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上一块土沱麻饼 品老重庆中秋味道

  來源 東方網        發表時間:09/18/2018     瀏覽 23 次

    

 

    李程和员工正在和面、分面。

    

 

    李程正在制作土沱麻饼。

 

    在北碚民间,流传着一句民谣:“北碚豆花土沱酒,好耍不过澄江口”。土沱指的就是北碚水土镇。

    与土沱酒齐名的还有土沱麻饼,作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沱麻饼起源于上世纪20年代,是当地家喻户晓的传统小吃,每逢中秋,更是居民餐桌上的必备美食。

    值此中秋佳节来临之际,重庆晨报记者专程采访了土沱麻饼第三代传承人李程,试图通过这道传统小吃,让小伙伴们重温儿时记忆中的味道。

    土沱味道

    一个麻饼三代人薪火相传

    老重庆人都知道,山城过中秋除了吃月饼,也流行吃麻饼。尤其是土沱麻饼,人气非常高,每逢中秋,购买者那是络绎不绝。但对于土沱麻饼的由来,可能很多人至今都不太了解。

    李程介绍,1925年,土沱镇人陈国恩在土沱老街上开设了一间“振江斋馆”,主打产品就是麻饼。麻饼面世后,因其浓郁的香味和酥脆的口感很快大卖,名气与日俱增,“土沱麻饼”的名号不胫而走。

    “土沱麻饼的创始人陈国恩是我的师公,传到我这里已经是第三代了。”李程说,自己18岁那年来到原江北县糕点厂,随师傅学习制作土沱麻饼,至今已有近40年了。

    李程说,为了学习土沱麻饼这门手艺,他常在锅边一站就是一整天。据介绍,土沱麻饼的制作要经过用料、制料、和面、分面、包油酥、包馅、抻饼、筛麻、烤制、出品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不能马虎,稍有差池就会影响口感和品质。”李程说。

    百年味道

    富人甜点飞入寻常百姓家

    由于皮薄馅大、松酥滋润等特点,土沱麻饼当时非常受居民欢迎,“一开始,只是大户人家作为茶余饭后的甜点,平头百姓只有过节时才会买几块。随着收入稳定,来买的普通人也越来越多了。”李程说,随着配料和烤制技术不断提升,在上世纪30年代初期,土沱麻饼的生产达到了鼎盛。在农历各大小节气期间,每天更是要用近百个吊锅进行烤制,日产量达到了10吨以上,“当时除了在重庆各大茶馆和剧院销售外,商贩们还使用木船将麻饼送往长江、嘉陵江沿岸一带各码头销售,再加上来往客商的订购,土沱麻饼一下就名声远扬。”

    记者在现场看到,成品的土沱麻饼每块约50克,底面呈褐色,块形饱满完整,香味扑鼻让人很有食欲。“现在过了这么多年了,越来越多的新式小吃出现,但土沱麻饼仍拥有很大一群受众。”李程笑着说,临近中秋他收到的订单也明显增加,购买者既有本地市民,也有外地游客,为此他们每天要工作近十个小时。

    非遗味道

    他竭尽所能继续发扬光大

    2014年,土沱麻饼正式入选重庆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消息让李程格外开心。

    “土沱麻饼是我们重庆特有的食品,不仅有家乡的味道,其中也凝结着一代代传承人的艰辛。”李程说,这几年他们参加了很多文化、非遗博览会,将土沱麻饼的传统制作技艺一次次展示给大众,希望能以此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项非遗文化。

    除了对外展示,李程也收了几名徒弟,想将这门手艺继续发扬光大,但李程说,由于正宗土沱麻饼的学习制作时间长,技术要求高,同时还非常考验人的耐心,真正坚持下去的人不多。

    为此,李程在渝北开办了食品厂,还实现了线上线下销售,“只有让大家看到这门技艺的经济价值,才能吸引更多人来学习,同时购买的人多了,了解土沱麻饼的人也才会越来越多。”

    对于未来的规划,李程表示,如今的土沱麻饼已产业化,成为重庆一块响当当的美食招牌,“土沱麻饼经历过低潮,现在仍在摸索创新发展,这个过程很艰辛,作为传承人我有责任守住这个品牌,让大家记住这个味道。”

    本报记者王淳

    土沱麻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