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女孩的非洲观

  來源 東方網    曹德胜    發表時間:09/03/2018     瀏覽 17 次

    

 

    黄立志与非洲同学在第三届金砖科学家论坛上合影。

 

    中国日报9月3日电(记者 曹德胜)说起非洲,你首先想到什么——贫穷,疾病? 动物,旷野?

    在南非金山大学的第一节社会学课上,黄立志的社会学老师向他的学生们提出了这个问题。 令黄立志异常讶异的是,这些在很多人头脑中的非洲印象,恰恰是她的非洲同学所想摒弃的刻板概念。更让她出乎意料的是,那些精力充沛的非洲同学在谈到自己的民族时是那么的充满自豪。

    “我们是人类的祖先!”

    “我们是一个热情、大方、自信慷慨的民族!”

    “我们对这个世界很宽容,我们遭受了很多磨难,但我们依然坚韧地成长!”

    黄的非洲同学踊跃地回答。

    黄立志是我今年7月在南非约翰内斯堡采访金砖峰会时遇到的一个中国姑娘。她30岁左右,2015年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毕业后,她成为北京外国语大学亚非学院的一名助理教授,主要从事非洲区域研究。两年后,她做了一个特别的决定,通过申请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国别区域研究的奖学金,去南非金山大学学习祖鲁语,同当地大学生一样,用4年时间完成本科和硕士课程,在获得学位后将回国教授祖鲁语。

    2018年1月,黄立志远赴南非,开始了她在南非的学习生活。说起来南非学习祖鲁语的原因,黄立志滔滔不绝。她说,语言是文化交流的桥梁,只有学会他们的语言,才能真正同这个民族实现文化交流,心灵相通。祖鲁语是南非的11种官方语言之一,目前有1159万人在使用,占南非人口的23%。为了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北京外国语大学在现有98个语种的基础上,计划五年内将开设的语言专业涵盖所有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黄立志此次到金山大学留学,不仅要学习祖鲁语以扩充学校语库,同时也要辅修社会学,并进行社会学实地研究。

    在黄立志看来,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在中国崛起的大背景下,特别是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的过程中,中国亟需要一批通晓区域国别研究的专家帮助走出去的中国企业保护中国海外利益,而区域国别研究是任何一个大国崛起过程中都需要遇到的问题,在与相关国家交往的过程中要了解它们的文化,规则和习俗,精通当地语言是实现这一目的的前提。黄说,她希望自己在这些方面能为国家贡献一点力量。

    在约堡就学已经半年有余,黄立志发现这个被誉为“彩虹之国”的国家带给她不断的惊喜。除了学习和生活非常便利,这个美丽的国家的生活条件和当地人的友好程度与想象中落后的非洲完全是两个世界。 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以及和她的非洲同学的交流,她深刻体会到之前对非洲比较原始的印象其实是西方殖民者为了宣扬和美化自己甚至合理化自己在非洲存在所提供的一种二元对立的价值观。她说,当我们还保留着对非洲落后的原始印象时,其实我们无形中又走上了西方话语主导内置的一个画面,但其实那个画面是非洲人极力想摆脱的。这也是为什么在第一次社会学课上当黄的非洲同学以充满自信的语汇描述他们热爱的非洲大陆时,黄受到很深的震撼。“学生们对国家充满了希望,对整个非洲充满了美好的愿望,他们的表现也是非常有行动力的,他们的热情感染了我。”黄说。

    前不久在德班举行的金砖青年科学家论坛上,黄立志作为青年女性科学家作了主旨发言。 当她用在课堂上学习的祖鲁语作完自我介绍时,台下爆发出持久、热烈的掌声。“这是我没有想到的,大家给了我特别热烈的欢呼声,这种欢呼声,我曾经在我参加温妮·曼德拉的纪念活动的时候感受过。”她说。“我那个时候站在台上我就切实地知道,在台下的那些非洲观众们,他们需要的是什么。他们觉得我在说他们的语言是一种很深很深的尊重。”在参会的几天里,总有非洲的同学来找黄立志聊天,向她表达感谢,觉得一个中国人来学习祖鲁语体现出对非洲文化的尊重。 黄说,就是这种很直接的鼓掌和关注,让她感觉到自己学这门语言的深刻意义。

    但是,黄立志在与非洲同学接触的过程中,她的同学也会向她提出一些疑问,比如,大量的中国人来非洲做生意究竟会给非洲带来什么?中国在非洲的存在越来越强大,中国人会和原来的西方的殖民者一样吗?对于这些疑问,一开始黄立志也很困惑。但冷静思考,她大概能够理解一点普通民众的困惑。“所以这就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文化的交流、直接的接触特别的有意义,因为现在整个传媒的话语权,我觉得很大程度上非洲还是受到西方的影响。他们收看的这种信息很多时候还是西方媒体。所以这就让我们产生一种中国的声音很难进入非洲人的心中这样一种恐慌。”黄说。“如果想让民众都改变对中国的观点和看法,至少是需要他们更多地了解中国,这就要求我们要换一个思路去跟非洲交往。”

    在黄立志看来,官方的交往与官方的推动很重要,政府与政府间的这种交流和对话,是推进中国和非洲关系、中国和南非关系的一个主要的动力。“但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按照非洲社会的特色,我们要学会从文化的角度去和这个社会去交流。对学术的意义就是,祛除宏大的国家叙事,通过文化去了解非洲人,生活中的个人,才能真正展现国家的善意与魅力。只有生动的人才有长久的国家形象记忆,这是政党记忆、官僚变迁所不具有的。”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