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语”近人谋福祉全心全意为人民

  來源 東方網    张天驰    發表時間:10/16/2018     瀏覽 10 次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见善则迁,有过则改”、“水则载舟,水则覆舟”,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引用过的典故,这些典故从“重民生,兴民德、得民心”三个角度充分表明了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思想。

    

 

    重民生,传承全心全意为民的精神。“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人民是国家之本、国家之根,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总书记情到深处,一种自然而然的思想流露,同时它也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石。“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我们要传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们要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与人民同甘共苦、与人民团结奋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让人民感受到党和国家对民生的关注,让人民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让人民能够得到更多更多的实惠,让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兴民德,弘扬尽心尽力爱民的理念。“教民以德,以礼齐之,其次以政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我们要始终恪守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把握人民群众需求、尊重人民群众意见、拓宽人民群众参与渠道,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自觉践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的庄严承诺。“百行以德为首,做人以德为本。”我们要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民以德、教民以善、教民以廉耻、教民以诚信、教民以自律、教民以人伦。

    得民心,践行诚心诚意惠民的宗旨。“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党要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接受人民群众批评和监督。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只有不断改善民生,才能赢得民心,而以实利民是关键。利民不能停留在思想上,要落实到行动上;利民也不能停留在口号中,要落实到实事上,利民,就是要让老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检验我们一切工作得失成败的最高标准,我们要坚持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为民众谋求更多的福祉,向人民交出满意的答卷。

    (张天驰)