在长期的进化中,和马陆一样失去了产生色素细胞的能力,变成了透明的物种。这种洞穴钩虾体长仅一厘米左右,与我们常见的虾外形差异很大,没有扇形的尾巴和长长的触角,身体里没有色素,几乎透明,甚至连眼睛也没有,看起来宛如科幻电影里的外星生物。“在显微镜下都找不到它们的眼睛,已经完全退化了”。

    它们不像绝大多数水生动物那样背向上游动,大多数情况下是横躺在洞穴水洼里移动的。关于它们是如何在洞穴内求偶的,以前没有相关报道。由于钩虾在水中快速游动,这次拍摄到的照片还不太清晰,但仍然弥足珍贵。

    ■专家:

    洞穴生态脆弱

    不公布考察点具体位置

    洞穴与世隔绝,洞穴深处与洞外、洞与洞之间的生物几乎不可能联系,因此洞穴物种非常独特。赵力说,世界上进行过生物科考的洞穴,几乎平均一个洞就能发现一个新物种,“一山一种,一洞一种”平常不过。

    成都地区地下洞穴系统中的昆虫等无脊椎动物,在过去很少有人进行过研究,因此除了上次考察发现的钩虾与尺蛾种类外,这次新发现的透明马陆等种类极有可能是全新的物种。考察队已经对洞内发现的昆虫等无脊椎动物和水进行了采样,准备进一步研究洞穴生物的生活。

    赵力特别强调,洞穴生态系统是相对封闭的,其中的物种也很少,并且由于食物的种类和数量非常贫乏,它们大多生长缓慢,繁殖数量少,生态平衡十分脆弱,极小的外界干扰,都会改变洞穴内稳定的环境,使长期适应洞穴环境的生物面临灭顶之灾。而一个洞穴内的生物往往是特有的,即只存在某一洞穴内,一旦灭绝,将无可替代。

    赵力表示,不会公布考察点的具体位置,因为这个尚处于原始状态的洞穴,一旦好奇的探险者大量进入观光,可能这次发现的洞穴生物过几年后就会完全灭绝。

    赵力介绍说,洞穴远离我们的日常生活,人们对洞穴的印象往往是幽暗、潮湿、寂静和神秘。洞穴科考,则是对一种完全黑暗的、未知的环境进行探索,这对于人类恐惧黑暗的天性是一项巨大的挑战。此次考察中,央视十套《地理中国》栏目组也全程拍摄了考察过程。据拍摄团队相关负责人表示,整个过程将制作成纪录片,预计将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初播出。而在此前,栏目组也多次前来成都进行拍摄,这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频频在科普栏目中“霸屏”。

    成都商报记者宦小淮图据华希昆虫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